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刍议企业职工的文化建设

文章来源:开滦集团钱家营矿 作者:白印军 时间:2016年05月24日 字体:

职工文化是企业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随着企业的产生而诞生,却不会随着企业的的消亡而消失。136年的开滦,在其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其骄人的历史铸就了企业的辉煌,由此形成了不同时期的职工文化。搞清职工文化建设的现状,研究职工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扬,应是目前职工文化建设者的首要任务。

一、开滦职工文化建设的现状。

1.职工文化建设的形态不适应当下的现实需求。

职工的文化建设,大多由工会主导,在计划体制经济下,企业更像国家管理者,职工被赋予国家主人的身份。因此,那时党的文化就形成了职工文化的另一种形式。职工精神价值追求与风气的形成,都紧密追随执政党的价值观与精神风貌。职工群体中以劳动模范为主所凸显得价值观念,对企业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也涌现出一大批职工群众的精神楷模,如国家改革开放后开滦全国劳模中,吴旭芝、侯占友、艾友勤、侯振清、张京川、赵国峰、张文市,他们作为开滦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职工队伍的精神风貌,而以不同表现形式对劳模精神的弘扬,体现了职工文化建设的与时俱进。实施市场经济体制后,职工在企业和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职工文化形态,比如,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比赛评奖、加强图书馆、职工书屋建设,开展时事、政策等知识讲座和培训,开展书评、书画展、论文作品征集、歌咏、文艺表演等大多沿袭了传统的做法,可谓几十年一贯制。作为新时代的职工,对文化的需求不论形式还是内容,同老一代矿工比,他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张扬个性、自我、理性与现实,他们不再崇拜由过去企业文化建设培塑起来的劳动模范,他们文化程度较高,知识结构前卫,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时代感较强,而我们现在的职工文化建设还没能跟上这个变化,可以说,现状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职工的消费需要,落后于其他文化形态。

2.对职工文化建设研究不够,下力量不足。

目前,开滦对职工文化建设的研究还未上升到用机制上的创新与建设来改变现状,不少单位,既不能满足职工的文化消费需要,也没有能力创造职工群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一是在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上严重不足,在基层单位,从事职工文化建设的机构几乎全被兼并,人员更是匮乏,大多是兼职,这些同志勉强支撑着传统的职工文化形态。二是一些专业人员的招聘几近与基层单位无缘,基层从事文娱活动,依靠的是半路出家或者业余爱好的积极分子,无所谓正规不正规,自娱自乐,这种现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工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三是投入严重不足。文化设施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位领导的爱好,领导感兴趣,规定的经费划拨就及时,投入相对到位,反之,则不然,因此造成大多数基层到位的场地、器材、设施投入明显不足,由于受到场地、环境的限制,很多业余爱好者被挡在了门外,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体现得不充分。四是形式与内容明显落后于时代。比如,大多数职工宿舍没有开通互联网,了解更多信息只能靠手机,尤其是一些大学毕业生,他们已习惯了用电脑从事工作和休息,明显感觉到生活环境的落后。

3.上级组织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不明显。

如,在影视领域,央视频道,工农兵三大群体,唯独没有工人频道,工会组织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建设全国性影视媒体的重任,强化职工文化产品的营销平台和文艺形式,否则,职工文化建设就失去很多路径和依靠;再比如工会系统的网络,类似于央视的新闻联播节目,鲜见职工文化建设及文化形态的表现形式,给职工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七一”、“十一”歌颂党、歌颂祖国的文艺汇演,而那些距离大多数职工又很远。

二、搞好当前职工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

(一)尊重历史传承,引导职工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民族文化是职工文化的根源。传统文化中无论道家还是儒家,有很多思想值得今天推阐和借鉴,比如,和谐、民本、君子人格、顺任自然,中庸、励志、勤奋、独立、牺牲等传统观念;同样对于西方符合人类文明进程和潮流的,我们就要讲“拿来主义”。从历史上看,每一次民族文化的鼎盛,就是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价值观念与文化精神,融合成新的民族文化形态,先秦如此,汉唐如此,宋代强盛时候亦如此。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主张义利共生的价值取向,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提倡庄重自制,重视教育感化,强调社会责任、勤奋工作,是对过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应当成为今天职工文化的内核,践行24字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当代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研究职工队伍的文化消费心理,有的放矢地加强文化建设。

