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矿山劳模的劳动节
他们是普通劳动者的杰出代表,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劳动模范”。正是他们的无私付出和默默奉献,才使我们战胜危机的信心更加坚强,才使我们的企业发展更加稳健有力,他们是真正的劳动者,更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五一”假期,笔者采访了河南能源义煤公司耿村煤矿几名劳动模范,感受他们的无私奉献,感悟他们的敬业精神。
河南能源劳模——魏义嵩
像平时一样,开拓二队班长魏义嵩给大伙分配好任务,要求大家必须按照新标准施工,然后摸了摸装着卷尺、粉笔、线绳等物品的口袋,就带领工友下井了。这些物品各有各的用途,他是每班必带,一件小事,看出他对工作的认真。
到达12150下巷,他按照“1小时确认”对设备逐一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不安隐患及时处理。按照276个工作日要求,节假日不能生产,魏义嵩班当班任务是出渣和落底修巷。出渣过程中,他一会跑到溜子机头查看溜子运转情况,一会又跑过去查看职工喷浆配料是否按照规定执行。2个小时后,出渣结束,他又带领大家补打锚杆、锚索、挂网,这边职工在挂网,他又对补打后的锚杆锚索用专用工具进行检查,确保达到要求。喷浆时,魏义嵩又第一个走上前操作。由于工作面正头风大,他们喷浆后满脸都是灰尘,脸上被小石子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全身衣服也被喷浆灰厚厚覆盖,远远望去整个就是一个“白人”。施工结束后,他又严格按照工程质量要求,带领骨干人员对工作区域进行收尾清理,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才升井。
“能保质保量完成领导安排的任务,带领职工平平安安回家,是我最幸福的事。我干这一行20年了,从来没有后悔过。”魏义嵩说。
义煤公司劳模——郏景泉
早上开好进班会,综采二队班长郏景泉给职工讲安全,布置任务,到澡堂换作衣,又把大伙的矿灯、自救器一一检查一遍,全副武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入井前的安全确认是他28年的工作习惯。
到工作现场后,他先查设备隐患,对有隐患的及时处理、更换。刮板输送机故障率最高,他因此也就检查的最细心,对每条螺丝、每个部件的连接部位都要认真细致查看,刮板输送机机头底座的螺丝埋在煤里,他用手先把周边的煤清理干净,这样才能看清楚螺丝是否松动,松了的螺丝他会及时进行紧固。一个工作面设备的螺丝有近四千条,他巡检一次要紧固近一千条螺丝,工友笑称他有“强迫症”,有的螺丝根本不用紧固。他笑笑说,只要设备每天安全运转,我情愿有“强迫症”。
对一般维修工来说,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检修任务,就算是很敬业了。可郏景泉却不同,有“病”的设备他关心,“亚健康”的设备他也关心;职责范围内的事他关心,职责范围外的事还关心。“于不疑处质疑,于无事时找事”这是他长期遵循的思维方式和工作风格。别人工作完成后,会稍微休息一会,可他闲不住,会走到这台设备边听听设备声音是否正常,有无杂音;看看螺丝是否松动、销子是否安装到位、润滑油是否按标准添加;摸摸机体是否发热,各部位连接是否正常等……反正他总有忙不完的活。
“我的工作职责就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能让一台设备‘带病’工作,不能让我检修的设备影响到安全生产!”郏景泉说。
耿村煤矿劳模——李国民
5月1早上6点,耿村煤矿中央大道上就出现了一个忙碌的身影,他一会拿出图纸对照地上画的电杆坑比对一下, 一会又把前一天没有清理干净的杂物清理一下,一会又弯腰拿着粉笔在地下做个标记……
这个忙的不亦乐乎的人,是后勤中心水电队供电班班长李国民,今年55岁了,1982年参加工作,水电队建队他就成为了其中的一员,也属于“元老”级别了。自“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全面启动以来,作为供电班班长的李国民就没有清闲的时候,他每天早上6点就会出现在供电改造现场,有着地下管道“活地图”称号的他,熟知矿区哪个地方下面有电缆,哪个地方有水管,哪个地方有下水管道。因此,他就成了此次渑池县电业局改造供电线路的“顾问”,渑池县电业局的设计人员对矿区地下情况不了解,不管哪个小区改造,都要先请教李国民。李国民帮他们一一进行确认后,他们这边开始施工,那边,老李又要跑到家属区当调解员,挖坑时,有人说影响自己种菜了,有人说不方便停车了,他都要一一做工作,告诉大家不能因为自己利益而影响了大局。
夜幕降临了,奔波了一天的李国民又被施工队长拉住,商议第二天的工作。回家刚端上饭碗,接到队里电话,三号家属区停电了,放下饭碗,他又出了家门……
他说:“干我们这一行的,谈不上什么节假日,只想着让工程早日完工,为“三供一业”剥离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看着这些忙忙碌碌的劳模,笔者感慨:从这些劳模身上,看得出节假日似乎离他们很遥远,但从他们朴实的话语里没有听到抱怨,感受到的只有他们的纯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辛勤工作,用无私奉献诠释了什么叫“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