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一名水暖钳工的“艺术人生”

——记陕煤化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水暖钳工张振斌

文章来源:陕煤化集团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 作者:黄其锋 时间:2015年11月17日 字体:

都说矿山苦,他却苦中有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演绎着不一样的矿工人生;都说矿区地面工种没前途,他却用热情和敬业谱写了平凡矿工的不凡价值;都说四十不惑,他却毅然用自己的执着,为无数矿工兄弟立起了标杆。他就是神南张家峁矿业公司水电暖队的水暖钳工张振斌。

“张师就是我们队的‘文学家’,诗歌、散文、小小说,什么文体他只要是动笔,写出来的东西绝对赏心悦目。”提到张振斌,队上的同事总是掩饰不住对他的赞许之情。

“张师这个人岗位技术老练,责任心强,心灵手巧,能写会画,技术创新更是一流,在队上给大伙儿起了很好的带动作用。”队长对张振斌的工作也很肯定。

“上班辛苦也好、轻松也罢,关键是摆正自己的心态,有了好的心态,本职工作干起来就和兴趣爱好没多大区别了,得心应手,顺风顺水。”在张振斌坚定的语气、满口的陕北方言中,你能感受到这个被大伙儿称为水暖“艺术家”的矿工名副其实,还有他对岗位工作的执着与自信。

“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得好,干一行专一行才能出成效”

参加工作28年、来张家峁上班6年来,这句话始终是他的工作理念,无论是当初的学徒还是现在班里的骨干,他都一直坚持着。

干水暖工作的脏与累水暖钳工心里面是最清楚的,张振斌20余年的钳工生涯,当别人都因为这样那样的缘由改行的时候,他却从来没有退缩,这其中有他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更多的是他把这份爱化作了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2009年,建设初期的张家峁矿业公司因生活服务系统的日趋完善,面向社会招聘后勤保障人员,张振斌作为一名钳工熟练工顺利被公司聘用。虽然也是新工入矿,但是二十余年的工作经验竟让他刚上班就成了“师傅”,也成了班组的带头人。也就是从那时起大伙儿开始叫他“张师”。

2010年6月,公司水暖系统大规模并网,在原有供暖系统的基础上,一次性增加两大供暖系统,工程量大,任务也重,务必要求水暖钳工们一次性把工作做好,切忌返工,以免影响冬季供暖。干过水暖工作的人都知道,管道接头对接是对钳工技艺最具有挑战性的一项工作。但是在新工经验缺乏、老工人技术不够熟练,工期紧、任务重的现实面前,张师丝毫没有胆怯。手把手教工艺、点对点盯流程、挨着管线做打压试验,整个安装程序他都亲自上手。在他的努力下,各项工作不光完全符合既定要求,而且效果出奇的好,各个焊接接头都很标准。

“这样的焊接成果就是钳工手底下的艺术品。”这是当时管网工程验收时,队长对张师和大伙儿劳动成果的肯定,张师说这是他工作以来领导对他工作最高的表扬。也因为这,自此以后,只要是他参与的工作,他都要以“艺术品”的规格严格要求,丝毫不能马虎。大小的工作,从前期设计规划准备,到后期的施工检验,每一步他都要筹划的妥妥当当。正是这股认真劲儿,也让他在矿上出了名。兄弟单位只要是钳工方面遇到“拦路虎”,第一个想到的总是张师,而且每次他都能给处理地妥妥当当。值得一提的是,在与兄弟单位的协作交流中,张师也学到了更多的宝贵经验。公司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以来,他在借鉴其他工种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钳工技术,在技术创新工作中也屡屡取得收获。悬壶分油器、水箱水位智能显示装置等,不光在公司的技术创新项目比赛中让大伙儿眼前一亮,实际岗位操作中也为岗位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真正实现了创新的价值。

