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兖矿集团东滩矿80后职工:成长之路始于脚下
编者按:近年来,一个个特征鲜明、打着时代烙印的80后群体相继在矿区各个舞台亮相,有的正在展现自我,有的则已成为骨干中坚。注视着一张张渐渐地、渐渐地学着成熟,稳重的面孔,我们有理由对他们更加充满希望和信心。
已站在了三十岁的门槛,他们有着什么样的个性特征?他们成长中有什么样的喜悦和烦恼?他们怎样在火热的矿区生活中写下担当和挑战的足迹?
兖矿集团东滩矿三位80后用自己的行动做出回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成长之路始于脚下。
不搞技术闭锁,甘于吃苦就能有作为
“什么是技术闭锁?”记者问东滩矿运转工区机修班副班长梁军。
面相憨直的梁军笑了,“技术闭锁就是老师干活干到关键的时候,让徒弟去拿扳手螺丝刀一类的东西,保留压箱底绝活。还有一种情况是看着别人处理不了事故不帮忙,非得等着领导安排,好让自己多露脸。”
“这是技术行业的公害?”梁军愤然。
2000年10月,梁军分配到运转工区。他坚持一条:跟矿井提升运输结缘,就要肯吃苦、愿付出。
工作中,梁军积极向老职工请教,每遍工序亲自过手才放心。工作休息间隙喜欢一个人对着机器琢磨,每每发现一个问题就高兴得班中餐也顾不上吃。
凭着出色表现,梁军被提拔为机修班副班长。2013年1月,取得矿井维修钳工专业高级技师资格的他成为工区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2011年冬季,气温骤降。东滩矿西风井1号风机转子需要更换,为抢修风机,梁军带领队伍在风井连续两天工作超过18小时,避免了影响矿井正常运转。
2012年入夏,北风井新风机需要安装,在其他班组工时紧张的情况下,梁军接下了这个棘手的活儿。从6月份一直干到次年2月,从基础灌浆一直到完成风机的找正调试。
2015年中央泵房3台主泵电机需要短时间内更换完毕,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们也打起了退堂鼓,这种活儿干不好可是要担责任的。梁军却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应了下来,最终提前完成这项工程。
“技术如果只集中在一个人手中,不光效率低,运输提升的安全也没有保障!”2015年,梁军成立周末创新课堂,组织职工利用公休时间交流切磋,他制作培训课件并亲自授课,内容从钳工基础知识覆盖到具体施工工艺。
同时,坚持培训关口前移,把培训班办在劳模创新工作室、办在作业现场、办在检查验收设备运用状态过程中。他号召大家一对一互动,直到弄懂弄会为止。
截至目前,梁军所在的机修班已培养出技师1人、高级工4人、中级工2人,步入兖矿集团金牌班组行列。
5月1日,36岁的梁军被评为东滩矿“十大杰出青年技工”。
舞台虽有大小,基础扎实都能成大器
“你保证不了安全,就别上班!”他对着徒弟小丁一阵大吼。小丁愣愣地看着平日笑嘻嘻的师父,懵懵懂懂。
7月2日,综掘一区一队生产二班工长王振龙正在1300米的巷道中安全巡视,发现小丁未打闭锁的情况下在皮带里清理卫生,当即按死闭锁将小丁揪了出来。一瞬间,皮带响起开车信号,此时的小丁脑后冷汗滑入脊背,后怕不已。
在综掘一区,提起1988年出生的王振龙,职工们都竖起大拇指:“他上班,不怕设备不转圈,振龙在,不怕生产上不去。”
去年10月份,替班机电工小张在更换皮带减速箱时图省事怕麻烦,没有加齿轮油就投入使用,被王振龙巡查时发现,给予200元罚款,小张不服气,上井后找人嗨唬王振龙。
同事担心,经历了这次“下马威”, 王振龙会打“退堂鼓”。可是,恰恰从这件事里,王振龙开始对“兵头将尾”所蕴涵的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是一份需要用情感去体验、用精神去感召、用行动去帮助人的职业,是一门人生的艺术。
在矿上综掘不好干,在综掘生产班最辛苦。王振龙认为,要确保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安全杜绝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提高班组素是关键。
王振龙收集、复印各类设备图纸,分发到机电工手中,采取班前理论培训,班中对照实物讲解,班后进行考试的方式业务培训对理论考试达不到100分者不放过,实践考核不过关者不允许独立操作。
王振龙坚信:舞台虽有大小,只要打好基础,谁都能唱“主角”。
李顺,出名的“违章大王”,其他班组谁都不愿要,王振龙把他领到班里,班前耐心说教,班中“吃小灶”,短短半年,李顺成了一名安全骨干。
在别的班还用老办法拼命赶进尺时,王振龙已开始推行《月度安全风险抵押考核及月度安全联保、互保考核责任追究制度》,全程、全方位地抓好岗位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每月评选安全生产最佳、最差职工,奖优罚劣,让遵章守纪的职工尝到了自主管理的甜头。
面对各种考验,真心热爱都会有收获
7月4日上午10:00,800米井下。范洪昌正蹲在打开的风门旁,用矿灯照着损坏的部位修补,而徒弟则在一旁目注心凝认真学习,不时递过一把磨得锃亮的扳手或者锤子。
这是范洪昌每天的工作常态。1981年出生的他,工龄13年,现任通防工区密闭班班长,不折不扣的技术“大拿”。
范洪昌并不是个活跃的人,这反而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思考工作,“我们密闭班负责砌筑各类墙体、粉煤灰垛施工及溜煤眼封闭作业,任务繁重,施工要求严格,你比如完工后,风门前后10米无杂物,剩余物料要及时回收升井……对人的耐心和细心都是极大考验。”
范洪昌意识到,煤矿通防是“冷专业”,只有提高个人的实力,才能吸引、带动团队更多人群。他在刻苦学习操作规程、密闭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基础上,利用休息时间到建筑工地学习砌筑经验,个人技能不断提高。
上午11:00,范洪昌收起工具。跟徒弟奔赴下一个工作地点,他边走边说:“维修风门时要多注意墙面是否平直,棱角是否分明。如果墙面出现变形一定要及时修整,砌筑前,干砖要浸湿,风门框倾斜角度一致,裙边要整齐,抹面要平整……”
在徒弟眼中,这个师傅开口闭口就是工作就是技术,一丁点跟工作无关的废话也没有。而正是这个原因,年轻人都愿意跟范洪昌一块工作。
李斌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师傅他感激万分,“技术行业总是有一层薄薄的暗沙蒙着,范老师就是那个肯为我点透的人。”
李斌第一次见到范洪昌的时候,正在修缮一堵变形墙体。业务还没学到家的他并不清楚风门底坎一定要棱角分明,严禁用红砖砌筑的要求,也没有发现这样做带来的危险隐患。当时范洪昌恰巧经过,耐心的教他如何如何处理。
在范洪昌带领下,密闭班出色完成了工区各项急难险重任务,连续12年安全生产基础上,步入集团公司、矿 “五型班组”、“金牌班组”行列。他本人由于出色表现,先后获得“十佳工班长”、“十大杰出青年技工”荣誉。
范洪昌有个愿望: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及时收集煤矿通防技术信息;集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集思广益,形成了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