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补齐短板、兜好底线”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韩业庭 时间:2015年01月22日 字体:

国务院新闻办21日举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闻发布会,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代表文化部向社会通报了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仍存在差距。杨志今介绍说,下一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通过制度安排,补齐短板,兜好底线。具体而言,要根据城乡常住人口变化,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服务提供、队伍建设、资金保障,均衡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要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并落实取消贫困县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等相关配套资金的有关政策。同时,还要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重点保障这些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中办、国办近日下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以下简称《标准》)。杨志今说,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征等现实情况,《标准》重在发挥宏观指导作用,主要体现了共性指标和基本要求,为地方留出更多空间;各地要根据国家标准,结合当地群众需求、财政能力和文化特色,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细化的、具体的实施标准,逐步建立国家指导标准与地方实施标准相衔接的标准体系。

文化部将做好督查和评估工作,通过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引入社会第三方开展公众满意度测评,对公众满意度较差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将加以总结、推广。

杨志今指出,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的实现路径。目前文化部研究起草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意见和指导性目录》,已上报中央审议。通过这些措施,将逐步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格局。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