如果说变废为宝也算得上是一项技能的话,张师绝对算得上是修旧利废的行家里手。日常钳工作业中剩余的废料,他总能想出一些点子,把这些废料制作既精致又美观,而且还有它特有的意义。一小块儿废铁皮,在他的计算、画图等,他能给你弄出个旋转楼梯模型,也能给你整出个方底圆口的花盆模具。最令大伙儿称道的要数他纯手工打造的飞机模型——“张家峁科技航班”,如果你单把这个模型当工艺品来看,也许你不会发现其中的价值,但是当你知道这是一个水暖钳工纯手工制作出来的,你或许就会想象到其中的不易。正像他给这个模型一样——张家峁科技航班,拥有岗位技能、善于思索创造,用一双敢于实践、创造的双手亲自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这不正是包括他在内的所有矿工科技创新工作的信念所在吗。

“感悟生活,书写生活,丰富生活”

一个四十有余的水暖钳工,高中学历,仅凭一腔热情,却能坚持文艺创作,而且还能在内部刊物上屡屡发表,张师在张家峁矿业公司着实引起了不少人对他的关注。

2014年8月,一篇名为《牛二的幸福生活》的散文在该公司内刊《和苑》上发表并得到了矿区职工的广泛关注。地处神木县的张家峁矿业公司,矿区职工对当地全民信贷危机可谓是感触颇深。亲情的危机,道德的沦丧,彼此间信任度的岌岌可危,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生活环境更是一反常态。对现状的失望,大伙儿的思想从来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肤浅认识。但是作为一个地道的神木人,张师见证过或多或少的信贷纠纷事件,在对现状深刻认识、深切感悟的同时,张师并没有停止对眼前这一切的思考。“对生活有感悟还不够,我喜欢写出来,让更多的人认识其中的缘由,辨清内在的因果,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鸣,避免以后走弯路。”这是他每次提笔写作时的唯一目的。所以,作为半个“当事人”的张师用他的文字让矿区职工认识了这场危机的缘由。事实上,在张师的作品中,他始终秉承的一个宗旨就是,揭露现象的本质。

公司提醒矿区职工注意交通安全,他用一首小诗——《请走地下通道》,以诙谐、质朴的语言,浅显、直白的道理警示、告诫、叮嘱大伙儿,既没有标语般生硬的语气,也没有领导训话式的宣贯气势,但是看过他这首诗的职工基本都能很快接受他所表达的道理,生活中无形中也培养了注重交通安全的习惯。

生活中,张师还有一项更让人赞不绝口的技艺——剪纸,尤其是对他这个四十好几的水暖钳工来说,更让人觉得是出乎意料。其实,剪纸这一业余爱好是张师最近几年才培养起来的。2012年,张师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一次赴兄弟单位参观学习活动。那次参观学习,让张师学到了不少本岗位上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但是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兄弟单位职工的剪纸作品。每个茶余饭后,剪纸成了他业余生活的主题。让张师庆幸的是陕北本来就是剪纸文化圣地,在他的生活圈范围内就能找到不错的老师,所以学起来更是得心应手。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剪纸技艺便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再一次让他在矿区出了名。《伟人风采》、《古典美》、《丰收》等等一些作品一时间诱发了矿区不少职工学习剪纸的的兴趣,这也让他这个水暖钳工收了几个学剪纸的“徒弟”,他的“艺术名气”更是在矿区传播开来。“其实剪纸和写诗歌、散文一样,也是感悟生活、书写生活、丰富生活的一种方式,对生活中真善美的一种表达,有了对形形色色事物的思考和认识,才能用思想和剪刀表达出其中的意蕴,这是张师近两年来和同事们交流剪纸时常提到的一句话,这也是他几年来学习剪纸的感悟。

从本职岗位工作上的“艺术品”工程,到业余生活中的诗文创作、剪纸爱好,张振斌虽然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高峰,但是在那质量优、效果好的工作成绩面前,在那一件件成本低廉、技术过硬的创新成果面前,在那一篇篇文辞浅显、情理真挚的诗文面前,在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生动传神的剪纸作品面前,我们能感受到他的幸福,因为作为一个水暖钳工,他收获的不光是充实的工作和生活,还有他精心演绎的“艺术人生”。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下一篇:追逐一生的“缝补”梦[ 11-18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