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艺界代表委员的两会声音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间:2018年03月06日 字体:

吴为山:用经典作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和主张,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和高度评价。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是心相通。

经典艺术作品是国家、民族的心灵图像。所以通过经典作品的相互交流,可以增强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心灵的沟通。习近平总书记精辟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它体现了中国人自主自强的独立精神、兼容并包的博大精神、崇德尚礼的人文精神、灵魂深处的爱国精神、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矢志不渝的追梦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中国精神。

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中国精神融入自己的灵魂,才能在脉管中涌动爱国主义的血液,也才能创作出时代的经典。而经典的传播是让世界正确、深刻认识我们的重要途径。

在以往的文艺创作和国际交流中,往往还存在着以西方流行的价值观为标准的“当代主义”,以封建文化表面模式为传统的“保守主义”,视怪异和极端的个人宣泄为创新,以丑化人民的形象取悦西方市场和潮流的现象。这使世界误读了中国。

所以,今天提出用经典交流传播,是有着现实意义的。

事实证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创新文化具有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以经典作品化育人;在国际,以经典作品感化人。达到文化认同,命运共建。

在国际上,中国经典作品是非常受欢迎的。

2016年,中国美术馆以中国精神为主题在墨西哥博物馆举办大型展览,300多件馆藏经典作品和当代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以及民间美术作品的展示,受到南美观众的热烈欢迎,每天参观的队伍,成为墨西哥一景。150名墨西哥志愿者穿着唐装,用西班牙语在展厅里向世界介绍中国。不少当地观众和学者纷纷表示,他们从作品中感受到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因为这里不但有传统的作品,更有现代的创造。墨西哥大学校长说,过去了解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通过展览才更为深刻地看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

2017年10月,巴西将大型《孔子》铜像立于库里蒂巴市政中心广场,因为孔子像而将广场命名为“中国广场”。今天打开谷歌地图,会发现在遥远的南美有一个使你心动的地名,中国广场!我们的孔子巨像立在那里,讲述着中国的仁、义、礼、智、信。在广场巨大的石碑上刻着该市市长赞美孔子的感人的诗歌。他认为孔子的思想教导他怎样做人,并对他理政有所帮助。

《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主题组雕》相继在俄罗斯、以色列、韩国永久陈列,并收入韩国小学课本,标志着中国人民的灾难也是世界人民的灾难,它呼唤着世界和平,为人类命运的悲情奏响了安魂曲。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向世界推动了各类主题性现实题材美展,从观众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可以看到世界对中国的关注。

这些例子充分说明:经典作品具有超越性,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纽带。传播中国文化不仅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需要,是中国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的需要。

弘扬经典作品不仅要重视国际交流,也要重视用经典提高全民素质。让平原变成高原,才能在高原上建立高峰。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美在新时代”经典作品展,观众在数九寒冬花几个小时,排队两公里看展览。可见人民对美的渴望,这也说明了经典作品是超越时空的。群众对美的需求,激励我们要建设好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在此,我们特别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美术馆建设的高度重视。

最后,我提出以下建议:一、整合全国近千家美术馆50多万件藏品资源,梳理经典作品,组织反映新时代精神的高水平创作,策划若干主题性展览巡展于世界。二、在国家层面,有计划地推动大师、大家、名家、名作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使中国名作成为世界名作。三、通过外交途径和文化交流方式与各国美术馆和博物馆结成长期合作关系,使中国文化走出去有相应的平台。

今天,新时代为艺术家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我们前进的指南!通过艺术沟通世界,通过经典影响世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景光明!

吴文科: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应有新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战略判断,不仅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个方面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给包括文艺工作在内的整个文化建设事业,提出了新的任务与要求。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时代应有新作为。对于文艺工作乃至整个文化建设来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此而精准破解影响文艺繁荣和文化兴盛的各种困难与问题,便成为我们的神圣职责与光荣使命。

