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的金钥匙
2016年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一年,全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超过1000亿元;而2017年将是国家扶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
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的持久战,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纷纷支招,无论是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还是以精神扶贫带动精准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达成共识,扶贫首先要在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才能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原动力”,进而真正引领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文艺扶志,鼓舞人心
“扶贫借助文艺的方式,必大有可为。通过几年的实践,文化部和地方各级政府做了很多细致、具体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对本地人才培养不足、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副院长刘云志坦言,纵观几年来的文艺扶贫工作,民众参与热情并不高。
因此,刘云志建议建立一个由中央到地方再到乡村层层辐射、双向互动的文化扶贫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建立一个本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除了输送本地人才去文化发达地区进修、学习外,落后地区也可以定向要求帮扶内容,由文化发达地区按照要求和内容选派人员到落后地区辅导;同时,通过免费为本省偏远乡村中小学生开办艺术培训班等方式,慢慢培养本地人才和培育演出市场。
“文化扶贫不应只把眼睛盯在经济落后地区。有些地方虽然经济发展了,但封建迷信、欺诈虚伪等歪风邪气仍然存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谈到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演出的棚子搭起来,里面表演的却是低俗的节目;一些城市的剧院、美术馆盖起来了,却少有人问津……“这说明我们开启民智的文艺扶贫工作并没有做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吴为山看来,精神上的贫困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危险,文化扶贫要以文化人,扶贫先“扶智”。“美育工作是成风化人的工作,而文艺又能凝聚人心,所以关键要发挥好文艺的引领作用。”吴为山说。
资源转化,扶智利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与记者分享了他2016年3次去黔西南的经历,作为扶贫任务最重的地方之一,黔西南有23万异地搬迁的少数民族。“他们世世代代住在山里,因此在他们搬下山时,也要把他们的非遗一起搬下来。”田青说,这些非遗所承载的元素在新的环境下仍可发挥重要作用。“黔西南有十万绣娘,刺绣工艺精湛,但是她们的产品却难适销对路。”田青介绍,2016年底,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签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扶贫合作协议》。双方希望将易地扶贫搬迁与非遗保护利用有机结合,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要让他们在新的环境里真正重建起自己的精神家园。”田青说。
一个靠锄头营生的朴实小村,如今流传着“一幅画,一亩粮,挥毫牡丹奔小康”的顺口溜。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如今是远近闻名的“牡丹村”。近年来,通过文化下乡,村里开办讲座、办班授艺等方式,越来越多的村民学习了牡丹绘画艺术,平乐村村民几乎人人都能“手绘牡丹画”。目前,该村牡丹画销售年收入上千万元,当地还建设了“牡丹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文联副主席王绣一直关注着“牡丹村”的致富历程。“进一步重视文化扶贫工作,相关部门应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所需,有针对性地扶持、培育文化产业,同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扶贫的方式、方法。”王绣建议。
产业扶贫,授人以渔
“文化扶贫的关键是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的人民自主脱贫。”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姜刚杰介绍,在贵州,“大文化助推大扶贫”的观念已形成共识。
“脱贫攻坚战略中文化的价值和文化业态培育对脱贫攻坚的促进作用应得到更多关注。”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表示,在乡村,民俗文化是百姓心灵的价值指南,多元的民俗成为当地农民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富矿。“特色文化作为旅游的灵魂,在乡村建设和脱贫中不可或缺。安徒生与童话旅游,瑞士与山地旅游,中欧音乐之旅无不说明文化形态转换为业态的因果逻辑。”姚晓英说。姚晓英建议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民俗文创产品的扶持力度,发展特色乡镇,加大对民俗旅游产品经营者、生产者的扶持力度,让真正的民俗文化承载者在文化传承中获取脱贫经济动力。
同样,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罗亮权也表示,如今的乡村旅游业还存在发展缓慢、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贫困县财力薄弱,大部分资金靠国家转移支付。”因此,罗亮权建议将乡村旅游业扶贫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加大扶持力度,让有条件的贫困县放开手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尽快实现脱贫目标。
以人为本,启智育心
无论是何种扶贫方式,最终还是要看当地人自身脱贫的意志、决心与能力。加强贫困地区的优秀人才培育与引进,是开启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贤文化是弘扬“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要吸纳社会精英深入乡村,留在乡村,带动乡村。”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华建议,要进一步培育新乡贤群体,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文化、技能、技术培训,创造条件吸引社会精英深入乡村、扎根乡村,与乡村德高望重的“老乡贤”一起构建新乡贤队伍。“同时,要鼓励引导乡贤参与农村社会治理。鼓励乡贤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投资现代农业、休闲养老、乡村旅游等项目,吸纳乡村劳动力回乡就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何寄华说。
“扶贫的关键是要精神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所说,文化扶贫关键是要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素质,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使其尽快摆脱贫困。“文化扶贫是促进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