|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抠”出来的典范

——记河南能源焦煤集团九里山矿节约能手刘金玉

文章来源:《中国煤炭报》 作者:刘耀平 时间:2014年08月08日 字体:

 

(一)矿山老抠儿

  巍峨雄伟的太行山南麓,闻名遐迩的云台山西部,有一座煤矿叫九里山矿。它是河南能源焦煤集团主力生产矿井之一。这个矿的供应科有个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刘金玉修旧利废班。
  刘金玉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26年,每年有350天在矿上、班里,多年来为矿山节约了数千万元,还带动大伙儿勤俭节约、精打细算。有人说,刘金玉真是矿山的金玉、单位里的聚宝盆,有人说他死脑筋、恁小气、大老抠儿

 

昔日苦怕了,特别珍惜今日的甜

  刘金玉老家在河南滑县,却于1962年出生在焦作市中站区(原市区西郊)。那是因为他的父亲一路逃荒要饭来到焦作,1957年到煤矿参加工作,在李封矿先后当上了通风工、队主任,后来在煤矿安家落户。

刘金玉正在和工友一起修理隔膜泵

 

  刘金玉兄妹6人,1个哥哥,2个弟弟和2个妹妹。刘金玉知道,那时候中站区李封矿的单身职工,住的都是大通房。中间用高粱秆隔开,再糊上带草的泥巴,就算是享受单间了。刘金玉家兄弟姊妹多,单位帮忙在附近找了一间房,把他们全家安顿进去,这算是额外的照顾了。
  刘金玉记得很清楚:当时父亲每月40多元的工资,不足以养家糊口。他上学后的每个星期天,都要到煤矿矸石山上捡煤核儿,以省下家里的买煤钱。好几年的夏天,他都带着大妹妹去中站区集市上捡西瓜子,回来洗净晒干,以每斤
8毛钱的价格卖给瓜子铺。每年捡回100多斤瓜子,基本上能解决弟弟妹妹们的学费,还能给每人添一件新衣服。
  三年自然灾害刚过,全国人民都勒紧裤带过日子。国家规定:12岁以上每月供应粮食26斤,12岁以下每月配给9斤。父亲每月有50斤粮食,但往往不到下旬,家里就已断顿。刘金玉常领着妹妹捋榆钱儿、掐薯叶、挖野菜,回来
掺点高价买回来的玉米面打上一大锅稀糊,小孩子们先捞叶,最后大人喝点汤。
  上世纪70年代初,刘金玉的父亲调到九里山矿。1980年,刘金玉高考落榜,通过招工被分配到该矿建井处掘进四队。一次在井下抬溜槽时,不小心右手中指末节被钢板砸坏了,1988年被调去矿供应科工字钢修理车间,专门从事修旧
利废。
  早年的艰辛生活,在刘金玉心里烙下印痕,他说,自己深深懂得小瓜子能解决大问题、一块煤核儿一块炭,积少成多煮熟饭的道理,并由衷地感慨:昔日苦怕了,特别珍惜今日的甜!

 

随地乱扔材料,看着心里起急

  刘金玉来到供应科修旧利废班后,发现了一个现象:每天早晨都会有人背个布袋,来到矿车停车场,将刚刚升井的矿车里的废料一一打扫干净背走。刘金玉感慨:这里的职工还真是把家,都知道废料不废,自觉捡回去更新复用。有知情人就笑了,说:哪里是更新复用,背回去全当废铜烂铁给卖了,收入装个人腰包了。
  得知内情后,刘金玉没有吱声。他悄悄准备了个平板车,早晨6点多起床,比别人先到车场,把车上、地下沾满煤灰的螺丝、螺母、半截管子、断裂的管卡、挂着道钉的夹板、碎角铁和钢筋头儿等,一一装进车里,拉回堆在班里的
料场上,再进行分类,用煤油浸泡除锈、焊接、套丝,更新后送回井下复用。

刘金玉正帮助其他区队的工友运送已经修理好的汽动液压泵和各种滑轮、切刀

刘金玉正在指导工友组装隔膜泵

 

