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实践“幸福文艺”的一个样本
春节刚过,鲁迅故乡有一件透着暖暖春意的事儿近日传遍了全国——绍兴嵊州的下王镇石舍村,诞生了一幅特别幸福壮观的全家福,该村任氏家族七代后裔500多人齐聚故乡石舍,进入同一个镜头里。当地摄影家利用专业的无人机免费提供服务,为百姓留下难忘瞬间。照片中,每一张脸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是浙江绍兴文艺界倡导并实践“幸福文艺”的一个成果。他们本着“文艺为人民造福,文艺家以造福人民为幸福”的理念,致力创设和培育了一批公益性文艺民生品牌。其中,当地摄影家利用人们春节团圆的机会,放弃过年休假为相对偏远的镇村百姓留一张合影,这一称之为“和美全家福”的摄影采风创作公益品牌,已陪伴绍兴嵊州百姓走过了6个春节。岁月流走,但一帧帧记录团圆的全家福作品所蕴含的艺术之光,并没有随光阴的逝去而褪色,反而累积起更加丰厚的艺术价值。数据固然枯燥,却饱含很多生动感人的信息:绍兴600多位摄影艺术家、摄影爱好者加入志愿者队伍,从2012年开始,放弃一个个春节长假,走进近百个相对偏僻的自然村,累计为村民免费拍摄全家福作品2000多幅;当地越来越多的组织、照片洗印店和个人主动参与并支持这项活动。今年春节过后,我阅读着艺术家们在又一个长假里,背负器材翻山越岭,为村民家庭拍摄的全家福图片以及几年来的拍摄资料和网上专题,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东西很值得回味,回味里有文艺为民造福的良知,有文艺家造福人民的温暖。
打定主意做这件事,源于摄影家们来自百姓生活的内心体验。2011年新春佳节,绍兴嵊州的摄影家到乡下做客或回农村老家过年,顺便为亲朋拍摄团圆照。在此过程中他们得知,这些村子大部分家庭没一张合影,有的老人平生都没拍过照片,更不要说拍全家福了,只有在春节,家人才有机会聚在一起;即使在一起了,要拍一张比较专业、让人满意的全家福也非易事,城镇的照相馆节假日休业,年事高的老人行动不便……这些信息留给摄影家不少念想。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绍兴嵊州摄影界的组织者与几位热心人渐成共识,他们赶在2012年春节前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并为之取名“和美全家福” 。这一来自生活、来自百姓的艺术灵感和实践,以“和美”作理念,以真公益、真付出为追求,得到一片欢迎和感谢之声。拍的是照片,表达的是情怀——来自生活,又融入生活;拿出的是合影,留在心里的是火热生活的温度——来自百姓,又回归百姓。村民知道了城里来的人是以前所不了解的摄影家,摄影家从百姓的笑脸和老人感动的热泪里读出了艺术的价值。摄影家们在拍好团圆照的同时,也抓拍到大量新作。艺术之真,源于生活,点亮生活。
细细阅读由摄影家拍摄的作品,我感受到其中的成果一年胜于一年,这源于他们一丝不苟的艺术态度。在每一次拍摄中,摄影家还担当了导演的角色。有的村民面对镜头不会笑或表情不自然,少了过年的欢乐样,摄影家们会把事先策划好的“台词”喊出来,问“过年开不开心”“年夜饭香不香”“苹果甜不甜” ,看到大家轻松自然了才按下快门。有的大家庭五六十人,组织起来、排好位置要花很长时间,拍几次才能完成。每拍一幅,摄影家就细细检查一遍,即使发现如小姑娘的头发被风吹乱了这样的小缺憾,也要重新拍摄。像这次500人同框,无论地点选择还是拍摄组织,花了更多时间和心血。艺术家们善行善为,村民从中得到精神慰藉,一张张全家福成了乡村居民过节的特别年货和年俗,还留得下、放得住。拍的是照,留下的是走心的关爱。
艺术家以体味、捕捉美的眼睛和心灵,以己之长定格这种平凡之美,他们在连续6个春节下村拍摄“全家福”的过程中,深切感受那一位位满是皱纹又满是福禄的老人与一个个满眼生动又满脸希望的少年相伴的和美,一次次亲历四世同堂、五世同会,共聚一个摄影镜头的甜美。一张张全家福,或以亲切自然的村容作为取景地,或以代代相传的祖屋为拍摄点,或以百年老树为映衬,呈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建筑、人与风俗相处之美。艺术家们还推出升级版,送到村里先举办全家福展览,晒晒大家的幸福,与村民一起欣赏、点评。现场情景和和美美,正可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绍兴的艺术家以崇艺尚德、爱民惠民的情怀,以别开生面的艺术采风方式和贴近地气的创作实践,大写了真善美的永恒价值,塑造了极具人文价值的公益艺术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这无疑是对文艺界和文艺工作者的重托。我们呼唤更多的文艺工作者走到人民中间去,呼唤更多的文艺民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