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钳工大拿刘宝明
近日,从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获悉,陕北矿业张家峁公司职工刘宝明当选2018年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系统首批“职工创新工匠”,是陕煤化系统获此殊荣第一人。
刘宝明,河北遵化人,2003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公司机运队副队长。在工作中,他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带出了一支能打胜仗、攻坚克难的检修班组,为原煤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近年来,他累计完成技术创新成果40余项,其中6项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产生经济效益约1100万元;他曾先后荣获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神南公司劳动模范、张家峁矿业公司第二届科技大会岗位技术能手和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这个从煤海深处一路走来的“创新工匠”,15年如一日扎根煤海,从技校毕业的井下电钳工,一步步成长为技术、管理样样在行的副队长。在公司这块热土上,用智慧和汗水,用忠诚和执着,在浪尖上挑战激流,在逆境中创造奇迹,在成功中书写辉煌,谱写了一曲曲催人奋进的恢宏壮歌。
勤学,钳工大拿的修身之道
2003年,22岁技校毕业的刘宝明从韩城矿务局象山矿下峪口采煤队调入张家峁公司机运队从事井下电钳工担任检修班班长。当时,公司运输系统承担着4-2煤和5-2煤的运输任务,需要交替运输原煤,对检修时间和检修质量的控制非常严格,检修所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在困难面前,内心好强的刘宝明暗下决心,坚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向区队提出合理化检修和材料配件计划,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做到从处理故障逐渐向到预防故障转变;二是以过硬的技术,谦虚的态度,逐渐成为班组的排头兵,深深的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技术逐渐向带领团队学习业务技术。这个不到1米7的矮个“专家”,骨子里那股爱钻研的狠劲令大家刮目相看。
陕北艰苦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刘宝明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他先后完成的压缩空气注油法、托辊更换器、自制刮板、移动式调偏装置、重锤双刮刀清扫器、SEW减速机冷却装置改造、旋转油缸保护装置、原煤仓上原煤分流溜煤槽水平闸板开闭状态指示装置等科技创新项目,为公司安全生产做出了卓越贡献。
锐思,创新翘楚的成长法则
煤矿特殊的生产环境技术创新尤为重要。作为肩负起检修班班长重任的刘宝明,他在工作中思考最多的就是怎样干会更省时省力,怎样干会更安全?
2011年,为了解决井下输送机下皮带托辊更换难的问题,他深知肩负的责任和重担,认真搜集设备说明书、图纸资料,进一步了解设备性能和原理和故障排查技术,积极和区队技术人员一起讨论学习,解决了带式输送机下皮带托辊更换难的问题,发明托辊更换器,该装置根据皮带运输机托辊安装方式和皮带架支撑梁的位置特征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节省传统托辊更换费时费力的缺点,极大的消除了多人配合作业、工具使用不当等的不安全因素,节约人力,降低了劳动强度,保障托辊更换作业的安全高效。2015年,为解决原煤运输系统各转载点落差普遍较高,煤流中的大块煤、矸石、铁器等对溜煤槽和皮带的冲击较大等问题,他将原来溜煤槽缓冲点提高,利用缓冲点上堆积的煤对煤流进行第一次缓冲,并在溜煤槽下口处新增加一个缓冲点,既改变了煤流方向,又起到了二次缓冲。通过以上改造,有效的减少了煤流对溜煤槽和皮带的冲击,对溜煤槽和皮带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得到了行业内的高度肯定。
多年来,刘宝明组织或参与涉及综采、掘进、运输等多领域的技术改造,累计完成创新成果40余项,其中6项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
为矿井节约资金约1100余万元。
进取,行业魁首的成功秘诀
矿井生产初期,由于原煤运输系统处于磨合初期,各种故障率较高,尤其是新装皮带跑偏地方较多,刘宝明和他的班组成员不断进行反复调试,总结出一套成熟皮带跑偏调整办法,彻底解决了皮带跑偏难调问题。随着矿井升级改造,原煤产量逐年提高,原煤运输系统出现溜煤槽堵塞和频繁磨损等现象,疏通和电焊作业逐渐增多,无形中给安全生产增加了不少风险。因此,他每次焊接溜煤槽现场施工出发,保证安全施工;其次在现场认真分析研究溜煤槽堵塞和磨损原因,最终分析出堵塞的原因为溜煤槽设计不合理,下料方向有“死角”和溜煤槽前篦子太低,频繁磨损原因为大块煤、矸石撞击摩擦溜煤槽所致。于是他大胆创新对原煤运输系统所有溜煤槽和受力点进行改造扩大,避免了煤流“死角”和煤流直接接触溜煤槽。经过整改后,原煤运输系统发生堵塞和磨损现象明显减少,大大提高了设备开机率,减少了作业风险。他和班组成员自主完成创新项目28项,利用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对可修复的备品备件进行及时修复,延长易损配件使用周期,提高旧件复用率。他带领班组修复托辊架200余个,加工托辊吊耳共100件,加工工具箱5个,加工清扫器25部,修复华宁保护扩音电话12台,自制加工手推车架8台,对主井胶带刷胶修补70余处,加工安全防护网30多个,据统计检修班修旧利废工作为公司、区队,节省和创造效益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