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换种方式看文物,文化远在器物之上

文博界和电视业探讨“现象级”电视综艺《国家宝藏》带来的启示

文章来源:《文汇报》 作者:周渊 时间:2018年04月03日 字体:

自《国家宝藏》开播以来,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参观博物馆的风潮。图为该节目介绍的国宝,《万岁通天帖》特展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引观众围观。图/视觉中国

说起近来的“现象级”电视综艺,许多人的答案一定是《国家宝藏》。这档故宫与央视携手八大国家级博物馆打造的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热烈反响,上下五千年泼墨写意的文明画卷,因《国家宝藏》的记忆凝缩,涌动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被深度激发。

《国家宝藏》不仅让那些平日里在博物馆玻璃柜中安放着的静物,成为有生命、有温度的精彩存在,让观众发现其蕴含的令人动容的人文精神。与此同时,《国家宝藏》的成功也引发人们思索:如何搭建观众与文物之间的心灵桥梁?如何为文物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国家宝藏》所演绎的是当我们看到一件文物时,应该如何思考,即便在我们还不具备相关历史积累的时候,也应该保持好奇心去贴近它们,这才是一件文物应得的尊严。我相信在此之后,我们会换一种方式看文物———文化远在器物之上。”28日,《国家宝藏》第一季探讨会在故宫博物院举办,单霁翔院长说道。

博物馆热自荧屏“燃”到线下

文物讲述故事,故事浸润文物。《国家宝藏》首次将文博与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这一股自荧屏“燃”到线下的博物馆热,也让沉睡的文物从馆舍之地迈向大千世界。

透过《国家宝藏》的讲述,很多观众第一次知道,原来云梦秦简中的法治精神、商鞅方升里的精准理念、让中国航天发动机制造领先全球的云纹铜禁“失蜡法”等等,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沿用。

《国家宝藏》打造一系列“明星文物”之余,也为网络热议的“乾隆皇帝农家乐审美”“黄公望嫌弃三连”等找到科学而生动的解读,多位博物馆馆长、工作人员也成为深受观众爱戴的“网红”。

而最让与会专家感到振奋的,莫过于年轻观众的热情。据各平台的反馈,《国家宝藏》观众的主体构成人群中,年龄集中于15岁到25岁之间,年轻观众持续在B站、豆瓣、微博、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刷屏”、点赞及分享。

另据多方数据统计,自2017年12月初《国家宝藏》开播以来,通过“博物馆”搜索国内旅游产品的数据上升了50%,“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成为旅游项目新热门。2018年元旦及春节期间,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参观博物馆的风潮。《国家宝藏》中介绍的部分博物馆参观人数较去年同期提升了50%以上。

“我们为什么是现在的我们?追根溯源,是因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延绵不绝的文明,这是每个中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内容。但如何让他们有体验、有认知、有参与、有互动,这是我们这一代博物馆人的责任。”研讨会现场,单霁翔恳切地说道。

文物“活”起来需要多种形式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表示,上周央视对2017年优秀节目进行表彰,把唯一一档综艺节目的荣誉授予了《国家宝藏》,意在继续坚持创新为要,加大“现象级”节目创作力度,展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魅力。

据节目总制片人吕逸涛介绍,继3月20日亮相香港国际电影节迈出全球宣传推广第一站之后,《国家宝藏》还要走向戛纳电视节,走向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

单霁翔则认为,《国家宝藏》带起的这股文博热,说明民众并不缺乏对博物馆的兴趣,让文物“活”起来,《国家宝藏》迈出了成功的一步。“说起文物,人们往往感到距离现实生活很远。实际上,文物不仅是博物馆里的珍贵宝物,更是具有想象力和年轻活力的现实存在。”他进一步指出,要让时代久远的文物重新回到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与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审美和需求有效对接,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感动社会公众。

“我总说自己是一位‘看门人’,在尽职尽责的同时给大家讲讲故事,这应该符合人们对‘看门人’的普遍认知。”单霁翔感慨地表示。据他介绍,在《国家宝藏》之后,故宫正在筹拍一部文物南迁为主题的电影、一部紫禁城600年题材的电视剧,关于紫禁城营造和故宫博物院成立的话剧也正在策划之中。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