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探索真正的文化“走出去”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怡梦 时间:2017年09月13日 字体:

姜昆等曲艺名家、中国曲协相关负责人总结曲艺海外推广经验——探索真正的文化“走出去”

“我们刚刚在西班牙演出了《姜昆说相声》,当地接待我们的人一开始很奇怪,怎么没有唱歌的?怎么没有大明星?我们演完之后观众反映,比起之前什么节目都有的联欢会,这场演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更深。”中国曲协主席、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近日讲述中国曲艺人十年来将曲艺带给外国观众的经历和经验时说,“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曲艺的特点要求我们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能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还按以前那种拼盘儿、 杂拌儿的方式去国外演,观众是要腻烦的。”

审美属性先行

播撒曲艺种子

据统计,从2005年起,中国曲协组织曲艺家走出国门演出,赴法国10次、加拿大6次、日本6次、德国5次、 荷兰4次、新西兰3次、南非2次。近5年来,45个曲艺团组589人次分赴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35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交流,涉及曲种20余 个,以演出为主,辅以交流、沙龙等活动,每年现场观看中国曲艺演出的海外观众达到2万多人次,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演出的海外观众达10万人次。

“组织曲艺家走出国门,就是要去撒种子,就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中国曲艺是什么。”姜昆说,观众对曲艺的接受方式和电影电视不同,“你要是不熟悉、不喜欢,可能一辈子都不带看的,但你要是听了几次,先是慢慢熟悉它,然后就可能喜欢它、钟情它,一辈子都离不开它。”因此,姜昆表示,曲艺家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到同一个地方演出,就是要实实在在地培养观众,“我们不是去卖票、去扩大市场的,演什么节目,得对当地观众—— 不管是外国人还是海外华人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娱乐,才是真正的文化‘走出去’。”

根据多年经验,一些曲艺节目在海外演出,辅以字幕,外国观众看得十分投入,“他们把它当成故事”;一些海外华人的第二代、第三代,从曲艺节目中了解中国历史,“他们把它当成一堂课”;一些观众不仅欣赏节目本身,演出后还要走上舞台,摸一摸演员的旗袍,拨一拨演员手中的琵琶,“这都代表了中国文化”。

“所以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地把内容放在首位。”姜昆认为,曲艺“走出去”,必须审美属性先行,“这不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曲艺的商品属性、与市场结合的问题不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我们‘走出去’,目前是要让人们了解、知道曲艺,然后通过审美分流,一批观众会选择曲艺”。

以唱为主,边讲边演

更润物无声

举办了10年的巴黎中国曲艺节是海外演出的成功例子,培养了一批海外观众。“所有场次都是满的,部分归功于我们这些年培养的几个翻译。”中国曲协外联部副主任管宁介绍,巴黎中国曲艺节有几个固定的翻译人员,每年保证十几场到二十几场演出有法语字幕,“他们每年跟进,对曲艺有了深入的了解,翻译是在认识加深的基础上完成的。法方也会提一些意见,由我们反馈给翻译,这是一个磨合的过程。”管宁说,目前曲艺节目的英 语、法语传播比较顺利,德语乃至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就比较困难,“我们今年大概找了十几个德语翻译,没有人敢接,有的翻译以前没接触过曲艺,即使接触过,怎么能把唱词中蕴含的意思表达出来,尤其是有一些唱词还有方言,很费劲。”

选择什么样的曲艺节目十分重要。“以唱为主,说的很少,老外不懂中国话、不懂方言,但是音乐表达的情绪他们还是能理解的。一些地方特色浓郁的曲种,不能完全按照国内的方式表演,要有地方味儿,也要有普通话,这样海外华人更容易理解。”管宁表示,海外华人和第二 代、第三代可以成为曲艺的再传播者,“要先让他们了解、喜欢曲艺,之后再向外国人推广。”

“我们边讲边演,这种形式是润物细无声的。”青年曲艺演员杨菲回忆在韩国传播曲艺的经历——由姜昆主讲,讲到 二人转,就有曲艺家表演二人转,讲到梅花大鼓、京韵大鼓等,她就表演了一段大鼓。“还有一些是形式上容易推广的,比如含灯大鼓的换手联弹,四位乐手演奏五 样乐器,还有演员含灯唱,蜡烛不倒灯不灭,都是绝技,观众看了觉得新奇。”杨菲说。

“在海外,帮我们宣传曲艺的主要是一些华人媒体,外国媒体相对较少,我们这几年在尝试和一些双语媒体合作。” 管宁说,像《意大利中国》是一本中意双语刊物,可以通过它介绍中国曲艺的历史、种类等,把曲艺作为一门艺术推介出去,“不能光演,演完大家哈哈一笑,可能只是留下一点印象,并没有形成持久的影响。”

说唱的表演方式存在于世界各民族艺术中,比如“落语”是日本传统曲艺形式,姜昆最近尝试教落语演员用日语说 《新虎口遐想》。“教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问题,《新虎口遐想》中有一些时代的、社会的内容,像‘苍蝇老虎一起打’,他们肯定不能这么说,必须要改成有趣的故事,其实应该先教他们‘老虎口遐想’。”姜昆说,通过排练,两位演员演得非常好,把拍摄人员逗得哈哈大笑。“以说唱为平台,扩大与世界说唱艺术群体的交流合作,也是推广中国曲艺的渠道之一。”管宁说。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