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纸质书到电子书:被重新定义的阅读新生态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周茉 时间:2017年01月05日 字体:

随着科技时代的迅猛发展,电子书以它的便捷性、丰富性、灵活性等特点越发成为人们阅读方式的首选。从纸质书到电子书的进化是否成为一种必然?新的文学环境下电子书相较纸质书有哪些优势?纸质书又具备哪些不可替代的传统?2016年12月30日,掌阅科技与单向街文学节合作,在北京单向街书店举行了“阅读进化论——新时代背景下,阅读生态的演进趋势”主题沙龙。掌阅科技副总裁游亭、中南博集天卷副总编辑毛闽峰、人气畅销书作者苏小懒、《裸婚时代》作者唐欣恬参加活动。沙龙就“阅读进化论”进行探讨的同时,作者们畅谈阅读模式的改变对创作的潜在影响。

纸书的消亡是否将成为一种必然?

“出版是指通过可大量进行内容复制的媒体实现信息传播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没有强调一定要用纸,只要符合传播,符合内容的生产就可以了,为什么不能先有一个纯粹电子化的内容呈现给大家呢?”游亭谈到。相较于纸书的生产传播过程,电子书在速度上确实有一定优势,但过于迅速与简便的文字内容生产与传播是否会产生“重量不重质”的风险?文学作品输出与受众群体实质上存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纸质书籍的生产始终蕴含着一种内在的精神性传统,当演化为电子书后这种传统是否会随着科技与网络的发展而逐渐消亡?阅读是一种慢生活,在高质量的文字中品读自我与人生,享受精神世界的愉悦。电子书时代的到来势必会打破“慢”的阅读形态,从内容载体、创作形式、到阅读行为,电子书的生产传播都将呈现出不同于纸书的全新态势。

生产模式预测:“先电后纸”

游亭认为将有更多的书实现由纸书到电子书的进化,他向大家分解了纸书的成本构成,以及纸书销售量低于平均水准会亏损的现实,从中可以看到纸书从印刷、销售到库存的各种问题。“从书籍生产的大背景来说,多数数字平台销售的作品都是先有一本纸质书,把它数字化再卖给市场的用户,这是现在的一个形态”。对于未来的书籍生产模式,即好的内容从电子书变成纸书似乎已成趋势。“先电后纸”可以有效筛选内容,将读者喜欢的内容制作成纸质书,节约资源,提升效率。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在移动端平台或者数字端平台被用户喜欢的作品,当它推出纸质书的时候同样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互动的开放文学空间

电子书的推进,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增进了作者和读者的群体互动。尤其是由离线到在线、由单体到群体的演变。游亭以中国自助游这种类型书举例,由于是离线的,并不能及时更新各种旅行中的道路、餐厅、酒店等信息,即使一年推出一版,很多介绍内容与实际情况也已经不一致,正在被可以实时更新的旅游锦囊等在线内容所替代。

而单体到群体的进化,则跟网络原创文学相关。在连载的作品中,读者通过跟作者互动,可以为小说的创作走向提供建议,而作者也会将众多读者的建议充分考虑到创作中,甚至为读者安排相应的角色,从而将传统作者单一创作作品的形式变成作者和读者互动,共同创作作品的新形式。

电子书时代的到来,的确开辟了一种新型文学创作平台,广纳受众的声音,使文学更加开放与自由。但传统文学的内核并不能被它所替代,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有它内在的逻辑建构与叙事原则,其中更是融入了作者饱满的思想情感,具有原始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只有独立的个人创作才能保有连贯的线索发展,丰富的思想内涵,完整的文学系统。创作形式的进化是电子书所带来的文学形式的改变,而如何在这种大胆的尝试与革新下依然保留文学传统的纯粹,是电子书亟待思考的问题。

步入阅读时代3.0

游亭将阅读用户端的行为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0、2.0、3.0时代。阅读的1.0时代是工具时代。最早所有数字阅读的工具都是一个软件,为用户提供离线的、单点的阅读服务;阅读的2.0时代是完整的系统时代,用户在平台上可以付费购买正版内容,同时可以发表评论,形成了比较清晰的连锁循环的商业模式。

游亭认为阅读的3.0时代则是社会化时代。他举例介绍,掌阅APP 5.0版本中加入了一个功能叫“想法”,在阅读某一本书的时候,读者可以随时记记录下那些使他感到触动的句子,通过在这个空间的交流与分享,读者可以与一些更有思想或者更会读书的人共同学习探讨,更多的书会被大家读到,更多人把自己的理解分享出来,所有的信息可以汇集在同一本书上,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形成良性互动,使阅读慢慢变为社会化的集体行为。

重新定义文学创作

当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搬上荧幕,电子书市场的巨大优势也逐渐被挖掘。由于不限篇幅并且题材相对自由的写作形式,一些优质的电子书同时向影视领域开放。在被问及《法医秦明》的影视改编时,中南博集天卷副总编辑毛闽峰表示,“悬疑或者探案小说是类型剧,是非常成熟的市场,作为一个新兵来说,我们从便宜并且简单好做的东西入手”。

谈到从纸质阅读向电子阅读转变中的感受,作家苏小懒表示,过去纸质书繁华的年代,两家书店可能因为先送书到谁家而争抢起来,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而另一方面,传统作家们发现电子书作家的“高产”也是与以往相比一个很大的变化。苏小懒说:“纸质图书在市场不断下滑,无论传统写作也好,网络写作也好,首要的目标是让那些喜欢阅读的、热爱文字的人得到他们真正需要和喜欢的东西。”

网络文学作家唐欣恬认为,“网络文学有它独一无二的特点,它的娱乐性是必不可少的。这里说的娱乐性,完全是一个褒义词,当读者坐在电脑面前点击鼠标,或者是乘坐地铁的时候拿着手机翻页的时候,必须从这个翻页当中得到阅读的快感以及享受。”她认为,只有产生阅读的欲望,才能谈及更深层次的,用内容去向读者表达一些东西,去进行赞扬或者去抨击。对唐欣恬来说,2016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是网络作家的转变。此前,很多网络文学作家创作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收入,而在2016年,很多作家把工作这件事情上升到了事业的高度,大家不再着眼于短期的利益,而把写作变成了一个长期的事业。“大家开始思考的不是这个月能赚多少稿费,而是在想写的内容能发酵到什么样的地步,能在这个领域传播多远或者留存多久。”也许对于正在到来的电子书时代,这同样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何通过大量丰富的文字提升整体的国民阅读质量,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场。电子书时代,如何走,如何走好?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