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如何让好展品讲出好故事

文章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兰德华 时间:2018年01月09日 字体:

在首都博物馆展厅内,参观者在展示老北京生活场景的展厅内拍照,这样的场景式展示形式,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本报记者 赵昂/摄)

编者按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3852个博物馆中藏有文物30441422件,参观总人次达到了7.8亿。当越来越多的公众愿意走进博物馆时,如何讲好馆藏展品的故事,成为各级各类博物馆需要直面的课题。

在展厅之内,许多博物馆已经做出了创新之举,各种声光电效果、各类数字型展示方式,给参观者以不一样的体验。如何拓宽馆外展示平台,借助多种传播渠道讲述展品故事,值得博物馆管理方去思考。

博物馆具有公共教育职能,其发展创新与公众素质的不断提升是相辅相成的过程,让玻璃背后的文物“走出来”,让各类文化遗产“动起来”,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好的博物馆,不仅仅是有好的展品,好的研究成果,更要学会讲出好故事。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民族基因的文化宝库,每一件文物的生命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服。”这是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主持人张国立的开场白。这档文博探索类节目自第一期面世以来,就引发大量关注和好评。截至目前,仅在腾讯视频,单集播放量就超过了4000万次。

上电视节目,是让躲在“深闺”之中的文物,以全新形式展现的形式之一。许多博物馆都在采取各种方式,改变以往高高在上刻板的文物呈现方式,俯下身来,尝试用大众更易于和乐于接受的“讲述”方式来讲述文物故事。

文博节目走红并非偶然

“身边一位从来都不去博物馆的朋友,在看完《国家宝藏》第二期节目后,跑去了国家博物馆专门看展。”宋颖是一位90后媒体工作者,业余爱好之一就是喜欢逛各种博物馆。从故宫到国博,甚至一些比较小众的博物馆如保利艺术博物馆,她都有兴趣。作为一名文博爱好者,经常在朋友圈晒自己逛的展览,也想带动身边的朋友走进博物馆。

“这个节目,抛弃了以往刻板的博物馆高冷形象,让人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过程中,了解国宝的前世今生,了解到它们的价值,更认识到国宝负载的沉甸甸的历史价值。”她说。

和此前的各档鉴宝节目相比,这档更注重文物的人文价值。而作为综艺节目的主角,包括故宫博物院在内的9家国家级博物馆走上银屏,尚为数不多。文物从深墙大院里的玻璃展柜,走向“台前”,这是文博业在公共教育上一个成功的尝试。

文博节目走红,并不偶然。

从上世纪80年代,只有专业人士和兴趣爱好者才逛的博物馆,如今已逐渐走入普通人的生活。逛博物馆,看展,正在成为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观众的欣赏水平真的是越来越高,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对博物馆如何提供有趣又高质量的展览提出了要求。”看到这样的变化,在国家博物馆从事志愿讲解工作十多年的牛爱军说。

据一位在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故宫博物院推出的“千里江山与历代青绿山水特展“,最后一天,在《千里江山图》入库前夕,观众为买票,排队到深夜11点多。

当博物馆遇上新媒体

最近,央视最新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继《国家宝藏》后文博界又一力作,预告片的震撼让许多粉丝坐等元旦开播,可谓是未播先火。

事实上,采取新媒体形式推介“自家文物”,正在被许多博物馆所采用。前不久,四川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宣传团队推出了两期《博物馆闭馆后,文物都会聊什么》广播剧,人气最高的“太阳神鸟”金箔与金蛙形器组合“出道”,大金面具、小金面具等文物也陆续“上线”,5分钟左右的短时长和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了众多粉丝的留言点赞。

根据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新浪微博、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制作的《2017年文博新媒体发展报告》:“截至2017年11月,文博微博蓝V账号共计795个,文博微博总阅读量为230823万,粉丝总量2029万,互动总量为4356万。”

阅读量、粉丝量以及包括转、评、赞和私信在内的互动量较2016年都有较大幅度增加。2017年有更多青少年、年轻人关注文博话题,“互联网+文博”赢得了社会、文化的双重效应。“这样的发展趋势,与公众逐渐关注文博行业的思潮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众多博物馆不仅在传播渠道上更为开放,也更多尝试文化创意新形式的传播思路导向的结果。”文博业内人士胡程说。

博物馆正在尝试改变在公众眼中的刻板形象,用新媒体的语言做好公共教育。微信公号,炫酷的H5,精致有趣的短视频。目前许多博物馆在数字化、智慧化的尝试上新举措不少,线上展览、360度全景、微信语音导览等词汇已然是博物馆的“标配”。“但不得不说,其中很大一部分尝试只是形式而非内容的创新。”一位业内人士说,如何从内容方面突破,才是传统博物馆突围的关键。

引入社会力量让博物馆更“好玩”

不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新媒体产品,最终只能展示小部分文物,把观众引到博物馆来,但要真的消除同公众的距离感,还要让馆内的展览更“好看”。

康文伟认为,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活动是博物馆职责所在,但由于编制等问题,很多博物馆从事讲解与社会教育的工作人员数量和专业性受到制约。“尤其是中小型博物馆,一些专业的社会力量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事实上,中小型博物馆反而是接待观众最多的博物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的文物业参观人次中,县(市)级场馆参观人次占比为51.2%,地市级占比为34.4%。

为解决人员的不足,早在2002年,国家博物馆就通过公开招募志愿者的形式补充工作人员的不足,同时也通过这种志愿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

除了国博,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博物馆也都采用了这样的形式。据国博负责社会教育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国博每次招募志愿者讲解员几十人,都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数千人报名。

除了公益性的志愿者招募,一些社会力量看到了同博物馆合作的空间。毛红是一家提供儿童博物馆教育服务的机构创始人,原是一家外企的大区高管,她说,过去每到周末,都会带着孩子转战各种博物馆,然而,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很多博物馆提供的教育方式和活动并不能真正打动孩子。“工作人员在讲解,孩子们却在嬉戏打闹。”

在毛红看来,博物馆是一个通识教育基地,“但怎样让观众觉得好玩儿,还想再来?”带着这样思考,她看了很多资料,最终决定辞去工作,创办了这家机构。

对于博物馆传统的讲解与展览,如何解决乏味枯燥的问题,让文物和展览“好玩”“有意思”?已做了10年博物馆志愿者的北京忆空间创始人张鹏说,博物馆与社会力量之间未来合作有很大空间,博物馆有资源和场地,但缺少从事教育的人才,教育机构有人才,掌握教育方法,却没有资源和场地,如果两者合作,未来能发挥“1+1大于2”的效果。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