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举办到第六届,让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更真切地感受到 有家了、有平台了、有人看了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邓立峰 时间:2018年08月08日 字体:

在关于长城的纪录片拍摄结束之后,“90后”摄影师杨东一回到北京,就赶到了北京展览馆:“主要是去看我的摄影作品的,哈哈。”杨东在微博上发了与自己作品的合影,引来了朋友一连串的“大拇指”,他在微博中还特别感谢了北京市文联和北京摄协。在北京展览馆,于7月27日至31日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第六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参观。艺展会的主会场中有杨东拍摄的10幅关于长城和故宫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由北京摄协推荐到艺展会的。作为一个自由摄影师,杨东今年4月加入了北京摄协,他说:“获益很多,有机会了解和参与更多的摄影比赛和展览。”

大型展览助力新文艺群体成长

今年的艺展会展示了戏剧、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艺、曲艺和杂技七个艺术门类的近5000件作品。参展者中,像杨东这样的年轻人不少。北京市文联文艺指导与维权部主任白洪远告诉记者,从首届举办到现在,艺展会为艺术家和在艺术道路上拼搏的年轻人搭建一个展示平台,“对于艺术家来说,可以更好地展示他们的艺术成就;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艺术作品,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尤其是对于新文艺群体,我们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对于新文艺群体,北京市文联开通了固定的渠道征集他们的作品,“艺展会筹备期间,我们给各文艺家协会发出通知,由各协会组织展品,他们会推荐新文艺群体创作的优秀作品参加艺展会”。白洪远表示,希望以这种大型展览的方式,为新文艺群体和新文艺组织提供服务。

作为北京市文联主打品牌活动之一,艺展会一直以来都在追求“更好地服务艺术家和文艺工作者,宣传推介艺术家个体”,同时,北京市文联也通过艺展会探索服务新文艺群体的方式。在2016年举办的第四届艺展会中,北京市文联特别提出了“服务社会、服务非京籍文艺工作者、服务社会新文艺组织”的理念。自称“北漂”的沈阳籍泥塑艺术家曹春红参加了2016年的艺展会,现场为参观者捏制泥塑肖像,独具特色的作品赢得了参观者的一致认可。曹春红表示,自己多年学习与研究的泥塑艺术能受到大家的喜爱,就是最大的成功。在2017年举办的第五届艺展会上,北京市文联还在新文艺组织比较集中的北京通州宋庄镇先众艺术馆设立分会场,展示新文艺群体的原创作品。

“北京集聚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和非京籍文艺工作者,他们正处于创业期,缺少展示自我的平台渠道。”北京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广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北京市文联专门搭建了艺展会这一公益展示平台,宣传推介他们并促成其作品的成果转化。据白洪远介绍,前五届艺展会新文艺群体参与人数接近500人次。

“小众艺术”从艺展会走向市场

以往的五届艺展会,主办方都特别注重呈现传统民间艺术形式,2015年的第三届艺展会突破了地域限制,展示了南水北调水源地湖北十堰和河南栾川艺术家的茶艺表演、地方特色舞蹈等文艺作品。

今年,北京沙画协会的参与,让艺展会又多了一道风景。北京沙画协会今年4月刚刚成立,协会秘书长王义告诉记者,沙画艺术家及爱好者们前几年零零散散地举办过一些沙画艺术活动,直到协会成立,终于有了一个家。“作为新文艺组织,沙画协会现在处于比较艰难的起步时期,很多业务的展开都需要资源。”在本届艺展会上,“大家从前并不怎么了解”的沙画艺术“大出风头”,吸引了很多参观者。在艺展会的北京沙画协会展区中,除了有固体沙画、沙画表演等展示形式,还设有供参观者体验的沙画盘制作、沙画瓶制作等体验活动。据介绍,北京沙画协会展区平均每天接待约四百人次的体验者。在王义看来,艺展会为沙画艺术和北京沙画协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展示平台,“让更多市民了解沙画、认识沙画、喜爱沙画,为我们以后工作的展开提供了帮助”。北京沙画协会会员刘瑞玲一直在艺展会的现场与参观体验者一同制作沙画作品,她惊讶于竟然有这么多人喜欢沙画:“以前大家不了解沙画,现在大家都可以来这里亲身体验一次沙画,这对沙画艺术的发展很有帮助。”

除了沙画,泥人、毛猴等非遗艺术形式也是艺展会的常客,在历届艺展会中,一些非遗传承人都会来到现场,向参观者展示非遗艺术品的制作流程,并邀请参观者一起体验。“对很多传统的艺术形式,大众的接触渠道比较少,艺展会提供的平台有利于大家对这些艺术门类增进认识。”王义认为,这也帮助了新文艺群体,让他们“吃饭的手艺”被更多人了解和认可。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沈强表示,希望艺展会能够推动更多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能够为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中的优秀作品走向市场搭建桥梁。“北京市文联将继续加强服务力度,创新工作方式,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搭建更好更多的作品展示和交流平台。”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