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喧闹之中,诗歌创作更需坚持标准

——新媒体视野下诗歌生态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晓晨 时间:2017年07月03日 字体:

微博、微信、APP……各种形态的新媒体这些年来搅动了诗坛的“一池春水”,而今年,人工智能孵化的微软“小冰”不仅会写诗甚至还出版了诗集,这些层出不穷的新现象受到了广泛关注。近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首师大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新媒体视野下诗歌生态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出席会议并讲话。20余位诗人、诗评家与会研讨。

新媒体极大改变了诗歌生态

吉狄马加谈到,新媒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诗歌生态,无论是创作、出版、传播都出现了很多新的样态,因此,探讨新媒体视野下的诗歌生态这个话题就显得格外有意义。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微博、微信的用户数量大幅增长,自媒体成为重要的新生力量,许多人开始在新媒体上写诗,大量诗歌现象也借助新媒体迅速传播开来。诗歌创作和普通人的联系从未像现在这样密切,诗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发生了变化,诗歌界变得无比热闹,但评判诗歌的标准也变得复杂多样。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是深刻的美学问题,无论怎样喧嚣热闹,我们始终要明白,诗歌中最精华的一定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判断一首诗的好坏最要紧的是看它的精神高度、情感意义和美学价值,看它是否与人们心灵相同,能激起情感共鸣。

《诗刊》副主编李少君认为,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诗歌的触角开始伸向社会各个阶层和角落,“诗歌热”持续发酵,而电视诗词栏目也在此过程中“推波助澜”,新媒体与诗歌、娱乐节目与诗歌的结合,将传统文化重新带入现代生活,做出了新的探索,激发了大众学习、诵读古诗词的热情。但无论怎样,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诗歌应该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融合消化,不断创新。

诗评家吴思敬说,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播方式,更改变了诗歌创作主体。网络诗歌的出现取消了发表的门槛,模糊了普通作者与诗人的界限。网络诗歌创作主体的无限性,以及个人情感体验的丰富性和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使当代诗歌的发展更不确定,呈现出多种可能。网络诗歌写作给予诗人充分的自由感,他们以“个人”的面目出现在新媒体平台上,这也导致某些作者滥用这种自由,消解写作难度,制造了一些诗歌垃圾。

诗人臧棣也认为,从诗歌现象的角度说,当下的诗歌状况确实是比较繁荣的,但诗歌真正的繁荣一定要有伟大的作品问世和伟大的诗人出现。当下的诗歌环境带来了诗歌创作和发表的自由,真正优秀的诗歌是不会在这个新空间中湮没无闻的,相反,它只会催生新的诗歌经典化路径的出现。在新媒体诗歌空间最具震撼的可能是,它不仅改变了个人和诗歌的关系,而且在我们的生命情境中造就了一种个人的诗歌机遇。

诗评家孙基林表示,网络语言的出现与运用是网络诗歌中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缩写词、变构语、假借语词、戏仿语句等许多网络用语嵌入诗歌中,已深入到诗歌的肌质中。与此相关,大量网络诗歌现象和事件遭到热炒,成为人们关注和谈论的焦点。显然,网络诗歌及相关平台与传统诗坛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影响关系。

新媒体诗歌亟需建立评价标准

诗评家谢冕从自身的体会谈了新媒体诗歌的发展,他认为,由新媒体带来的某种“热闹”使大众的目光一次次投向诗歌,这增强了诗歌的影响力,这不是什么坏事。但确实需要重提诗歌的评价标准,诗人在自由中要懂得自我约束、自我规范,诗歌批评也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评论家霍俊明谈到,当下的诗歌生态整体是向好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网络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使得现代诗进一步被稀释、压抑和遮蔽,尚未达成的统一性被进一步解体。许多写作者乐见自己成为“网红”,而忽略了诗歌的品质和内涵,更严重的后果在于,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众对现代诗整体水平的误判,并加剧了诗歌的分歧,混淆了诗歌的标准。诗人的写作才能和写出来的优秀文本才是实实在在的,任何虚伪、丑陋、自大与浮躁都将是过眼烟云。当下亟待重建写作者和批评者的尊严,需要重新树立诗人的形象。

“诗歌的敌人还是在于诗人自己”,评论家刘波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他说,真正要将诗写好,是需要有耐性和毅力的,需要开阔的视野和探索精神,才能促使诗人既做到回望传统,又能保持预测前景的深刻觉悟。古今中外的经典诗作,无不暗含着诗人个体的活力和独特的美学,如果不能以开放的心态对待每一个词语,就无法突破低层次审美的局限和瓶颈,而最终限于知识缠绕,很难有诗性解放的自由。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