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笔墨应随时代,当为人民 中华辞赋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作为一种古老的文体,辞赋素来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著称。它讲究韵散结合,行文铺张扬厉,语言华美瑰丽,千百年来诞生了数不清的名篇佳作。 在白话文运动之后,辞赋创作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萎靡不振,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创作辞赋的作者越来越多。当前,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华美学精神已成为一股热潮,因此,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可以运用辞赋这一传统文体来生动呈现当下丰富多彩的 社会现实和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推动传统文艺更好地表现时代、服务社会。
近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华辞赋》杂志社主办,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协办的中华辞赋高端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 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何建明出席论坛并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位辞赋作家与会研讨,围绕辞赋等传统文体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创新,更好地表达人 民心声,更紧密地联系时代与社会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呼唤一种“大气的写作”
在王改正看来,辞赋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虽然“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的时代过去了,但是北齐魏收所说的“会须作赋,始成大才 士”仍有一定道理。我们经常看到,大凡庄重严肃的场合,非传统的辞赋体不足以担当之。赋与诗其实一样,都讲究抒情言志。如果仅仅以辞赋来描景状物,而不是 抒发情志,则不如阅读散文;如果仅仅以辞赋来论说世事、历史,而不是畅叙幽怀,则不如阅读政论或史书。我们呼唤一种“大气的写作”,盼望辞赋作家有大的情 怀。
“赋家之心,包括宇宙,总揽人物”,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这句话鲜明地说出了辞赋作家以大为美的审美意识。周笃文谈到,传统辞赋以其庞大的体 量、华丽的辞藻展现了一种使人产生崇高感的巨丽之美,其中蕴含的就是作家豪迈的情怀。今天我们创作辞赋,虽然赋的大小有别,词语有新旧之分,但这种“赋家 之心”应该古今如一。我们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所写的辞赋也应该彰显出一种磅礴的气势。
因此,与会者认为,在辞赋创作中,我们不仅要表达狭小的“个人感伤”,更要讲述大时代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心声。个体经验是我们进行写作的切入 点,但要从这一小点出发,扩大到整个时代与社会的内在心理结构。闵凡路说,辞赋创作要具有时代感。辞赋作家应当书写发生在我们时代的重大事件,展现人民群 众的伟大创造以及这些创造带来的深刻影响,讴歌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只有这样,辞赋才有作为,才有前途,才能给历史留下 伟大时代的文化记忆。
更密切地关注现实人生
与会者谈到,宏大的时代氛围只有通过鲜活的细节才能得以清晰呈现。在我们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每天都发生着或令人振奋或 令人沉思的故事,辞赋作家应该更加密切地予以关注,并加以艺术概括、提炼,挖掘出故事背后的深刻原因,写出令人感到信服的作品。惟其如此,辞赋这一传统文 体才能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康士建认为,辞赋作家必须直面当下的社会现实,一方面要看到我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积极讴歌时代主旋律,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并 深切地指出问题所在。在当前的辞赋创作中,那些具有批判意识的作品还是不够多。这或许与辞赋“劝百讽一”的体制特点有关,但更与写作者的主体情怀有着密不 可分的联系。还有多位与会者指出,一些辞赋作家所关注的现实太狭小、太自我了,应该深入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之中,倾听来自他者的真实心声。
李东东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谈到,在辞赋创作中,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写的是现实的题材,但有时候为了把作品写得唯美、符合韵律,就用了很多古雅的 词汇,不敢将当下的词汇纳入其中。她曾为我国嫦娥探月工程创作了《嫦娥赋》,其中涉及很多科技词汇,如果不使用它们就很难真正说清这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意 义。因此,为了使作品真正具有现实性、时代感,只能将这些词汇尽量巧妙地吸纳进来,让历史与现实、古语与新词相互交融。
保持写作主体的独立性
辞赋文体有严格的形式要求,对于今天的写作者来说,是严格地遵守古约还是按照当下的语言习惯进行修订,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 实践性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标准和答案。论坛上,不同作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以古赋为体,以今辞为用,继雅开新,求正容变”, “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经”,“语言华美、骈对工整、音韵铿锵,这是辞赋文体的基本要求”等。
有些作家则认为,文体的形式要求只是外在的规范,是完全遵循还是稍有突破完全由写作个体决定。更重要的是,在创作时,写作主体要保持自己的独立 性,敢于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气势不是装出来的,装出来的是装腔作势;意境不是造出来的,造出来的是虚情假意。只有秉笔直书,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 品,让美好意境与宏大气势自然流露。同时,写作者要有伟大的人格和宽阔的心胸,因为有伟大的作家才有伟大的作品。
褚水敖、闵凡路等与会者还谈到,我们的辞赋是写给人民看的,不是写给文人小圈子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写出来的作品,应该让人民读得懂、看得 进、记得住、传得开。有些辞赋使用很多的典故、生僻的古语,注释的篇幅比正文还要长,读者自然望而却步。因此,在辞赋创作中,在选题、构思、用词等方面要 尽量注意贴近现实,用现代人看得懂的语汇书写,少用生僻字和典故,尽量做到明快流畅、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