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王玉文:40年,镜头下的“工业时代”
2006年,辽宁阜新平安煤矿,工人下井(王玉文/摄)
1989年,辽宁阜新高德矿的铁道旁,一名工人朝着茫茫雾气走去,与他迎面而驰的摩电车缓缓驶来,这一来一回似乎诉说着改革开放10余年后的工厂的小变化;1997年,辽宁沈阳的沈重铸造车间内,工人们和机器一起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忙碌的身影道出了生产的喜悦;2005年,辽宁大连的中远造船厂在重新翻修,钢铁环绕的造船厂也在等待着又一次新生;2017年,黑龙江哈尔滨电机厂的操作间,工作人员熟练的操作着高科技电子设备,准备让这个“巨人”开始运作……
从1978年到2018年,这一幅幅珍贵的画面被定格在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闪烁着动人的光芒,而这些照片的作者,就是中国摄协顾问、著名摄影家王玉文。40年间,他背着一个小小的相机,穿梭在东北乃至全国的各个工厂,游走于那一个个曾在中国历史上贡献过力量的工业遗迹,用自己的镜头,为中国记录着这值得铭记的“工业变革”。
致敬,那段东北往事
王玉文出生在辽宁的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他的爷爷、父亲都做过矿工。在熟悉的矿区中,在大机器的轰鸣中,他度过了童年时代。曾几何时,他也以做一名矿工为国家的工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可当遇上摄影之后,他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改变。即便如此,他也仍然没有忘记那些矿工,没有忘记在东北工业基地的工人们,而是试图换一种形式去作出自己的贡献。“祖辈们身上的忠厚、老实、执著、坚韧、善良,深深地融入我的生命。这种朴素的爱,让我对矿山、工厂,都有着独特的认知和感悟。我希望以相机为笔,去描绘那些工人们,去记录东北工业的变迁,去书写我那挥之不去的‘工业情结’。”王玉文表说。
自上世纪70年代末,王玉文就把相机对准了东北的各个工业基地。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东北工业发挥着它的先天优势,如火如荼地为国家生产着钢铁、煤炭。王玉文抱着他的相机,奔走于炼钢炉前、矿井山下、铁路沿线、钻井台边,他捕捉着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抓拍着一次次劳作的场景,记录了那一段东北工业基地的“火红年代”。而伴随着渐渐到来的资源枯竭和产业升级,高耗能、高污染的东北工业也走向了不得不转型的阵痛之中。在20世纪末,由于东北的工业开始没落,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在这一段艰难的岁月中,王玉文依然坚持用镜头书写着工人们的乐观。“在东北工业没落的那段时间,我看到了工人们下岗后生活的艰难,但更看到了他们寻找新工作、适应新生活的积极向上。痛苦在所难免,这是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处于艰难之中的人们却比我们想象中的坚强。”王玉文表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也被提上日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高耗能、高污染的老工业变成了科技化、现代化的新工业,此时东北的工业基地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这些年我再去那些工厂时,会发现明显的变化。全自动化代替了人工,集体劳动变成了个人操作,工人们的学历水平也变成大专以上,干净、舒适的环境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都是新时代所赋予东北工业基地新的生命和青春,我毫不犹豫地记录下了这些画面,对我而言这是新奇的,可对国家的工业发展而言,这也许是另一个开始。”王玉文说。
改革开放40年间,王玉文始终带着相机陪伴着这些工人身边,一座座老工业基地成了遗迹,一座座新的现代化工厂又拔地而起,他没有放弃对东北工业发展的记录和书写,而当这些作品汇聚成册时,我们会鲜活地看到一部生动的“东北工业史”。他说有的场景过去了就永远的过去了,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的岁月应该被人们所记住,他正是用他的相片,致敬这一段难忘的东北往事。
刻画,一代工人群像
纪实摄影离不开人,无论在哪个时期,在拍摄工业题材摄影作品时,王玉文就主要把他的镜头对准工人。而在另一方面,他又不是简单地以自然主义的方式无选择的呈现工人,也并非完全把工人放置在画面的核心位置,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描写典型的人物。环境与人物的互动关系对于王玉文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环境的铺垫和衬托,观众无法获得更加真切的审美体验,而如果没有人的凝聚,又似乎让这个作品丧失了生命力和表现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我惯用的拍摄手法,对于摄影来说,人物的塑造不像文学作品那样有足够的叙述空间,摄影家只能通过某一瞬间的定格来描写人物,这就需要周围的环境来帮你去塑造他、充实他。”王玉文表示。
纵观王玉文的摄影作品,其中呈现的史诗感和诗意性具有无比的感染力,让观者在观看时可以真实地走进当年那实实在在的现实语境,这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玉文更多地刻画的是工人的群像,或是三五成群,或是浩浩荡荡的百人队伍,王玉文的作品消解了个人主义,而是把个人放在群体之中,以群体的视角来“看”这段历史。在其2009年拍摄的沈重职工在告别老工厂时,数百位工人穿着工服站在已经停止使用的老工厂里,他们静静地看着周围,听着领导的讲话,在光与影的交错中,在破旧的机器和整洁的工服的对比中,我们似乎可以听到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不舍和怀念,而当几百个声音汇集起来,整齐而杂乱,让整个作品充满了力量和沧桑感。在2010年拍摄大连中远造船厂时,他特意选择了早晨上班的时刻,数百名工人成群结队地进入工厂,而他只拍摄他们的背影,在庞大的船只的衬托下,伴以微尘在空中飘浮,画面呈现出一种浩大的史诗感,似乎这些工人在奔赴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就是生产。“刻画工人群像主要有两个原因。从真实性来讲,过去的工人的工作是一种集体劳动,是必须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成群结队本身也是他们工作状态的真实反馈;另一方面,从艺术性来说,群体性描写可以走出个人形象的制约,而走向集体历史的回顾,以集体话语来重述这段岁月时,对于审美的接受者而言更具有震撼力和表现力。”王玉文表示。
在王玉文的创作中,他始终饱含着对工人们的热爱和赞美,他用他的摄影作品对这些默默无闻的人群给予歌颂。工业题材摄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单调的内容和场景可能让作品没有过多的审美价值,而危险的拍摄过程更是让不少摄影者战战兢兢,但王玉文凭借着一腔热情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为我们创造了一幅幅经典的作品,让我们去品味、去了解、去解读那一段美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