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把扶贫重任扛在肩上

文章来源:中煤集团新集公司 时间:2017年07月25日 字体:

为认真贯彻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国有企业助力地方扶贫攻坚工作的有关要求,中煤新集公司驻芦集镇城北村扶贫工作组,紧紧围绕央企对接扶贫工作目标要求,创新实施“四个精准”扶贫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全面开展扶贫攻坚帮扶工作。

逐户结对帮扶掌握实情,做到精准帮扶

按照淮南市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中煤新集公司高度重视,专门选派了一支工作水平高、协调能力强、品德素质优的干部队伍,成立扶贫攻坚工作组,入驻潘集区芦集镇城北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该村位于潘集区芦集镇中部,共7个自然庄,11个村民组,人口1872 人,目前核准的贫困户共有32户,96人。为了切实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公司专门选派了优秀干部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同时,针对该村困难户较多的情况,公司安排3名干部常驻该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安排7名管理人员与21户贫困户开展了“结穷亲、拔穷根”结对帮扶工作。为保证扶贫攻坚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组制定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按照精准施策、因村施策、一户一策的要求,针对每一户的贫困原因和特点,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不搞“大水漫灌”,做到“精准滴灌”,确保对症下药,精准实施,帮扶有效。

驻村入户找准困难原因,做到精准识别

精准扶贫在于对每一贫困户和致困原因的精准识别。为了摸清贫困户的困难原因和困难户数,公司扶贫工作组联合该村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进村入户,逐户了解贫困情况和困难户数,对每户家庭状况、家庭收入、致困原因等信息分类详细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同时,对达到扶贫条件困难户认真核实后及时纳入扶贫系列进行帮扶,达到脱贫条件的进行评估验收后及时退出,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为开展扶贫攻坚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和可靠的依据。

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实情,做到精准施策

为了搞清每一困难户的致困原因,好针对性的制定扶贫帮扶措施,公司扶贫工作组在逐户做好信息摸排的同时,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走访调查,实地了解该村农业和产业结构情况,掌握制约该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情况,全力破解制约城北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及时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在农业上,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机制,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酥瓜种植和大棚蔬菜,改变村民的一麦一稻模式。在产业上,针对候朝利、胡焕银、赵传敏3户贫困户,因病致贫、家庭缺主要劳力等问题,扶贫工作组积极争取国家扶贫有关政策,对该3户实施了光伏发电扶贫措施,分别建设了3KW光伏设施,截止到6月底已并网发电,预计每户每年可增加收入3000元左右。在养殖业上,对贫困户胡永汉、胡传军等5户贫困户,因自身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工作组反复上门宣传政策,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将“扶贫”与“扶志”及“扶智”工作并举进行,联合实施,鼓励他们坚定发展信心和勇气。分别引导5户发展了养鹅、养鸡、养鱼及畜牧业等特色养殖,并积极为5户贫困户争取产业扶持资金2.39万元,目前各户的养殖业已初显成效。

积极拓展思路想方设法,实现精准脱贫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有效路径之一,关系到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认真总结和分析制约城北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问题后,工作组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围绕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和发展特色农业为突破口,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发挥产业扶贫资金的带动作用,确保各项帮扶项目和产业调整落到实处,保持和稳定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来源。按照扶贫工作计划,到2017年年底将完成14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

据悉,在下步工作中,公司驻村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联合该村村支两委,积极探索扶贫攻坚新路径,准确把握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紧扣“加快发展、富民强村”这一主题,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特色农业、科教兴村、可持续发展四大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力争到2020年提前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