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共同探讨“朗读者现象”:电视节目如何让人重拾文化渴望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湫莎 时间:2017年06月14日 字体:

今年上半年,以《朗读者》为代表的一类电视节目给电视荧屏带来一股清流,让人们重拾内心深处的文化渴望。一档好的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不仅是在播放时留住了电视机前的观众,每期节目的“余韵”更是化为金句在网络上流传。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之“朗读者现象”研讨会上,《朗读者》制片人、主持人董卿回到母校华东师范大学,与专家共同探讨“朗读者现象”,为电视节目如何在新时代直抵人心出谋划策。

眼泪成为节目的高频词

著名影评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毛尖搜了关于《朗读者》成百上千个新闻标题,几乎篇篇涉“泪”。在她看来,关于《朗读者》的报道中,哽咽、热泪盈眶、泣不成声肯定是高频词,而在电视节目中,只要嘉宾、主持人眼眶中泪光闪闪,镜头一定给予特写。

《朗读者》 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反响,也收获了极大的美誉度。不过让毛尖有点诧异的是,一些看起来不苟言笑的嘉宾走上这个舞台,在朗读前的互动环节中,往往就已经饱含热泪,这也使得这个节目有点“软弱”。

这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认为,网络热搜对这一表达手段给出的反馈是,比起朗读内容本身,人们更容易记住朗读者的表演。所以,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并不认为《朗读者》会让更多人去读著名翻译家许渊冲 (第一期节目嘉宾)的作品。“其价值更多在于让人们认识了许老先生吧。”她说。

比眼泪分量更重的是克制

为做好这一节目,董卿制作团队花一年时间建了“读库”,有几百个篇目。董卿说:“每一篇都是我们在办公室读过、筛过的,甚至有一些,叫我当场落泪。”

毛尖提到,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让人领略过另一种力量:电影 《江姐》中,江姐看到自己的丈夫已经被敌人杀害,没有嚎啕大哭,而是噙着泪大步向前;《战争与和平》的男主角要上战场前想找老伯爵告别,却收到了“既然要上战场了,还来告什么别”这样的回复;李斯特弹钢琴被母亲听出了感情,上去就是个耳光。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朱国华则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会触动人们共同情感,但单纯以感情作为挑选指标,会遗漏很多伟大作品。比如他无法想象有人用饱含深情的声音朗诵卡夫卡的作品,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现实生活中未必那么讨喜,这个形象存在的更大意义在于让人反思。

吸引人的是情,形成共鸣的是理

据《朗读者》总导演田梅透露,第二季正在筹备中。毛尖认为,作为央视出品的具有风向标性质的电视节目,《朗读者》承担着传递价值、培养情操和美学的重任,更需要探索在当代如何从内容层面吸引人的问题。

朱国华表示,文字最擅长的是带来批判性的思想和给人以启迪,这恰恰可能是在感官满足已经饱和的当下人们的追求。事实上,《朗读者》的走红,也正是迎合人们对不狗血、不煽情的追求,让人们重拾内心深处的文化渴望。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说,《朗读者》吸引人的是情,而真正能形成共鸣的是理。对于《朗读者》,我们不应该苛责,但我们希望它做得更好。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