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上海市民诗歌节“诗歌盛典”举行,翻译家王智量获杰出贡献奖
“诗歌盛典”是一年一度的上海市民诗歌节上的重头戏。12月6日晚,2018第四届上海市民诗歌节诗歌盛典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行。91岁高龄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翻译家王智量获得“杰出贡献奖”,两位“90后”青年诗人曹僧、朱春婷获得“新锐诗人奖”。
诗歌盛典上精彩的诗朗诵一直是市民诗歌爱好者们关注的重点。本届诗歌盛典分为“雏凤清音”“震古烁今”“百鸟来朝”和“山河入梦”四大环节,朗诵的诗歌包括原创诗歌作品、外国经典诗歌、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著名朗诵艺术家丁建华、陆澄、孙渝烽、刘安古、陈少泽、俞洛生、吴斐儿、蝴蝶等以及电视主持人徐丽遐、黄浩、舒怡、臧熹、刘仲萌等一一登台朗诵,给现场600多位诗歌爱好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朗诵艺术家吴斐儿带来《达吉雅娜给奥涅金的信》,天真少女达吉雅娜的真挚情意被款款道出;在电视主持人刘仲萌的朗诵《前赤壁赋》中,大家仿佛跟着苏轼经历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心路历程;蝴蝶朗诵的《与喜欢的人一起读》优美动人,为诗会增添了一份别样意境。
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此次诗歌盛典也通过诗歌朗诵表现了新时代的变迁和诗人们对祖国的深情讴歌。著名朗诵艺术家丁建华朗诵了舒婷的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上海市民诗歌节朗诵艺术团带来的“诗歌串烧”则用或激昂或平静或起伏多变的朗诵方式让大家领悟到诗歌中的祖国山河之美。
主办方今年特别增设了两大诗歌奖项:杰出贡献奖和新锐诗人奖。经过评委会评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91岁高龄的王智量荣获上海市民诗歌节首届“终身成就奖”,王智量精通英语俄语,旁涉法语德语日语等,他翻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宁娜》等俄国文学作品至今广受欢迎。
“我喜欢诗,但我自己不会写,所以才喜欢翻译,用别人的灵感来抒发感情。翻译的时候,就觉得它在替我说话。”王智量曾这样说。普希金的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王智量最负盛名的翻译作品,他用了30多年翻译这部诗歌,即使陷于饥饿的山村,他也没有放弃,凭借坚韧的意志和心中之火翻译出外文诗歌的准确和优美,让我们记住了《叶甫盖尼·奥涅金》这部具有广泛而深远意义的杰作。
获得“新锐诗人奖”的两位分别是在复旦大学诗人曹僧和发起城市女性诗歌团体“城市漫游者”的朱春婷,均是“90后”诗人。其中,曹僧作为复旦诗社第37任社长,曾创办复旦诗歌图书馆兼首任馆长,获得香港“青年文学奖”、北大“未名诗歌奖”、复旦“光华诗歌奖”等奖项,并出版了自己的诗歌集《群山鲸游》。他说:“诗人追求的是言说的不可能,同时在拓宽语言的边界。而对我个人来说,写诗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它可以帮我缓解焦虑,帮我在庸常的生活里找到别样的意义,我感谢诗歌。”
朱春婷则一直努力通过女性视角来审视、挖掘城市生活经验,呈现都市人纷繁复杂的精神世界。为此她发起90后城市女性诗歌团体“城市漫游者”,作为异质于男性书写的存在,她用诗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为诗歌再添一份独立、年轻、清醒的力量。
两位诗人对此次获奖均感到惊喜和荣幸,曹僧表示:“与其说它是一种认可,不如说它更是一种鼓励一种鞭策。在我感到怀疑时,它将激励我鼓起勇气和信心,用词语向‘虚无’说不,写出更出色的诗篇。”
经过4年时间,上海市民诗歌节已经成为上海市民一年一度的诗歌盛会。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获悉,今年共有100多万人参加了上海市民诗歌节的各种活动,仅原创诗歌就征集到10万多首作品。在诗歌盛典现场,上海开发大学校长袁雯、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上海作协副主席赵丽宏等为上海市民诗歌节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颁奖。丁少国、胡可欣、李昕烨、陈佳玥、董新潘、苏亮、金俊德、许友芳荣获原创诗歌一等奖,宝山区顾村镇社区学校、虹口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等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诗歌盛典由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中国诗歌网主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承办,东方教育时报和上海市朗诵协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