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现实中获得写作的根本动力

鲁迅文学院、文艺报社举办“现实题材与青年作家座谈会”

文章来源:《文艺报》 作者:李晓晨 时间:2018年07月11日 字体:

6月27日,由鲁迅文学院、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现实题材与青年作家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出席会议并讲话。作家、批评家梁鸿鹰、邱华栋、徐可、胡军、郭艳、刘颋、李云雷、张楚、东紫、西园、张晓琴、李振、李伟长、方岩等,以及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高研班学员参加座谈会。

新的时代为作家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吉狄马加在讲话中谈到,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为中国的写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和广阔的写作空间。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呈现、书写出现实和时代生活的丰富性至关重要。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那些堪称经典的作品总是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书写世道人心。近年来,中国作协一直把出精品、出人才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广大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能直面社会现实,处理好我们与时代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揭示生活本质,把握生活方向,从现实中获得写作的根本动力,创作出更多既融合个人经验又能表现时代历史轨迹的作品,推动当下现实题材创作的繁荣发展。

作家张楚谈到,文学与时代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直是记录与被记录、阐释与被阐释、注解与被注解、透视与被透视的关系。一个书写者超越自身去讲述属于时代的故事是艰难的,那些为时代塑形、为人物立传、为大众呼喊的作家值得尊敬。当一个写作者有力地写出人的灵魂的复杂性,并能使其他人感受到共鸣时,他和这个时代也就发生了最密切的联系和共鸣,而这是一个作家应该尽力抵达的目标。

在评论家李云雷看来,写作者怎样抓住新的现实经验需要关注。一方面,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现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样貌。另一方面,当写作者转换视角,也会发现现实的多种侧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有很多丰富的现实没有在写作中呈现出来。进行现实题材书写,要不断从新的角度进入现实。

真诚面对现实是写作者应有的素养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但是我们怎样关注这个时代呢?”评论家李伟长认为,当下许多青年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是不够的,一个作家面对现实生活时最重要的就是忠于事实、忠于情感,在此基础上写作才会变得更加真诚和有意义。在谈及如何处理现实的问题时,他觉得过于强调经验的存在也是一个误区,在经验和小说之间还存在一个技巧问题,要避免采用现实主义写法却避开现实问题。

作家东紫认为,经验同质化现象制约了现实题材创作,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让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但也养成了作家的惰性。许多写作者选择在书房里观望现实,大量“二手经验”或“多手经验”取代了直接体验。不了解生活,写作就没有血肉、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正如一位批评家所谈到的,作家要穿越复杂的表象,把人们心中有但笔下无的东西写出来,在这其中,真挚是写作者应该具备的素养和态度,它是整治写作问题的药,是认识和把握时代的前提和根本。

作家西元从战争小说与现实主义的角度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现实主义和战争小说有一种宿命般的联系,从深层来说,战争是“最现实”的现实主义,它深深影响着人们对许多人类世界永恒命题的观点。真正的现实主义创作应该包含改造现实的目标,也就是说现实主义不仅仅注重现实还要改造现实。改变命运、改造现实的过程绝不是轻飘飘的,而是充满流血,充满痛苦,同时充满对新生的渴望。

作家包倬谈到,中国是一个文学资源大国,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其变化之快以及摧枯拉朽的力量是前所未有的。对现实题材创作来说,今天处于时代当中的我们是什么样的,可能才是最需要写作者真正关心的,文学关注的是人、是人的精神常态,作家关注这个时代,应该关注这个时代人的精神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现实题材创作并不意味着与现实贴身肉搏,如果把写作比喻成飞翔,那么现实就是大地,要完成飞翔这个动作必须要向大地借力。身处这个时代,作家最重要的就是真诚面对生活。

青年作家需要提高介入现实的能力

评论家李振认为,现实题材创作其实是最考验作家才华的,处理现实是摆在作家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真正的现实主义需要作家对故事、人物、环境、自然风光的描写进行准确的把握。现实题材创作更看重的是作家介入现实的能力,和能否在写作中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呈现出真实的生活逻辑和人的复杂性。

在现实题材创作领域,许多青年作家正在以各自的创作实践进行着新的探索。评论家方岩以作家弋舟和李宏伟的创作为例谈到,一批青年作家对处理现实问题持有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而且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无论是前者在文本中呈现人与历史、社会的关系,还是后者通过科幻的形式指向当下,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回应、思考、书写人们如今关切的现实生活。

“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浩瀚广袤瞬息万变。”青年作家李砚青说,写作的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都处在急剧的变化和激荡中,所有的一切都对写作构成了严峻考验,但最大的考验其实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在——深层的压力、信念的摇摆、经验的匮乏、能力的欠缺。作为一个青年作家,要做好准备去面对现实、面对困境,以足够的耐心和温情去守候新的生机。尽管青年作家朝着理想挺进的道路可能会充满曲折和艰辛,但是文学理想的实现终究离不开一次次的探索和尝试。

青年评论家张晓琴谈到,新现实不能停留在当代中国的表层,而要深入现实的本质。直接书写现实生活,以新经验新观念观照历史人性和存在本身,想象人类世界的未来,这些都可以看作新现实。不同的作家对现实的关注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去寻找新现实、表现新现实、塑造新人物,值得思考。面对现实写作并不容易,但很多青年作家已经在这条路上踏实前行,相信他们终将建构出一个丰富的中国当下的新现实,写出属于当代青年作家的新的整体的民族志。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