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开“中华文化”,学习的第一个字是“人”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童薇菁 时间:2017年04月27日 字体:

图片说明: 《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第一册第一课学习的第一个字就是“人”。书中这样解释:“人”的古文字像一个人侧立着,弯腰,垂臂,谦和有礼,又像扶犁耕地劳作的模样。祖先告诉我们:做一个人既要劳动,又要有敬畏心。(中华书局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论语”的“论”这个字的意义是什么? 应当读作lún语呢,还是读作lùn语?《论语》有多少种不同的传本、注本?读《论语》如何由浅入深,由粗到精?

儒家经典《论语》是国内语文课标教材必收的文学篇目之一,但受限于教材与课时的容量,对《论语》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来不及全面铺展。不过,如今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手上多了一本新教材,它不仅针对《论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知识点做出细致的解释、说明,还摘编了钱穆先生在《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一文中,分别写给“入门者”与“有志精读者”的读《论语》的方法,教材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注重授人以渔,凸显思考的价值。在率先“亮相”的《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高中一年级上半册中,围绕孔子及《论语》“开篇布局”,深入浅出地做了讲解,这背后是编纂团队近三年的研究和论证。

据悉,这套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中华文化基础教材》全套教材共24册,将于今年上海书展期间出版问世。

选入笔记体类文言文,增加文化内涵翻开小学一年级第一册,孩子们将要学习的第一个汉字是“人”。

“‘人’的古文字像一个人侧立着,弯腰,垂臂,谦和有礼,又像扶犁耕地劳作的模样。祖先告诉我们:做一个人既要劳动,又要有敬畏心。”这样的解释向7岁大的孩子们展示了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生动,有趣,有画面感,还有教育引导的意义。殊不知,只这样一个字的释义,编写组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探讨和争论,被黄玉峰否定的“解释”不下20个,“启蒙读物,是一个人走进传统文化的起点,要思之再思,慎之又慎。解析汉字,不仅要说明造字特点,更要让学生对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产生初步的印象。”

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识水平,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同时整体上保持内容的系统性,是这部传统文化教材的特点之一。教材的小学部分重点培育和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贯彻汉字教学、经典教学、诗歌教学、对联教学、古文教学、文化常识教学,基本上初涉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初中篇”则精选经史子集中的名篇美文,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带给学生美的感受。从来自上古先民的歌声《诗经》讲起,到百家争鸣的诸子散文,再到著史者司马迁和他的《史记》……这本传统文化教材遵循兼容并包、择善而从的原则,广泛选择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还出现了不少笔记体类文言文,这类选篇在课标教材中出现较少,如陆树声《清暑笔谈》、汪盈科 《雪涛小说》、陈继儒 《岩栖幽事》、范濂《云间据目抄》、文震亨《长物志》、陆容《菽园杂记》、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等等,黄玉峰告诉记者,“笔记体小说往往更富有生活性,更接地气。读一读古代人所写的‘日记’和散文,不仅能了解历史的风物情致,还能与他们缔结文字上的友谊,增强学生写作的能力,更能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志趣上的养分。”

而“高中篇”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突出思想性,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分主题精选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老子》《庄子》中的经典原文,并引入当代名家解读文章作为辅助阅读。在每一单元的章旨、注释和解读后,特设“知行合一”这一提问性栏目,具有思辨意义,比如在学完“忠孝之道”这一单元后,学生将会面对这一问题:“很多独生子女患上了‘孝悌缺乏症’,你从《论语》中提倡的忠孝之道中得到哪些启示?”编者介绍说,设置这些开放性问题,是希望高中生能够带着思考走进经典,真正学以致用。

“理想的传统文化教材应可读、可看、可背、可教,不仅适合于一线教学需要,同样适合学生自学、家长使用。”这也是黄玉峰的目标和理想。

从识文断字中,逐渐养成美好的人格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指导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了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育体系。”

中华书局编审、中华书局经典教育推广中心主任祝安顺告诉记者,调研中他们发现,全国很多中小学课堂开设了国学经典选修课,甚至有些高三学生也坚持做每周一到两次的古代文学经典研读。“学生和家长迫切地想走进古代经典和优秀文化,这使我们产生了打造一部专业的、专门的、适合教育教学发展的传统文化教材的想法。”祝安顺说。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教授认为,此举是当代国学教育之中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几千年来,很多文人志士为国学教育作出过努力”。南朝《千字文》,用250句的简短篇幅讲述了天地生成、世间万物的规律。唐代李翰著《蒙求》,在一个诗学的环境中,让学生得以较快地掌握诗材,掌握作诗的技巧,每一句都包含了复杂的历史人文典故,此类“国学教材”很多流传至今,影响甚远。

“这些教材之意义在于,它们所教授的不仅是识文断字、诗文写作的基本技能,更是把人际关系中基本伦理讲求、优良的礼仪传统一并教授给学生。”陈尚君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从启蒙读物开始,让学生们在读书中体会先哲、圣贤的言论要旨,文学精华,逐渐养成美好的人格。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