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国戏剧节“创新”办节模式推动戏剧新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郑荣健 时间:2015年12月09日 字体:

凸显惠民、以评代奖以及国际合作预期,中国戏剧节——

“创新”办节模式推动戏剧新发展

“今年评议不评奖”“现实题材、近代和当代题材剧目占到了70%以上”“我们实行文化惠民政策,推出了大量低价票,使戏剧节真正地成为人民的盛会”。历时18天,汇聚全国22个省市及解放军的39台优秀剧目,涵盖昆剧、京剧、豫剧、黄梅戏、评剧、苏剧、锡剧等23个剧种和话剧、歌剧、音乐剧、歌舞剧等戏剧样式,前不久在江苏省苏州市落下帷幕的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呈现的一系列数据和动向,持续受到关注和热议。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又逢中央出台一系列扶持戏曲传承发展相关政策,本届中国戏剧节不仅展现了戏剧人在过去两年里创作生产的丰硕成果,也处处显出呼应时代、回馈人民的新亮点。

记者在戏剧节期间了解到,全国各地报送剧目近150个,39台剧目又是在各地优选之上再精选,吸引观众3万多人次走进剧场,分享戏剧发展的成果。苏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徐春宏告诉记者,在20元到100元各档低票价的基础上,学生票、老人票等半价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观众。“苏州人懂戏、爱戏、支持戏,每一场演出都是爆满。观众的热情是前所未有的。苏州把这次戏剧节作为一个为民惠民的重要文化工程,从而使群众感受到了戏剧创造的生活,也拉近了群众和戏剧人之间的情感。”中国剧协秘书长崔伟表示,这说明艺术真正的沃土是人民。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本届戏剧节取消评奖、加强评议评论的转型。在戏剧节期间举办的8场研讨会中,24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导演、表演艺术家、舞美专家与各地院团主创面对面评析创作得失,并围绕戏剧艺术的创新发展,戏剧艺术如何更好地“三贴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采访过程中,各路媒体都把话题聚焦到了这里。有人不无担忧,提到会否影响院团参与戏剧节的积极性。但是,研讨会现场的碰撞和专家的解读让他们打消了疑虑。

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季国平表示,此次戏剧节取消评奖、以评代奖,实际上是对中央有关政策的呼应,也更突显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曹禺剧本奖的价值。作为两年一届的盛会,中国戏剧节除了是老百姓欣赏戏剧的机会,也是戏剧发展成果展示和戏剧加工提高的过程。突显专家评议环节,实际上是回归了艺术创作本身,目的是推动剧目、演员的成长。他说:“如果能在戏剧节优秀剧目的高原之上,借助交流切磋,令大家有所收获,我想我们又向高峰迈进了一步。”崔伟也表示,专家评议对戏剧的发展是一种理性的梳理,对于观众的欣赏,也是一次很好的知识普及和水平提高。

“这出戏的唱腔音乐很不错,对传统的把握比较准确娴熟,同时又有新的处理,很有表现力”“现在情节很干净,线条很清晰、明快,但同时也缺乏丰富性,觉得单调了,希望在情节的丰富性上再做一些调整”……在戏剧节专家评议环节中,一个个真诚、中肯的点评,让各参演院团负责人和主创团队收获颇丰。本届戏剧节期间,中国评剧院带来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的评剧《母亲》。中国评剧院负责人表示:“我们这个戏自今年7月首演以来,已演出60多场,反响热烈。这个戏也存在一些瑕疵,我们自己也有修改的考虑,开这个会非常难得,专家老师们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我们一定综合在一起,把这个戏打磨得更加丰满、完善,使这个戏走得更高、更远、更好。”在评议评点的过程中,专家们也感觉很欣慰。戏剧评论家安志强在点评花灯歌舞剧《走婚》时说:“这个戏我看过两遍,第一遍时还有一点小小的意见,这次看那些缺点都找不到了,所以非常欣喜。”

戏剧节取消评奖、加强评议评论的转型,让许多戏剧人感受、享受到了专家直接点评给戏剧创作带来的利好。许多专家表示,“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而评和点,才是每一次戏剧展示的必然要求。戏剧人应该转变观念,从过去那种“以奖论英雄”的思维中跳出来。“奖在人民心中,在艺术家的每一次艺术追求当中。”崔伟说。

季国平特别提到,本届戏剧节吸引了国际剧协代表前来观摩,给了他们极大的震撼,而引入国际交流的要素,恰恰拓展了戏剧节的职能,使之有可能成为中国戏曲“走出去”的一个窗口。他说:“国际剧协成立60多年来,覆盖近120个国家和地区,但长期以来基本以欧洲为中心。随着东方的崛起,我们把他们吸引住了,国际剧协总部于今年落户上海,我们也在持续推动双方的合作与交流。这对于东西方戏剧的平衡发展、协同发展,是很有好处的。这次戏剧节,国际剧协主席和4位副主席都来了,对中国戏曲很喜欢。我想,在双方开展合作交流的双赢选择中,中国戏剧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