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老中青几代群文人: 共同守望群文这片“金色的麦田”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黄艺芹 洪伟成 时间:2017年04月04日 字体:

3月25日,2017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启动,近千项“文化服务日”活动和逾6000项春季活动都在这一天拉开帷幕。沪上百姓又有了文化休闲、消费的好去处。市民文化节的启动乐了百姓,也让坐落在上海市古宜路125号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再次进入紧张忙碌的节奏——从群艺馆领导到馆员,无论白天晚上,都有忙不完的活动,做不完的策划。

1956年12月30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正式成立。60年春风化雨,这个与基层百姓打交道、心系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基层文化单位曾历经16次搬迁,并最终安家古宜路。办公地址虽频繁改换,但馆里工作在一线的老中青几代群文人一以贯之地扎根民间、服务群众,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市每个街镇、社区、广场和商务楼宇。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关注社会民生,创作出一个个喜闻乐见的群文作品,组织了一次次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建立起一支支能歌善舞的群文团队,让市民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不断高涨,公共文化服务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年逾七旬不忘文化传承

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锣鼓书”的传承人,19岁高中毕业就投身群文工作的谈敬德已经在群文路上走过了55个春秋。55年来,谈敬德为基层创作了大量沪剧大戏、小戏及各类表演唱,创作的锣鼓书及其他曲艺、音乐类作品不计其数,成了沪上曲艺界的一面旗帜。他同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现实中发生的事,遇到合适的话题就找人聊聊,接二连三地,一部部反映百姓生活风貌的作品如汩汩清泉从他笔下奔涌而出。在谈敬德曲艺表演专场上,观众不禁惊呼:“这是真正的海派韵味!”

谈敬德与曲艺的缘分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上海市群艺馆举办的锣鼓书专业传授班。在上海说唱节目传授班上,谈敬德系统学习了说表唱的技巧和各地方言。之后的群文创作班、为期3年半的音乐干部进修班以及上海民族民间音乐保护抢救专修课都让谈敬德受益匪浅,令他初步掌握了作曲、配器、指挥的技巧,扩大了对海派民族音乐的视野,更激励他拿起笔尝试个人创作。

“在上海,研究戏剧的有上海戏剧学院,研究音乐的有上海音乐学院,可研究群众文化的却没有一所专业大学。上海市群艺馆就是我心中的多学科交汇的群文专业大学。”谈敬德感慨。作为上海市群艺馆的一名老群文人,谈敬德肩上一头挑着时代和百姓,一头挑着曲艺传承。年逾七旬的他,不仅仍通过创作记录着时代与生活,同时也继续举办各类曲艺、戏曲、器乐类培训班,只为让这些优秀的文化源远流长。

激励机制让人才脱颖而出

城市知青为祖国建设远赴边疆,王晓宁挥笔写就《塔里木的胡杨》;外来建设者为大都市挥洒汗水,王晓宁用《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热情讴歌;一曲《麻雀》虽只字未提来沪务工人员,却字字关情,表达了对农民工的关爱……群文路上,谈敬德并不孤单,因为同行者甚多。比如王晓宁,他用流淌的音符温暖着整个上海。

作为上海市群艺馆创作部主任、音乐指导,王晓宁擅长用音乐讲述沪上百姓的琐碎日常和追梦故事。他的作品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被大家赞为“冬日里的暖阳”,无论走到哪儿,百姓关注的热点、街道小巷发生的那些故事都能成为王晓宁关注的对象。

群文路上二十载,王晓宁创作了声乐、器乐、舞蹈、戏曲等作品百余部,从交响乐《西部行》到古筝、新笛双协奏曲《线·块》,从室内乐《香山路随想》《西部咏叹》到交响合唱《辉煌颂》《阳光》,他年年出新作。在王晓宁看来,群文人的创作激情除了自身对群文工作的热爱,也离不开群文创作机制的激励。为了鼓励年轻人积极创作,上海市群艺馆每年举办新人新作展演活动,成绩优秀的作品将有机会站在全国舞台上参与群星奖的角逐。在展演、评比活动结束后,上海市群艺馆还会组织专家召开研讨会,对作品进行点评、指导。“这一机制不仅让群文创作常态化,也让群文人在交流中获得多方面的提升。”王晓宁对此深有体会。

青年才俊与群艺馆共同成长

随着申城群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群文工作受到越来越多青年人才的青睐。他们来自专业的舞蹈、戏剧、音乐院校,用专业的知识储备、无私的奉献精神继续在这片热土上耕耘。

“85后”杨迿就是其中的一位守望者。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杨迿毅然选择走进静安区文化馆,从事群文工作。在文化馆推行的“责任人制”和“项目化”等政策助推下,杨迿入馆第一年就有了上手编排剧目的机会。几年来,他创作的小品无论是探讨学区房热潮,还是讲述网络带来的人际隔膜现象,都以贴近生活的视角,以幽默的方式诠释生活智慧,得到观众认可。

在上海,像杨迿这般热衷群文工作的青年才俊不在少数。上海市群艺馆青年舞蹈教师裘思凡原是浙江音乐学院舞蹈系教师,提及从学校离开选择群文行业的原因,裘思凡说,这个事业给予了她更广阔的天地,让她得以放下身段深入生活、潜心创作。“90后”夏元琦从上海戏剧学院编导系毕业后,投身崇明县文化馆,无论是教小朋友跳舞,还是为年过半百的阿姨编排节目,他都乐在其中。“群文的舞台很大,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我愿意与群文共成长。”夏元琦说。

放眼申城,经过几代文化工作者的努力,群众文化这块麦田已黄澄澄一片。60年一个轮回,也是一个新起点。面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大好前景,上海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表示:“今天,又一粒梦想的种子被我们埋下,上海群文人将开始下一个60年追逐梦想的征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将继续扎根民间、薪火相传,努力将其建设成面向社会提供优质文化服务的阵地和引领全市群文事业发展的业务高地,将上海变成一个充满幸福感的文化之城。”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