影响文艺繁荣和文化兴盛包括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艺欣赏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困难与问题很多,但总的路向,在于切实克服文艺生产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种种矛盾。而文艺生产和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涉及的领域又是比较深广的,从大处看首先是地域和人群之间精神文化生活资料供给的不够平衡。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大国,从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和消费利用角度去看,城乡之间和东西部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差异明显较大;可资开展文化活动和精神消费的必要物质条件,差别也较大;相对于成年人,真正适宜于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供给,也不是十分充足;面对急剧发展的现代社会,各地尤其是偏远地区对于本地区即家门口传统艺术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及发掘利用,也未达到应有的水平。这就使得乡村与西部偏远地区较之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的限制,在物质生活较为落后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的相对贫瘠也是不争的事实。其次是精神文化产品本身的生产和供给,由数量到质量,均存在着很不充分的问题。仅以笔者所熟悉的曲艺为例,创作表演乃至整个事业的发展,就存在诸多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中华56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曲艺品种,总量达数百个之多,但传承发展的情况很不平衡也很不充分:城市与乡村之间,东部和西部之间,汉族曲种和少数民族曲种之间,发展差异十分巨大。特别由于历史传统的不同和现实条件的差别,绝大多数曲种由于缺少相应专业的班社和机构,缺乏持续发展的专门条件依托,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自然发展状态。尽管近年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力地提振和推动了曲艺的传承与保护,但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以及长期历史欠账的严重堆积,致使面貌的改变很不乐观。如何通过加大改革力度,营造适宜曲艺在新时代不断繁荣和兴盛的社会文化环境,便成为亟待全社会都来关注的迫切问题。同时也应看到,当今曲艺的业态状况,十分不利于依照自身的固有规律健康发展: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段,轻长篇;重表演,轻创作;重技术,轻艺术;重演员,轻伴奏;重数量,轻质量;重包装,轻内涵;重宣传,轻实干,等等,成为制约曲艺繁荣和发展的主要问题。曲艺作为综合性很强的表演艺术之当代发展,因而饱受“木桶原理”的严重困扰。由此带来的原创匮乏和“曲本荒”,以及因对自身传统缺乏全面深刻继承,导致出现所谓的创新追求往往沦为自我异化的吊诡现象,都构成了阻碍曲艺发展的致命瓶颈。

为了扭转并改变上述此类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切实破解这些瓶颈及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困境,高效完成持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相关任务,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提高工作站位。不将文艺繁荣和文化建设当做简单一般的“唱唱跳跳”和“读书看报”去对待,要将此项工作放置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去审视,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观视野去经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坐井观天思维和就事论事做法,远远不能体现新时代文艺繁荣和文化兴盛的丰富内涵和高标追求。这就需要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高度中明确思想认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大格局中把握精神实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理想追求的大目标里锁定奋斗方向。为此必须要统筹兼顾和协调努力。除了在顶层设计上使文化建设的“软实力”培育像经济建设一样有相应配套的“硬措施”,在具体实施中更要遵循文艺和文化繁荣发展的自身规律,找准肯綮,精准发力。好在十九大报告对于解决包括文化发展不够平衡和充分的问题,给出了目标和方向,提供了政策与引领;2017年初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也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提供了非常具体和有力的政策杠杆。关键是要找准靶标,分解任务,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在这方面,经济领域有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思路,对解决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问题,也会带来一些启示。

仍以曲艺的繁荣和发展为例,要想给广大的人民群众源源不断提供各类优秀的精品节目,首先要有十分壮大的人力资源队伍即数量足够的一流人才。就像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文艺要繁荣,就要“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没有真正优秀的一流人才,遑论创作和表演一流的作品与节目。而曲艺由来已久的人才队伍短板,以及创作表演的业态伦理紊乱与机制依托缺陷,严重地掣肘着曲艺创演的艺术繁荣。这是由于,相比其他的文艺门类,社会给予曲艺的人才孵化需求所能提供的体制与机制条件很不充分甚至严重欠缺。传统上曲艺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师徒相授和口耳相传来实现的。可是,面对新时代新发展对于曲艺专业人才的更大需要,包括创作、表演、伴奏、舞美和理论评论、学术研究、编辑传播、经营管理等等各类专门人才的全方位需求,除高职教育不久前刚刚设立了“曲艺表演”专业,其他从义务教育到本科教育的各个环节,均未能将有关曲艺的基础常识、基本技能和系统知识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体系。这种现代曲艺人才培养和艺术文化建构的制度缺位,包括高校本科教育“专业目录”对曲艺专业的设置忽视,以及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学科目录”对曲艺学科的“户籍”忽略,已然成为影响新时代曲艺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的严重障碍!如何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与完善制度安排,制定适宜新时代曲艺发展的必要政策措施,因而成为有关部门必须及时面对和尽早完成的历史答卷。

