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梅森,你又厉害了我的兄弟!

作者:李其珠 时间:2017年04月11日 字体:

梅森兄弟经常厉害,每出一部书或者每上映一部他的影视作品,都会厉害得排山倒海;这些日子梅森兄弟又厉害了,已经厉害得气势磅礴、石破惊天,估计他将要厉害到不可收拾的田地。

去年春节刚过,梅森就早早地把他刚刚投拍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拍摄本发给了我,让我一睹为快。可能由于我身体的缘故,我一睹就激动,一激动就想掉泪。一遍看完,总共掉了六、七次泪,甚至哭出声来。这也难怪,梅森的剧本有极其强烈的带入感,没演过戏的人看着剧本都会手舞足蹈地预演起来,怪不得那些在车上看了本子的演员来到剧组放下随身物品就能随时投入到拍摄当中去。

前几年梅森跟我拉呱的时候说过:“国内影视剧、小说的奖项,除了茅奖,我差不多都获得过。”去年春天,我看了两遍剧本后对他说:“相信我,这一回,你什么奖项都有了,包括导演、演员,而且谁都不要争”。当时,梅森两口子还将信将疑,一年过后,他们大概不会怀疑我的判断力了。

4月初,周梅森照例回贾汪到东山为生前在夏桥煤矿工作了一辈子的父亲扫墓。他每年都是这样,回贾汪,回贾汪,回贾汪仿佛是他不可动摇的念想。仅去年,在他写作和投拍《人民的名义》的奔忙之中,我就两次陪他回了贾汪。在夏桥矿废墟,在废弃的矿井跟前,在他端着饭碗吃了几年工作餐的大食堂的旧址,我们转了又转,浮想联翩。当时,两眼闪着泪光的周梅森想了些什么我不知道,而我是个俗人,无论在什么人面前都依然很俗:我在想,周梅森这架飞机哪怕飞得再高,他也是从这儿起飞的呀。4月3日我们一起吃了一顿饭。席间,他那放在餐桌上的手机叮叮当当的就没有停止过,像随身跟来报春的群燕。他说“没办法,我下边设有四个团队,随时掌控和调度《人民的名义》新书发行和电视剧播出后的反馈,24小时从不间断”。可是,坐下来一个小时之后,群燕停止了工作,因为,梅森的手机没电了。

4月6日看了文汇网一篇报道,题目是“小说《人民的名义》书店断货,上市三个月已迎‘六刷’”。原来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直接导致了原著小说的供不应求,这部小说自今年1月经北京十月出版社出版后,市场反响火爆,40万册短短三个月已经售罄,各地各书店纷纷要书,出版商虽马不停蹄,但这本书在地面渠道仍多处于断货状态。上海书城、大众书局等沪上多家书店货架上难寻《人民的名义》踪影,上海书城“小说”部门负责人称,新一批《人民的名义》将在15日左右上架。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了4月3日晚上,从北京法制日报社一路赶来采访周梅森的记者讲到,北京的书店已经断货,各机关事业单位、各大型企业集团、驻京各部队以及各大学都派员扑入各家书店,只要有《人民的名义》,不管多少,全部打包买走。说到这儿,周梅森沉吟道:“如此看来,得印60万册了”。还是法制日报的那位记者嘴快:“梅森主席,我在这儿拍胸脯,恐怕印100万册都打不住,如果达不到100万,我请客”。

年轻的时候,周梅森不食人间烟火,我与梅森除了文学以外没有什么好谈的,谈起文学创作我们又常常争论不休,他甚至骑着自行车追至我的家里。对了,轻松的时候,我们还背诵诗歌、背诵电影里的歌词,从不闲着。这些年谈起文学创作,我谈到要写好小说,作家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究竟是跟谁一头的。跟老百姓一头,作品就感人;可是周梅森跟我说的最多的却是:“作家、艺术家,一定要具有家国情怀”,“必须有远大的思想、远大的抱负”。这让我想起年轻的时候他问我喜欢哪些世界名著,我说我只喜欢读雨果,偶尔还有茨威格。而梅森表示,他当然喜欢雨果,然而他更喜欢巴尔扎克。

《人民的名义》,书出来了,电视剧播放了,众说纷纭,极其火爆。4月6日晚上,凤凰卫视也做了一期节目,主持人窦文涛开门见山:“最近一段时间,在我们的微博下面一直有人叫阵,问我们敢不敢聊人民的名义、敢不敢聊人民的名义?我说它只要敢拍、敢播,我们就敢聊”!嘉宾许子东迫不及待地接过话题:“就是,这有什么不敢呢,何况有几十家的传媒都在赞扬,这都成了主旋律了……”。

看到这里,我的心又一次为之一振。

有人说这是目前为止尺度最大的反腐小说和电视剧,也有人说这是一剂反腐防腐的苦口良药,当然还有人为书中精彩的描写和电视剧中精湛的表演拍案叫绝。每个读者每个人都长着一双自己的眼睛,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评论多样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我说人民的名义之所以圈粉无数,根本还在于它的写实戳疼了这个社会的痛点。陈岩石曾是汉东检察院的常务副检察长,他的儿子则是该检察院的反贪局长;高育良是汉东省政法委书记,他的学生祁同伟则是汉东省公安厅长;京州市委书记书记李达康的老婆则是商业银行副行长,而李达康自己,也是前任省委书记赵立春的秘书等等,这类关系在剧中比比皆是。有意还是无意呢,周梅森给我们展示了展示了一个严酷的现实:可能是唯一草根出身的祁同伟,坐上省公安厅一把手的高位,也多少得益于一层“师生关系”。

无所不在、彼此相连的“关系”,构成了小说或电视剧的故事线;又何尝不是这种“关系”,构成了我们这个现实的社会?从举着火把、打着条幅、喊着口号的工人,到脚踩“黑白两道”的拆迁队,从拼命加班的基层公务员到省市领导,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书中、剧中都有我们清晰的位置。请不要去找什么原型,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书中、剧中人物的原型?

我的梅森兄弟还是这样一个人,只要他发现目标就拼命朝前跑,跑着跑着不忘回过头来拉你一把,尽可能的激励你与他一起前行。

那天晚上我们坐车回家,他跟我说,“由于你身体的原因,我就不催你了,可是你那部长篇也该动笔了呀”!“你知道我这里两年写了多少东西吗?剧本,60万字,这本书,34万字,话剧也叫‘人民的名义’,我计算过,两年,我总共写了120万字”。

他这是不催我吗?我这一辈子都没写到100万字,周梅森仅两年就写了120万字,而且引起中国出版界、影视界无与伦比的巨大轰动。我只有在祝福你的同时向你发出由衷的赞叹:“梅森,你又厉害了我的兄弟”!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