  刘金玉这样做,自然有人不高兴,私下说他:公家的东西,多少年都没人管,你鼻子里插根葱装的什么象?刘金玉说:我没别的意思,就是看到矿上的材料随地乱扔,我心里起急。
  后来有人劝刘金玉歇手让一让,捡走卖掉的废铜烂铁可以分成。刘金玉摇了摇头,以后他起床更早了,每天早晨6点前就会到车场。
  商量不通,有人就在晚上去班上场院里偷。这事被刘金玉发现了,他索性搬到库房住。于是,老抠儿的绰号传了开来。矿领导有感于刘金玉以矿为家,勤俭持家的精神,干脆把他们班直接命名为刘金玉修旧利废班,并号召
全矿向他们学习。
  运输区材料员郭兰成、掘进二队材料员朱小海、五四青年采煤队材料员董修金等人说,各区队缺料时,并不直接去供应站领新料,总是先到修旧利废班里来找找,看有没有适用的。更新复用材料按30%作价核算,减少了材料费,降
低了成本,收入自然水涨船高。
  刘金玉就这样捡捡修修,却从来没有领过奖金,26年来从未间断过。这么多年节约材料值多少钱?矿供应科给他粗略算了一笔账,仅2013年有记录的统计,回收复用的材料按30%折算,价值就达161万元,也就是说,为矿上直接减少
材料费支出536万元。(《中国煤炭报》2014年7月23日一版)


(二)练好抠门儿本领

  有人说,河南能源焦煤集团九里山矿刘金玉,貌不惊人但技术出众。技术好,从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刘金玉的确长得一般,一米七二的个头儿,瘦瘦的身条儿。他性格腼腆,说话不多。近视镜后的眼神儿有些迷离,可是一旦遇到他感兴趣的话题,眼睛会顿时放出机警、探询与犀利的光。

  有人问:刘金玉高中文化程度,哪来的那么多理论和一手好技术?这得去问刘金玉本人,问他的领导和同事们。

没有技术,拿啥去作贡献

  刘金玉说,上初中时,他梦想当一名教师,能教出一大批优秀学生。读高中时,他想考上大学专攻设计专业,将来成为一个拔尖儿的工程师。
  参加工作后,刘金玉曾在综合办呆过一段时间,从事井下机械维修工作。他跟着师傅学习修耙斗机、喷浆机,焊接管道等,很快掌握了车、钳、铆、焊等一般性操作技术,自以为称得上是技术工人了。

刘金玉正在操作自己研制的风钻杆钻机

刘金玉正在为螺丝除锈以便于继续使用


  但有件事对刘金玉的触动很大。1987年6月,井下12皮带巷煤仓需要一个漏斗,形状要求上圆下方,高3米、直径2.5米,这给他们维修班27人出了个难题。请人加工吧,费用太高,自力更生吧,又不具备技术。商量后,他们决定自己采用氧气切割、大锤敲击的土法来干。不料出了工伤,一个工友的手指头被挤断了。没办法,他们只好去请技师,结果人家说难度太大不敢接。后来,他们想起机电科王师傅经验丰富,就请他来帮忙。王师傅研究了图纸后,经过放样、画线,非常顺利地把问题解决了。
  为啥科班技师说做不了,工人出身的师傅却轻而易举能干成?没有技术,拿啥去作贡献?之后,刘金玉拜王师傅为师,到书店挑选书籍,阅读、琢磨,然后实践,很快掌握了钣金、喷漆等工艺。
  为提高员工素质,这几年,九里山矿每月要对岗位知识进行考试,从3000道题中抽取100道题。该矿规定,50岁以上的员工可以免试,但刘金玉主动要求与年轻人一同考试,他几乎每次都得100分,偶尔一次得了98分还懊恼不已。

 

浪费无异于搞破坏

  刘金玉的老抠儿名声在矿上传开了。有朋友劝他:咱们这么大个矿,平均每天要消耗几十万元的材料费,都像你那样斤斤计较,还咋能拉动消费?刘金玉不以为然:提倡拉动消费,可不是让你浪费。浪费就是既糟蹋别人的劳动成果,又给公家造成损失,这无异于搞破坏,搞破坏就等于是犯罪。


  刘金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近几年,随着科技进步,九里山矿广泛使用隔膜泵。由于它体积小、重量轻,井下的工作面、下顺槽、掘进头、下风道等地,普遍使用隔膜泵。用得多,坏得也多。去年下半年以来,回收上来的隔膜泵,堆在院里像小山。刘金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购1台泵要花6800元,矿上得花多少钱。
  刘金玉号召全班行动起来,大家一起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攻克隔膜泵修理关。他自己先取走1台泵,夜里反复拆装、研究,白天琢磨、试验,终于发现问题出在内部的密封圈上。他去市区矿用设备商店挨家找,终于在一家五金商店
找到了类似的密封圈,买回来一试果然见效隔膜泵得救了。自去年8月至今,刘金玉修旧利废班先后修复了隔膜泵105台,价值71.4万元。
  这事传出去后,有人问刘金玉:你们给矿上节省那么多资金,单位奖励你们多少钱?刘金玉说:我们压根儿没有想到为钱,只是觉得还能用的东西扔掉太可惜,修好了用上了,省下的也是大家的。
  单体柱修理车间员工杜金荣说:刘师傅不仅是节约能手,也是技术革新能手,他设计发明的立式单体柱试压架,一次可试压40根,效率比原来提高了10倍,既省工省时,又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中国煤炭报》2014年7月25日一
版)