必须承认,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文艺乃至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有力推进了新时期的文艺繁荣和文化兴盛。但也毋庸讳言,制约新时代文艺繁荣和文化兴盛的体制障碍与机制弊端,仍然不同程度地广泛存在。通过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真正优化和实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机制,依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从根本上校准文艺发展的价值指针,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健康良性运营的重要保证。如前所述,除了首先解决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大问题,着力营造适宜文艺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健康社会生态环境,在目前尤为重要。其中的价值追求即正确观念的确立,确实需要秉持严肃的姿态与高格的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还是“以人民币为中心”的经营导向,是一个根本的分野。某些电影作品票房数亿但口碑不佳的客观现实已然说明,文化产品的价值测定,不是仅有一本经济账目就可简单算清的。文艺产品的衡量评价尺度,因而亟待在落实的层面加以切实地贯彻。换言之,如何让那些深入生活、甘于寂寞、富于情怀、精雕细刻的创演人员潜下心来、安居乐业、心无旁骛、埋头工作,而不是仅为生计与名利去辛劳奔波、应景蹉跎、蝇营狗苟、媚俗迎合,还需要从政策及管理角度,研究出台更为切合的可操作性措施,为文艺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创造健康适宜的良好社会生态环境。为此,不妨在大的目标任务等原则性要求相对统一的情况下,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放手让各地结合自己本地及其文化类型的实际,在具体的机制建立上,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比如可允许各地尤其是区县一级按照曲艺品种和戏曲剧种等的传承发展需要,恢复或建立相应专业的曲艺团和戏剧团,一方面为使这些艺术能够良性发展提供必要机制与阵地依托,另一方面也为这类艺术的持续高格演进树立文化标杆。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硬性操作,搞一刀切。

相应地,在为民便民的文艺展演和文化服务过程中,之前的许多做法,也有进一步回溯反思和优化改善的必要。因为,现实的工作效果屡屡表明,很多时候,价值指向的政策引导很对,但具体的实践操作却非尽如人意。暴露出来的偏颇与弊端,很值得认真思索。比如,一个时期以来的文艺体制改革,一方面解散了许多地方性的专业文艺团体,使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和乡土艺术,失去了持续传承和永续发展的专门依托,也无法满足各地群众的特色欣赏需求;另一方面,组织了许多国家或省一级的文艺团体送文化到基层。动机良好,效果不错。但就是资源同质,成本较高。由此观之,与其千里相“送”,不如就地取材,立足各地乡土,着眼因地制宜。在鼓励文化服务更好地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引导将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的过程中,尤其要通过挖掘并激活地方自身的文化资源,引导群众自创自办、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自主开展文化活动,以增强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那些“种文化”的呼声不时高过“送文化”的基层意愿,因而应予特别重视和吸纳。

更何况,在当今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传播与服务工作,远未达致应有的效能。比如各类传统优秀的经典性文艺节目,完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络,持续广泛地向基层群众和偏远地区传播,让老百姓可以更为便捷地自主即时欣赏。但这方面的工作,坦率说还有很大的改进与提升空间。现有的主流传播平台包括相关的公共电视频道,也未就此焕发出应有的动能。如何在国家传播平台和现代主流媒体上,搭建文艺欣赏和文化消费的“高速公路”与“天地舞台”,创建适应新时代艺术传播和文化传扬的应有“品牌”,对于破解文化供给的不平衡状况,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在是一件事半功倍和功德无量的事情,值得有关方面下大力气研究解决。与此相关,那种不加区分一味相“送”的文化产品配给策略,也十分不利文化市场的健康培育。试想,在人们时常喝一瓶酒抽一包烟就能动辄支出数十上百元而不以为意的当今时代,又有多少人愿意或习惯不时地花费数十上百元钱去购买图书和买票看演出呢?在老百姓的“口袋”陆续富了之后,怎样让他们的“脑袋”也同时富裕起来,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值得特别关切的大问题。这也提醒我们,在文化消费习惯的培养和文化市场的培育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需要有关方面切实通过政策杠杆加以正确而又有力地引导。

冯远征:让国家艺术基金催生更多精品力作

提起全国政协委员、演员、导演冯远征,很多观众第一时间想到的,会是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那个外表文雅、内心残暴的安嘉和。冯远征笑称,至今仍有网友在他微博中留言,说这部播出于十几年前的电视剧,让他成为了“80后”“90后”一代的童年“噩梦”。

“作为一名演员,这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观众记得我塑造的这个角色。”冯远征说,“而从另一个角度说,我或许能算是反家暴的‘先驱’。”两年前《反家庭暴力法》的实施令冯远征感到欣慰,“这是中国法治进步的真实写照。它鞭策着我们文艺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向观众普法、让观众知法懂法。”

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冯远征除了关注依法治国的进程,也带来了自己的提案。“这次的提案主要是关于国家艺术基金的。”冯远征告诉记者,国家艺术基金已经实施了4年多,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它要求项目一年内必须创作完成并至少演出40场,这令一些作品失去了打磨的时间。”

