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媒体技术推动阅读模式变革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潘玥斐 时间:2017年02月17日 字体:

社会化阅读正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阅读不再仅限于纸质读物,还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并分享给更多的人,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这些都是社会化阅读快速发展的体现。

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

社会化阅读可以被理解为是以读者为中心,强调分享、互动和可移动性的全新阅读模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程曼丽认为,社会化阅读是随着媒体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这种转变意味着用户获得了更多的参与和分享机会。

“基于新媒体的技术连接、文化认同、场景社会共同催生了社会化阅读,并不断深刻影响着社会化阅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蔡骐表示,首先,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区隔的空间、整合了碎片化的时间,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推动了信息的跨域传播,孵化出一个个集合的阅读社群;其次,以兴趣和情感为核心的亚文化传播,让网络社群从简单的技术层面的连接升级到文化层面的情感共振及价值认同,促使阅读从传统的私人化行为演化为一种以互动和共享为核心的社会化行为;最后,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生活场景不断转移到线上,线上的社群文化也开始嵌入现实生活,这使碎片化的信息互动升级为更具系统性的知识交流,让阅读的社会化意义更加凸显。

阅读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社会化阅读有诸多值得关注的特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表示,社会化阅读有快捷、及时、交互、便携等特点,而且充分利用了民众的阅读时间,对于普及阅读起到了促进作用。社会化阅读影响了阅读的载体,改变了阅读的媒介,拓展了阅读的资源,重构了阅读的模式,颠覆了阅读的逻辑,使得阅读行为更加社交化、社会化。

程曼丽认为,为适应移动状态下的阅读需要,社会化阅读的内容大都以浓缩的形式出现,例如微评论、微视频等等,可谓短平快;朋友圈或群里推荐的阅读材料,因为基于熟人、朋友关系,容易引起重视并被优先阅读,也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效应。一般来说,群主或群里比较活跃的人都有自己的预存立场,他们的推荐不可避免地带有引导性或“议程设置”的色彩,有些内容在发布时,甚至经过了“再创造”。在她看来,因为社会化媒体带有很强的互动性,群内在分享阅读材料时,会有即时的评论、意见发表,这就形成社会化阅读不同于传统阅读的一个突出特点:阅读分享与舆论的酝酿、形成几乎同时出现。

在蔡骐看来,社会化阅读有四个方面的特质。一是社会化阅读依托于认知盈余下的生产革命。大量的“业余生产者”正利用自己的认知盈余进行内容创造和分发,构筑了网络空间的巨量信息版图。二是社会化阅读的文本是聚合与分化的混合式文本。既有多元主题内容、多种信息形态的融合,也有垂直领域的主题分化、内容分化、形态分化等。三是社会化阅读是一种内容与关系驱动的共享式阅读。信息的流通遵循“兴趣—关注—推荐—互动—分享”的可循环模式。四是社会化阅读的场景是多终端、跨平台的融合场景。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终端,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应用,都是社会化阅读的入口,阅读正逐渐演变为信息时代的一种生活方式。

推动阅读升级

社会化阅读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微信朋友圈为例,因其转发分享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让“朋友圈”变成“谣言圈”。

黄晓新表示,在当前网络时代下,信息知识过剩、信息污染、信息干扰等问题,容易造成阅读浪费。无限膨胀的信息知识也在挑战读者有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蔡骐也认为,社会化阅读潜藏着一些危机,如时间和空间的碎片化促使“浅阅读”大行其道、过多地沉迷虚拟空间会使得现实社会的文化互动变得稀缺等。

“社会化阅读是带有趋势性的阅读方式。这种方式对于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以及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与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程曼丽认为,社会也会因此而形成“代沟”和舆论场的错位。此外,在传统社会中,出版物是经过审查、去杂质化的,社会化阅读则很难实现对内容的把关。因为在社会化媒体上,微新闻、微视频、微评论、微小说等随时可以上线,对于内容管理而言也是一个挑战。

应当如何充分发挥社会化阅读的优势?蔡骐认为,其一,可以借助终端延伸与个性定制,激活“个人云”。利用智能终端拓展行动空间,丰富个人知识储备;同时,通过大数据挖掘,不断优化信息推荐,实现定制化的个人阅读模式。其二,发展参与式文化与共享型经济,整合“社群流”。可以打通阅读—查询—分享—讨论的各个环节,运用共享经济的逻辑,激活个人闲置资源,在社群内进行需求对接和资源整合,推动阅读升级。其三,通过场景孵化与跨域融合,让阅读嵌入“社会网”。一方面,打通线上社群与线下场景,将阅读嵌入社会网络。另一方面,推进个人、网络社群、传统媒体/出版机构、商业组织等社会力量之间的联动与协作,努力构建全民参与、价值多元的阅读生态。

程曼丽表示,作为社会化阅读内容的把关人或者管理者,应当了解社会化阅读的特点、规律与诉求,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促进社会正效应和正能量的最大化。“借助社会化阅读这种迅速直达受众的通道,尽可能多地提供质量高、营养丰富、满足读者需求的内容,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