 

 

 

(三)带动大家一起抠

  河南能源焦煤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吕秀芳说,近年来,他们对九里山矿刘金玉的勤俭节约精神做过宣传,无论在公司,还是在矿里、区队,从公司董事长到区队班组长,说起刘金玉,大家都知道他的老抠儿劲儿。

煤矿困难,更要节俭

  矿区电视台台长郑志霞说起一件事。今年5月初,矿上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学习焦裕禄精神座谈会,刘金玉作为劳模代表参加。
  临到刘金玉发言,他却列举了一大堆矿上浪费的现象。比如,经常使用的快速接头,回收时没能把螺丝胶圈收回来,因此无法修复使用,单价65元的接头只能当废铁处理;有的员工把一些设备和材料当成一次性产品,领新、用新成
了习惯,大手大脚造成浪费;有的单位领料员盲目报计划,使一些备件和材料出现积压,一旦设备更新换代,这些备件和材料就成了废铁。
  刘金玉说:眼下咱们煤矿困难,更应该节俭,日子得抠着过。
  在一旁听大家发言的焦煤集团总经理助理,九里山矿矿长、党委书记郑保川听后很激动,他说:今天,刘金玉以他自己的实践和心得,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们的干部员工如果都像刘金玉那样,以矿为家,无论煤矿有
多大困难,都能渡过难关。
  之后,九里山矿迅速开展了勤俭节约、增收节支、杜绝跑冒滴漏等群众性反浪费活动。今年5月底,郑保川在基层召开节约现场会,看到堆放的2000多米废旧钢丝绳,眉头皱了起来:库存还有5000多米呢,大家想想办法,看
怎样把这些废物利用起来。
  有人提出,把旧钢丝绳焊接后用来替代W钢带。刘金玉则认为焊接了局部,却降低了钢丝绳的抗拉强度,不如用焊接管把两根钢丝绳分段定位压制成锁,专门用于煤巷支护。郑保川当即表示肯定。当天矿里就加工了6套,拿到井下掘
进二队试用,后来发现效果很好,又在全矿推广使用了130套。焦煤集团供应处的负责人了解到情况,认为这是节约材料的好方法,下一步可以在全公司推广使用。
  郑保川说:以前,我们矿每月的材料费支出都在1100多万元上下,现在已经降到了600万元至700万元。

老伴儿助阵,省了时间

  有人说,一年365天,刘金玉有350天都在矿上工作。这话说的是不是有点过头儿?修旧利废班员工徐素芬说,这种说法很保守,刘金玉每年也就休息六七天左右。
  据说,刘金玉的老伴儿常合民以前对刘金玉非常不满意。7月13日,记者来到刘金玉家。老两口住在矿区的集资房,房子不算大,窗明几净,地上干干净净。当记者问及刘金玉在家的表现时,常合民直截了当:以前不满意,后来
没脾气,现在配合很默契。常合民嘴上说着默契,眼里含着泪,想必心里是有委屈的。
  要说默契,那是千真万确的。刘金玉上班下班急匆匆的,好几次把买来的材料忘在了家里。给家里打个电话,常合民就会赶紧给送过去。去年10月,井下16轨道安装保险杠,可是气缸上的密封圈用完了,整个安装工作不得不停下来
。虽然一个密封圈花不了几毛钱,但是要让使用单位通过供应科去买,还得打报告、审批、采购,费事耗时。于是,刘金玉就给常合民打了个电话,告诉她配件的名称、型号大小以及销售商店,并催促她越快越好。
  常合民把材料送到了矿上,而且多买了好多个。工友们开玩笑说:一个密封圈几毛钱,路费让嫂子花掉好几元,亏大发了。常合民却回答:我不送来,刘金玉不吃饭、不睡觉也会赶到市里去买,来回40公里,俺是心疼老头儿
哩!说罢返身乘车走了。工友们说,这种事常合民已经习以为常了。
  刘金玉在修旧利废的岗位上坚守了26年,谁也说不清他为矿上作了多少贡献。焦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谢述新说:焦煤集团是个百年老矿,本身就靠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起家。我们要宣传刘金玉的精神,动员广大干部员工行
动起来,继承和发扬焦煤的光荣传统和作风,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迎接新的挑战,创造美好的明天。
  目前,河南能源焦煤集团4.5万名员工在行动,以刘金玉为榜样,在艰苦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中国煤炭报》2014年7月28日二版)

 

刘金玉正在检查空气滤芯器

 

刘金玉正在从废料堆里挑拣能用的废料

 

 

 

 

刘金玉正在与工友一起切割废旧钢丝绳

(摄影:魏霄)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