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珍物·革命家书》情真意切令人震撼 历久弥新的信念“珍物”
▲ 邓中夏书信
邓中夏在狱中
■ 殷夫
■ 俞秀松新婚图
清明将至,缅怀先烈;重拾家书,纸短情长。八集纪录片《珍物·革命家书》将从本月26日晚起在纪实频道与观众见面。俞秀松、恽代英、邓中夏、陈毅、王若飞、殷夫、刘愿庵、孙晓梅等八封革命家书穿越尘封的历史扑面而来,震撼人心。
家书承载情感
《珍物·革命家书》开播前夕,本报记者采访了这部纪录片的制片人陈菱和主编许盈盈,请她们讲述了这部纪录片有关情况。这些写信者虽早已辞世,年代也久远,但他们在信中所流淌出的情怀、信念却历久弥新,是今日之“珍物”,能让人体会到“家书抵万金”的珍贵、“长跪读素书”的深情。
上世纪20年代初,一个青年给故乡的父母写下一封慷慨激昂的家书,表达了他心系苍生却不愿做官的崇高理想。他就是中国最早的五个共产党员之一、共青团首任书记俞秀松。他写道:“父亲,我的志愿早已决定了:我之决志进军队是由于目睹各处工人被军阀无礼地压迫,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
国共分裂后,左翼作家殷夫给大哥写了一封信,洋洋洒洒,言辞激烈,毅然绝交。殷夫自幼丧父,是跟随其兄徐培根长大。身为国民党高官的大哥送他进大学,为他铺垫了安逸美好的人生,但殷夫却不满国民党腐败,以诗文为武器投身革命,甚至不惜与大哥绝交:“我站在个人的地位,我应该感谢你,佩服你……你是的确做得和我父亲一般地周到的,你是和一片薄云似的柔软,那末熨帖,但是试想,我一站在阶级的立场上来说呢?你叫我预备做剥削阶级的工具,你叫我将来参加这个剥削阶级的一部门,我不禁要愤怒,我不禁要反叛了!”
体现信仰力量
这些原本私密尘封的个人家书、情书,承载着大时代的风云激荡和革命者的情感波浪,诉说着一个个动人曲折的红色故事。
妹妹:几次托人来看你,见不着,送的东西,也送不进,真把我急坏了。托史良律师来看你,你又无只字告我,心里更难过……无论如何,请你写一亲笔信给我,我很好,耳病已医好了。哥哥。
《珍物·革命家书》中这封兄妹相称的信,是我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写给狱中妻子李瑛充满深情的信。邓中夏不明白妻子为何音讯全无,原来她为了保护丈夫。耳病医好是暗语,暗示组织上对他的误会已解除。收到这封信不久,邓中夏被捕,法庭提审李瑛,让她出庭指认邓中夏,朝思暮想的夫妻终于相见。但为了保护彼此,相见却无法相认。这次相见最后竟成了这对革命夫妻的永别。
家书承载情感,文化薪火相传。无论是60多位明星登台参与朗读历代共产党人家信的《信中国》,还是跨越古今、汇集了中国历史2000多年书信名篇的《见字如面》;无论是以“写一封家书致最爱的你”的文化情感短视频栏目《一封家书》,还是留下了革命先辈们高风亮节的《珍物·革命家书》,都把镜头对准了一封封书信。 本报记者 俞亮鑫
记者手记
红色旧址对话英雄
邓中夏与妻子李瑛的生死一别,发生在本市建国中路20号的原法租界会审公廨旧址;殷夫与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等“左联”五烈士,是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的;俞秀松是在渔阳里这条石库门弄堂里成为共产党人,并担任共青团首任书记……
这些革命先辈都在上海留下了英雄的足迹。如何把他们的理想信念告诉后人,拍摄纪录片、创作影视剧等都是很好的传播形式。
《珍物·革命家书》制片人陈菱说,摄制组愿把这些历史影像捐赠出来,用人工智能在这些红色旧址前增添二维码,使市民、游人能通过手机扫一扫,就可链接到更为丰富的历史影像资源中去,对话英雄,这无疑颇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