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展开“秋览城”系列活动 四名家会聚中轴线 用脚步阅读北京
北京是座公认的阅读之城。
这里孕育着数不胜数的阅读爱好者。今年4月20日至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一场阅读马拉松在北京举行——共有3万名市民参与,阅读总时长12491.25小时,共阅读图书53926册,参与者最长阅读时间12小时。
这里更有着让人回味无穷的阅读故事。到年底,我们将推出12期专版,解读我们身边的这座阅读之城,品味我们身边的阅读故事……
作为世界上历史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堪称“人类文明的圣殿”,各处都散落着底蕴厚重的古迹遗存。因此在宁肯、祝勇、陈惜惜、王冰冰等作家和学者看来,这是一座需要用脚步阅读的城市,只有亲身走进黄瓦红墙、胡同深处,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精髓与灵魂。近日,四位名家会聚在位于中轴线上的北京坊PAGEONE书店,从建筑、历史、人文等角度,诠释出北京所特有的城市文化特色。本次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主办,北京大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承办,意在倡议广大读者打开眼界,迈开脚步,在阅读和行走中感悟北京。
以《北京:城与年》等作品为人们所熟知的著名作家宁肯提到:城首先得有历史,如果一个城没有历史就不能称之为城,而历史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由文化构成,由文化的载体即人和历史上的各种事件构成。“我小时候在前青厂胡同住了很多年,原先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个非常普通的胡同,但到了后来我开始回忆小时候的生活,也才想到要寻找那个胡同的历史。既然北京这么古老,肯定我住的胡同也很古老;既然其他胡同出没过文化名人,我住的胡同怎么会没有过名人呢?回来一查真是让我大为惊讶,原来鲁迅和这里就大有渊源。鲁迅在日记里写到,上世纪20年代他刚到北京的时候经常到琉璃厂,从琉璃厂就走到我们前青厂胡同。有的记录还很详细,某年某日到前青厂,和胡适、郑振铎商量筹办北京图书馆的事情等等。这样一回顾,我住的地方就有了根、有了文化、有了历史,一下子就觉得我居住的这个城市、这个胡同变得完整起来,变得非常充实。”
谈到城市的历史,著名学者、故宫博物院影视研究所所长祝勇更为感慨:“老话说北京城、天津卫、上海滩,大家或许没注意到,上海是个滩,而只有北京才能叫城。一个真正的城,要能让住在里面的人有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怎么获得呢?一方面是横向的,是人和人之间情感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依靠一个物质的空间建筑的一座城。就像北京的四合院,进了四合院就是一个家庭,走出这个家庭,所有的人又都在胡同里相遇,哪怕只是去打个酱油、买个饼干,都是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当中。另一方面是纵向的,是它的历史沿革。北京城要是从元朝开始算就800年了,要是从燕国的时候算那就3000多年了,这样的历史在中国也是数得着的。如今北京已经发生了很多改变,这种城市面貌、物质形态的变化是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的纵向坐标给断裂了。它的文物古迹应该保护得越多越好,以此实现当代人跟历史中人物的纵向连接。一个像深圳那样的新兴城市更多想的是未来,在深圳你看不到太多的过去,但一个真正成熟的城市里面一定要有过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个人不仅能够从中找到先人的历史,也能够找到自己过去的影子,这才是我的理想之城。”
旅居北京的新加坡华人、纪录片制作人陈惜惜和来自哈尔滨的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王冰冰对这座客居的城市也有着各自的理解。陈惜惜说:“在我的照片和纪录片中,拍过很多的人,渐渐发现其实不止有一个北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座北京城,有自己的联想和回忆。每个人在北京奋斗都有他的不容易,包括我也时时感受到自己在这座城市中的渺小。所以我非常迷恋北京,因为它的无常、它的广博、它的生命力都太吸引我了。”王冰冰则从自己的建筑专业角度出发讲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没有旧的东西,北京就不是北京了,但我恰恰觉得,北京在不断的发展中保留了一种混杂的、多元的魅力。比如说我在北京特别喜欢的建筑是CCTV的新大楼,这个大楼在建设初期有很多人反对,觉得这奇形怪状的,是北京该有的东西吗?可是时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所谓的今天既是过去的未来,同时也是未来的历史,现在你觉得非常前卫甚至不能接受的,也许在未来它就成为了北京的特色。我希望大家看待新事物时要有一种更前瞻的眼光,这样你对这个城市的变化就会有更大的包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