冯远征举例,北京人艺创排的作品《牌坊》就是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剧目,最初剧本并不十分成熟,但因为项目已经批下来了,必须按照规定在一年内创排出来,并且至少演出40场。“在创排过程中,主创团队逐渐发现了剧本中存在的问题,但迫于时间压力,只能一边排练一边修改。”

在冯远征看来,国家艺术基金创立的目的是为了扶持更多的艺术精品,但如今部分扶持项目在演出一轮之后就草草封箱了。“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国家艺术基金的规则还需要进一步的梳理和完善。要知道,不经历不断复排、反复打磨的过程,一部作品很难成为精品。”

冯远征希望国家艺术基金的时效能够延长到两至三年,“这样创作者可以更加精心地打磨剧本、更加充分地排练演出,从而在艺术上达到更高的水准。”与此同时,冯远征认为国家艺术基金应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对于濒危的小剧种或地方戏来说,由于市场容量较小,国家艺术基金可以不求回报,全力保证其生存与传承。但对于话剧、歌剧这样的大剧种而言,国家级院团或者省级院团如果有能力去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它们就有责任将演出收入的一部分回笼给国家艺术基金,以便支持其他项目。”

在北京人艺经常带领年轻演员创作话剧作品的冯远征,还十分关注青年演员的成长。2018年春季艺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让冯远征感慨如今的影视、戏剧行业的繁荣,但与此同时,他也希望年轻演员能够对表演这个行业充满敬畏感。“年轻人追逐艺术之梦是好的,但他们要首先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表演职业,以及自己能否胜任这个职业。”冯远征经常会对年轻演员说,表演这个职业其实有很多艰辛之处——自己在横店拍戏时,地表温度曾高达57摄氏度;在东北拍戏时,气温曾低至零下39摄氏度,而且一天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年轻人不能只看到演员光鲜亮丽那一面,而忽略必须要付出巨大的辛劳,才能成就表演艺术的高峰。”冯远征说,“做演员,就要耐得住寂寞。”

冯远征坦言,目前一些艺术院校对于年轻人的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艺术教育同创作实践是脱节的,有的年轻人来到北京人艺,在表演能力上达不到剧院的要求,我们必须得重新培训。”冯远征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一方面是现在文艺行业比较繁荣,不少学生刚上大学就接通告出去拍戏,没有时间夯实基础;另一方面有些艺术院校的老师理论功底很深厚,但缺乏表演经验,这导致他们在教学时会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

杨赤:戏曲进校园落到实处期待具体可行措施

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戏曲艺术,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大意义。2017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也受到各戏曲剧团和广大师生的欢迎。实践证明,组织这类活动的学校,通过观摩京剧等演出,有的组织学生们写体会,有的成立业余戏曲班社、兴趣小组等,还有的学校编创了具有戏曲形体表演特点的课间操,这一切,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增强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了解,对青少年的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有关部门和剧团的推动及参与积极性很大,并受到绝大多数师生的欢迎,但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阻力:某些学校领导受“分数至上”的教学观念影响,以种种理由拒绝组织安排剧团送戏进校园,使这项极有意义的公益文化活动不能在众多学校全面展开。因此,我建议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使戏曲进校园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制定量化的标准,规定城市每所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每年必须组织学生观摩一至数次京剧或其它戏曲剧种的演出,并作为学校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内容。通过制定量化的标准并进行考核,进一步引起各学校主管领导的重视,真正把这项工作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日程。农村学校因受条件限制,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可行的办法推动该项活动的开展。

此外,在语文、音乐等科目考试中应适当增加戏曲知识考题。毋庸讳言,考试,是学校领导和师生们历来“最重视的事情”。只要某一知识被列入考试内容,必定会引起校方和师生的重视,当然,根据客观情况考虑,这类考题不必多,难度也不必大,可以在有关科目考试中选取较浅显并有普及意义的戏曲知识列入专题,占分比重也不一定大,但只要列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定期组织相关科目教师进行戏曲知识短期轮训、培训也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受商品经济大潮和影视、网络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在较长时期处于低潮,戏曲不仅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许多肩负育人责任的教师也知之甚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戏曲知识,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教师有着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无可替代的责任。要增强戏曲进校园的效果,需要育人者首先热爱和更多了解戏曲艺术。所以,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校语文、音乐、体育等老师进行短期的戏曲知识培训,以利于他们在教学和学生活动中开展工作。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