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立志修典,体现当代民乐人的使命感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悦 时间:2017年09月04日 字体:

                                        《华乐大典》二期项目正式启动——

                                          立志修典,体现当代民乐人的使命感

8月28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在京举办了《华乐大典》二期项目签约启动仪式。《华乐大典》总编委会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刘锡津,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书伟出席。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费维耀,副社长、副总编刘丽娟和副总编朱凌云以及《华乐大典》总编委会主编乔建中、《华乐大典》新六卷的各位主编也悉数到场,共同启动和见证了这个重要的时刻。此次启动仪式的举行,也标志着新六卷《华乐大典》正式进入了编纂、出版的快行线。

盛世修典,乐韵悠长。2016年6月,《华乐大典》系列之《二胡卷》《笛子卷》《古筝卷》《琵琶卷》《扬琴卷》《打击乐卷》六卷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曾引起民乐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业内外也期待和希冀着更多种类的乐器能够推出自己的器乐大典。

正是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经过慎重的考量和精心筹备,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上海音乐出版社决定在2017年同时启动板胡、高胡、笙、唢呐、三弦、阮这六种乐器的编纂工作,这一举措既是对业界热切期望的回应,更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

中国民族器乐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珍贵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已有八千多年历史,曾于不同时期出现了众多名垂青史的音乐大师和艺术巨匠,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音乐典故及传世之作。《华乐大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大型民族器乐图书典籍,不仅填补了中国器乐发 展历程上的学术空白,也为传承华夏音乐文化遗产,弘扬民族器乐艺术经典奏响了历史新篇章。刘锡津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为修撰《华乐大典》创造了最合适的历史机遇和社会空间。《华乐大典》的出版是历史的必然,当代民乐人立志修典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着“尊重历史事实,再现历史原貌”的宗旨,《华乐大典》在内容和编排上要求科学严谨、体例统一,以史、曲、 传、记、目等形式集中呈现近代以来民族器乐在演奏技术、作品创作、理论研究、乐器改革等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和杰出代表人物的贡献,详尽记述中国民族器乐艺术辉煌、灿烂的发展历程。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