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专家研讨改革开放40年的多样文学景观
专家研讨改革开放40年的多样文学景观
写作者要对时代有充分的自觉
“有一次,石一枫跟我开玩笑,他说现实生活太丰富多彩了,作家根本赶不上现实的发展。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只要作家愿意深入到生活中,就很有可能会产生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日前由北京市文联主办的“现实主义与当下的文学创作——改革开放40年文学创作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的话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共鸣。
在当下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70后”“80后”一代作家颇受关注。比如,作家石一枫的长篇小说《红旗下的果儿》《节节最爱声光电》等,通过对生活素材的现实观照和现实主义表达,“思考如何讲述属于这个时代中国人的命运”;前不久,他更以小说《世间已无陈金芳》获得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近些年来,像他这样的作家还有很多,徐则臣、张悦然、肖江虹等一大批青年作家,几乎都以“与改革开放同龄”的姿态,以各自不同的人文视角、情感方式,书写着一代人的时代沧桑、命运体验。
“过去那种单一的、宏大的社会历史叙事,正被代之以具体的、个性的、丰富的、复杂的以及宏大与边缘等共同构成的多样文学景观。”北京评协主席孟繁华说。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向来不缺少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出现了大量展示多元社会生活面貌的优秀现实主义文学作品。40年来,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宏大叙事转向对个体日常生活的关注。这样的转变既使现实主义作品的艺术性得到极大的提升,也使当下的一些现实主义创作问题显露了出来。
“‘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它包含着特别复杂的含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认为,“现实主义”的概念可以从政治学范畴、历史范畴、方法范畴和伦理范畴等方面去理解和分析,“但归根结底,现实主义创作不能离开了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立场,否则作家就会失去创造力、走入死胡同”。
与会专家认为,创作者对人、对现实感知力的缺乏,可能正成为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面临的一个问题。“有时候,一部作品明明是写现实的,可为什么让人感觉很假呢?我想,原因在于作家未能看清或触摸到地表之下的区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这是写作者对这些区域的感受力出了问题,而这种感受力便构成了作家的现实感。“现实感是感受世界的能力,它与现实不一定是一比一的关系。如果把一个时代比作巨兽,每个写作者都在企图接近它的核心,渴望找到它的大心脏,摸到它的脉搏。但大多数时候,他们都会被表象迷惑——摸到的是它的牙齿、尾巴、腿,却以为是心脏”。
“面对这个波澜壮阔的转型时代,作家应对问题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陈福民认为,当下现实主义创作遇到的问题,确实有很多外部的原因,但归根结底是作家自己要有清醒的认知,“40年来,作家的艺术美学、世界观建构以及知识观念的完备度、完成度都是严重不够的,写作者本人要对今天这个时代和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充分的自觉”。
作家应该如何更好地表现时代生活?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张陵认为,强调现实主义,必然要强调作家深入生活,而不能让现实生活矛盾冲突最剧烈的地方,成为“作家们最不熟悉的地方”。张莉认为,作家的现实感与他如何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在一位现实主义作家那里,个体本应不是孤立的个体。”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柠也认为,作家应该关注当下新的社会形态和生活经验,“没有对新的生活经验和新的社会现象的描述,现实主义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