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钟鼓楼下”摄影展开幕

文章来源:张洁之影像 作者:李旻晖 时间:2018年06月21日 字体:

6月16日下午,“钟鼓楼下——张洁的纪录”暨《钟鼓楼那些年那些事》新书首发式在北京77文创园E6·本土一间举行。

此次展出的86幅作品是摄影师张洁耗时近8年、拍摄的2000多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这些照片既是近些年北京钟鼓楼一带发展变化的真实记录,也是张洁作为一个老北京、一个摄影人对北京城文化的责任担当和真情告白。

展览在E6·本土一间,一个钢筋混泥土结构、充满现代艺术氛围的展厅展出,它和反映北京胡同的作品交相辉映、别具意味。正如作品中所呈现的新旧文化的渗透、融合,老胡同看到新玩意,老物件展现新元素。整个展览有一种很奇妙的文化融合的感觉。

前来参加展览的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小波、居扬,有京城摄影圈大咖,有张洁的老领导、老朋友,也有他在钟鼓楼创作时结下友谊的胡同居民,还有专程从外地赶来的多年的好友—人民摄影报原副总编辑张小明……大家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艺术氛围的环境里边喝茶,边仔细地欣赏着作品,三五成群轻松而热烈地讨论着。这不象一个展览,更象一个老朋友的大聚会。

在谈到拍摄钟鼓楼胡同的初衷时,张洁说,90年代末他就开始用胶片拍胡同,那是还是无意识的,拍的东西都是碎片化,并没有一个成型的概念。直到有一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亚洲之星”,北京的钟鼓楼一带被评为“消失前最值得看的地方”。作为中国煤炭报主任记者的张洁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有意识、大规模地记录钟鼓楼。

近8年的时间,他的硬盘里存了4个T的数码文件,2000多幅作品最终成就了《钟鼓楼》系列。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有踢球、滑旱冰的;有玩手机、跳舞的;有这边从容打着麻将,不远处热火朝天拆房子的;有穿着婚礼在拥挤的胡同办婚礼的,也有老外坐着三轮车穿街过巷的;有破旧的胡同,也有隐藏在胡同里的时尚咖啡厅……胡同里的居民也不再象过去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既有来京谋生的外地人,也有喜欢胡同文化的外国人,他们给胡同带来新的文化元素,也让胡同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8年的拍摄时间里,张洁经历过痛苦和艰难。为了减少误解、不打扰居民生活,张洁选择使用小相机拍摄,主动和胡同里的居民聊天、拉家常,并与这里的很多人成为好朋友。在这次发布会上,有一个很特别的环节,张洁邀请了作品中的人物——因拍摄而相识,并最终成为好哥们的刘大爷。刘大爷为大家讲述了与张洁的相识过程和亲眼所见这些年来张洁为拍胡同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他称赞作品接地气,展现了钟鼓楼的精神,呈现了鼓楼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最后,张洁向刘大爷和前来捧场的发小进行了赠书仪式。

二十多年来,类似题材的拍摄非常多,但很多拍摄者都刻意避开钟鼓楼下变迁而出现的新景物新信息,只是一味强调“老胡同”“老味道”,一厢情愿地讲自己心目中的“老北京”。而张洁却用简单的镜头、温暖的情感,记载了钟鼓楼人的日常、记载了钟鼓楼的变迁、记载了钟鼓楼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策展人邓维所说,并非其拍摄的技术高出旁人多少,也不是呈现的样式有截然的与众不同之处,而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表达,是作品镜像的功力,更为重要的,是钟鼓楼下历史符号与时代信息共同演绎的民生、民情、民本的真实情景。

发布会上,大家纷纷肯定了作品对于即将消失的北京胡同的记录意义,同时就如何使照片能够具有收藏价值,如何在办展过程中,让展览的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出最大的价值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今后摄影师办展览、提升作品价值提出了思考。(文 / 人民摄影报记者 李旻晖)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