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用“匠人精神”打造传世精品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中国作家网 作者:李平 时间:2017年09月11日 字体:

8月16日,《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以下简称“大系丛书”)(第一辑)在上海书展首发。这是一套历时5年完成的,旨在打造具有国家水平、世界影响的传世精品。

“这是一张超级名片。”“大系丛书”藏族卷主编,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会长袁晓文说,“过去编写民族文化的书籍,比较偏重学术性。 这套丛书从策划开始,就注重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把学者语言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是一套编者与学者共同创作的书。”

专家、学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大系丛书”以大文化的概念来阐释各民族历史文化,内容涉及各民族历史源流发展、人文地理、文学艺术、经济生产、宗教信仰、社会民俗、工艺制作、科学技术、民族旅游等。

在策划之初,由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上海文坊文化传播公司共同策划、组织的编辑团队首先明确了丛书的体例,最终摸索出类似于杂志的编辑手法——对每个民族进行切片式的全景扫描。无论读者翻到哪一页,都可以较为轻松地了解这个民族的某个方面。

为了更好地汲取各民族研究者的智慧,编辑团队走访了内蒙古、新疆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先后与40多个民族的专家学者、相关科研单位专家进行学科研讨与座谈,并听取了国家民委、中国社科院等机构领导和专家的意见,邀请各民族卷的主编30余位,落实了近300位专家型的作者。预计全书完成,参与的专家人数将超过500人。

在编辑过程中,编辑团队制订了严格的编务流程:编前,编辑和每一位专家学者反复探讨,在主编的引导下逐渐确立各卷的结构框架,篇章布局;每位专家来稿后,编辑认真地对内容进行修改润色,力争在学术表达转化为大众阅读体裁的过程中做到言必有据、文必耐读。

为了避免丛书像论文集一样枯燥,编辑们充分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图片、风物美景、歌音诗画、地貌彩绘等多种形式,力争呈现出各民族的研究成果。

纸媒与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融合

民族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大系丛书”首次实现了纸质媒体与数字媒体的有机融合,多维度、断层扫描式地展现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专家视角、大众表述,展现了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长卷。

为了让纸质的书籍变“厚”,图书中添加了大量图片和音视频资源,依托二维码技术,读者在阅读中随时可以和网络链接,获取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比如,当读到 《天之骄子——蒙古族》中有关蒙古族音乐的介绍时,读者扫描书籍边缘的二维码,悠扬的马头琴乐曲便如约而至。这种边缘知识援引的形式,打破了读者在以往纸 质书籍阅读中正襟危坐、全神贯注的阅读习惯,力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手不释卷”。

用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来做“民族文化大系”,是编辑团队的初衷和愿望。除了“大系丛书”,团队还依托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了“中华民族文化经典学术著作数据库”,已收录来自专家学者的近3000册学术专著,收录音视频和相关图片资源近千条。

编辑团队还开通了微信平台,使丛书的内容以零散的信息传播,方便读者碎片化阅读。微信平台取名为“美民”,借用了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名言,旨在传播民族的风物之美、生活之美和人性之美。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