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隆重开幕
7月14日晚,人流密集的王府井步行街处处可见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标识,巴洛克式风格的中国儿童剧场热闹非凡,戏剧人物的卡通形象在庭院里与现场孩子们亲切互动,剧院的彩色玻璃上映照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指导,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合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和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在中国儿童剧场精彩开幕。
中国儿艺的演员们扮成卡通人物在中国儿童剧场门前迎接小朋友
国际儿童戏剧盛会亮相北京
本届戏剧节以“点亮五洲童心,塑造美好未来”为主题,历时43天,涵盖优秀剧目展演、艺术研讨和丰富的戏剧活动。五大洲16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38家儿童戏剧团体携61台剧目演出229场,惠及16万观众。
开幕式上,中国儿艺院长、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组委会主席尹晓东致开幕词。他说:“本届戏剧节是一次更加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国际盛会。来自五大洲的儿童戏剧团体首次齐聚北京,以首都北京为中心,在济南、成都、辽宁设立分会场,精彩演出辐射全国更多省市;被誉为世界儿童戏剧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ASSITEJ)艺术大会将在本届戏剧节期间首次在中国举办,‘下一代’培训项目也会随之展开,届时各国艺术家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国际儿童戏剧事业发展的未来;本届戏剧节还将首次举办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展演和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会议,增强金砖五国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儿童戏剧的务实合作;同时,中国儿艺携手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教育电视台,共同举办‘点亮童心’文化艺术主题夏令营活动,文旅融合,让孩子多角度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阔视野、启迪心智;本届戏剧节还将继续秉持高品质、低票价、公益性的原则,通过关爱困难群体,让更多的孩子享受艺术滋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闵振环宣布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开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牵头负责人熊远明,北京市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卫东以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老艺术家、儿童戏剧专家代表、戏剧节展演单位与合作场馆负责人等,与现场700余名观众,通过舞台上的大屏幕共同回顾了前七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美好时光,提前感受了第八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亮点纷呈,并观看了中国儿艺新戏《月亮草》的精彩演出。
领导们向文化小使者颁发证书并合影
孩子们成为戏剧节的主角
本届戏剧节孩子们不仅是小观众,还是小演员,更是文化小使者。戏剧节期间,北京市灯市口小学和中国儿艺马兰花艺校的孩子们前往新加坡,与当地孩子共同演出中国儿艺经典剧目《马兰花》;来自青海化隆热梦科巴艺术团和西藏拉孜县拉孜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会带来原生态的儿童歌舞剧《逐梦精灵》;来自美国夏洛特儿童剧院的孩子将会用中英文双语演出《成语魔方》;来自北京市革新里小学的孩子们将上演英文版《十二个月》。开幕式上,不仅这些小演员代表来到了现场,来自国际学校的学生以及生活在海外、回到祖国参加“寻根之旅”的孩子也来到了现场,他们不仅是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参与者,更是促进中外青少年艺术交流的文化使者。与会领导向戏剧节的文化小使者们颁发证书。这些文化小使者们将在戏剧节乃至今后的日子里,通过儿童戏剧等多种文化传播方式,向国内外更多的大小朋友们传递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开幕式大戏《月亮草》剧照
首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
本届戏剧节首周,三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儿童剧——《月亮草》《汉字变奏曲》《国学小戏班》分别在中国儿童剧场和假日经典小剧场上演,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周”。开幕式剧目、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月亮草》灵感来源于《崂山道士》,整个故事在风格样式上秉承了民间故事中传统的讽刺与幽默,通过喜剧的方式,风趣地传达出“幸福生活要靠自己诚实的劳动换取”的道理。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创排的《汉字变奏曲》则调动了各种新颖的舞台手段,让汉字在舞台上“活”起来,不仅展示了汉字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还引出了由这些“字”演绎的经典传统故事。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创排的《国学小戏班》选取传统美德之精髓,通过几个深入浅出的小故事,结合朗朗上口的原创歌曲,将观众引入到中华文明的洋洋大观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孩子们通过儿童剧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逐渐理解、喜爱上传统文化,既增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加强了文化自信,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也藉此了解了中国文化。
戏剧节期间,“金砖国家青少年儿童戏剧联盟展演”和“2018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艺术大会”将陆续举办,这是三项戏剧盛会首次在同一国家同时举办,颇具纪念意义。为此,中国儿艺联合中国邮政特别发行了纪念邮册和纪念封,为这个美好的夏天留存一份回忆。与此同时,中国儿艺还推出了“观剧集章跑道卡”,每看一部剧或参加一项戏剧活动都可以在跑道卡上集一枚印章,助力小朋友在艺术的道路上自由奔跑。此外,戏剧节限量版 T恤、帽子、背包、雨伞等各类文创产品同步上线,让中国儿童戏剧节的艺术氛围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