就目前煤矿企业而言,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工作环境艰苦是其劳动特点,低学历占职工队伍的大多数是文化程度的主要表现,雇佣思想和短期行为是当前用工的主要特点,市场化、契约化、制度化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方式,在上述情况下,职工有改变工作环境的迫切要求,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有提高生活质量的渴望,更主要的是有得到社会尊重和理解、紧跟时代步伐的追求,满足他们的消费心理,就是当前职工文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其实,在我们身边不乏群众性职工文化建设的示范和引导。比如社会上广场舞的兴起,迎合了大众体育健身的特点,满足了人们集体活动、互相沟通的愿望,因此很有市场。又如互联网的大平台作用,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方便了大众生活,因此方兴未艾。再比如现任开滦热电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赵晓平创作的《行云有影》、《永远回荡的旋律》、《闲情随笔》三本书,歌颂人间真情,宣扬真善美,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在物欲横流、人际关系紧张的今天,道出了人们心中的期盼与渴望,迎合了广大职工的文化消费心理,增强了人们阅读的情趣,在职工心理市场有了一定空间。

(三)要勇于改革过去职工文化建设的弊端,增强创新的激情。

职工文化消费的背后,是一种价值观念。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形式必须“寓教于乐”,失去了“乐”这个形式,“教”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只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他所表现的作品才具备基本的接受条件。要改掉几十年一贯制的机械、片面被领导或单位绑定的习惯,把职工喜欢的传承并发扬光大,把僵化形式与呆板观念改掉。努力克服强行灌输的宣传形式。宣传不能机械理解与灌输,因为职工有不接受的权力。事实证明,强行灌输的文化产品没有一件是成功的。比如一些电视节目的低收视率,就是因为人们不接受节目的思想及表现形式。又如,企业的文山会海,除了领导报告,就是领导指示,会议效果不言而喻,也因此成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的重点。

(四)履行工会职能,实现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

职工文化组织和职工文化阵地是工会开展群众工作、密切联系职工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和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深化职工文化建设,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结合起来,把服从服务大局与全面履行工会基本职责联系起来,把党的要求、行政的需要与职工的意愿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职工文化建设的作用。职工文化活动必须突出职工的广泛参与,促进职工文化活动更加群众化。同时必须不断提高企业文化活动重点项目的水平和质量,形成特色,创造“品牌”,只有将普及与提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职工文化的基础更为扎实、活力更为强大、发展更具后劲。

(五)进一步完善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和创新机制。

提高认识,完善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要明确领导职责,从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职工文化建设的深刻意义。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党政工的共同职责,是推进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根本之举,是实现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用先进的理念教育职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励职工、用明确的目标鼓舞职工、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职工、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用领先的科技武装职工的过程。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关系到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关系到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要加强组织领导,联系实际不断推进职工文化建设。要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的职工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将职工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

科学管理,健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要建立职工文化目标管理考评体系、持续改进体系等日常工作评价运行机制,形成职工文化建设有布置、有落实、有检查、有评价的工作格局。要加大职工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媒体阵地作用,营造浓厚的职工文化氛围。还要总结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经验,及时发现、培育、宣传和推广职工文化建设的优秀典型。

以人为本,建立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创新机制。只有体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进而推动职工文化建设的持续创新。要在职工文化建设中体现先进性、把握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营造职工文化创新氛围,创新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和载体。加强协会建设和兴趣小组建设,推动职工文体活动向全员化、自主化、业余化、多元化、小型化、社区化方向发展;依托协会,加强职工业余文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专业水平,努力打造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新的品牌,使广大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切实分享到企业职工文化发展的成果。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