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坚守曲艺大书格范 激扬曲艺大书传统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间:2018年12月14日 字体:

第七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扬州·全国曲艺大书发展论坛会场

12月1日至2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发起组织、全国各地各类曲艺团体和机构及其主要负责人自愿参与的“第七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在江苏省扬 州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中国说唱文艺学会、江苏省曲协、扬州市委宣传部、扬州市文广新局合办的“首届中国扬州·全国曲艺大书 发展论坛及全国曲艺大书‘扬州书会’”整合举行。主题为“如何发展曲艺大书”,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术 和艺术的双向互动,借助展演和论坛的相互激扬,结合曲艺大书在当今时代的发展实际,探讨交流各地各类曲艺团体和机构在合力推动曲艺大书创演繁荣过程中的思 考与做法,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曲艺事业的发展繁荣。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文科,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副会长金丽生, 江苏省曲协副秘书长孙志兵,中共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龙,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扬州市文广新局局长季培均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团体及机构负责人朱 平红、龚小勇、刘炳山、甄林、何菊芳、高旭、鲁银海、袁满、陈冠义、崔银龙、王国政、刘明、郭学东、王笃祥、刘红梅、袁学明、傅芳丹、章宏、高青、葛声 华、李莺歌、杨筱东、郑金铭、王池良、陆人民、杨庆华、陈伟春、杨秀妹、廉勤荣、夏吉平、李侃、孙小良、韦海涛、谢云、吴双涛、沈炳炎、薛志章、周琪、李 淑琴、魏彩艳、李国强,以及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湖北、四川、重庆、浙江、福建、江苏等地老中青三代曲艺大书(评书评话)艺术家,包括北京评书艺术家 刘兰芳、连丽如、宋丹红,湖北评书艺术家何祚欢、孙仲江,苏州评话艺术家陈景声、王池良、吴新伯、张兆君、陈希伯、陈伟春,扬州评话艺术家沈荫彭、杨明 坤、姜庆玲、马伟、谭敏、陈中,福州评话艺术家刘宜威,四川评书艺术家袁国虎,青年新秀沈瑜、沈莹、韩震宇、殷健、梁彦、魏昉昊、杨洁艳、张红蕾、倪真 扬、周蕾蕾等共80余人参加了活动。

12月1日下午和晚上,首先举行了“扬州书会”两个“中坚展演”专场的演出,共有扬州评话《冰释凤凰山》(陈 中表演)、四川评书《三国·舌战群儒》(袁国虎表演)、福州评话《黄土坡结义》(刘宜威表演)、扬州评话《王少堂·校场口问道》(马伟表演)、苏州评话 《水浒·李逵迎娘》(吴新伯表演)、苏州评话《康熙买马》(王池良表演)和北京评书《调寇》(宋丹红表演)、苏州评话《三国·张飞独挡长坂桥》(陈伟春表 演)、扬州评话《三国·智激周瑜》(姜庆玲、谭敏、殷健表演)、苏州评话《三国·当阳留名》(陈希伯表演)、苏州评话《水浒·段景柱失马》(张兆君表演) 等12个节目先后登场。12月2日下午“扬州书会”的“新秀展示”专场中,共有扬州评话《宋江·王英踩店》(张红蕾表演)、绍兴评话《陆游·云门斗敌》 (魏昉昊表演)、北京评书《西汉·张良访韩信》(梁彦表演)、常州评话《常州白泰官·谢荷花》(杨洁艳表演)、扬州评话《广陵禁烟记(片段)》(周蕾蕾、 倪真扬表演)、宁波评话《武松打虎》(韩震宇表演)、杭州评话《斗牛》(沈莹表演)、苏州评话《三国·张飞怒闯辕门》(沈瑜表演)等8个节目先后登 场;12月2日晚上“扬州书会”的“名家示范”专场,共有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敲盆救火》(杨明坤表演)、苏州评话《岳传·泥马南渡》(陈景声表演)、湖 北评书《张旦比武》(何祚欢表演)、扬州评话《三国·二顾茅庐》(沈荫彭表演)、北京评书《三国·白马坡》(连丽如表演)和北京评书《大孝惟忠》(刘兰芳 表演)等6个节目先后登场。

12月2日上午,举行了“第七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扬州·全国曲艺大书发展论坛”。参加论坛 交流和“扬州书会”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和老中青三代大书艺术家围绕“如何发展曲艺大书”的主题,分别从创演、研究、教育、传播、保护、服务等不同角度切 入,针对大书的人才培养、曲本创作、传统继承、舞台表演、节目传播、审美特点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会议结束时,全体代表还表决通过了面向全国 同行和社会各界有关繁荣发展曲艺大书的《倡议书》。

唤起繁荣发展曲艺大书的信心和决心

□ 吴文科(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说唱文艺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以徒口讲说表演和长篇连回节目为形态特征的曲艺“大书”即流布各地的各种评书和评话,与说唱相间表演的曲艺 “小书”及吟咏韵诵表演的曲艺“快书”一样,是“说书”类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叙事、抒情、说理、明知和写人、状物、绘景、传神有机结合的综合表 现特点,而且其传统经典节目无不拥有丰富的文学内涵、非凡的语言魅力、渊博的知识底色和悠长的文化意味,深蕴着惩恶扬善的价值追求和激浊扬清的美学传统。 其擅长叙事的审美功能和“古事今说、远事近说、虚事实说、假事真说”的“共情”手法,以及历史演义、公案传奇、英雄征战、神仙灵怪的选材特点和家国天下、 纵横捭阖、天上地下、大开大合的观照视野,使得看上去通常是一个人、一张嘴、一副醒木、一方手帕的极简艺术样式,具有了纯粹便捷、蕴藉清脱、以简驭繁、以 少胜多而“一人一台大‘戏’”的舞台效果。

千百年来,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正是通过欣赏这类表演,来了解历史、接受教育、体会事理、感悟人生的。中 华五千年灿烂曲折的演进历史、历朝历代慷慨悲歌的英雄人物、中华民族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社会人群不可或缺的浩然正气,相当程度上是通过“说书人的肚子” 这个“杂货铺子”得以传播的;通俗历史、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恒久价值,也藉着“世间多少无穷事,历历从头说细微”的此等娱乐手段及高台教化得以发散和张 扬。

然而,如此重要而又独特的曲艺品类,相当一个时期以来却出现了生存的困难和发展的困境:新人奇缺、原创匮乏、 书场缺失、听众老化。再加上文艺生态的急剧变化及所带来的业态扭曲,以及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和“短平快”式的创演经营,均使“说收拾寻常有百万套,谈话头 动辄是数千回”的曲艺大书存在着严重的“碎片化”偏向;“讲论只凭三寸舌,秤评天下浅与深”的思想引领传统,大有退化成单纯讲说故事的“浅表化”趋向,势 必影响曲艺大书在当今时代的健康持续发展。

形成此等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理论上的不够自觉和艺术上的缺乏自信,以及业界人士定力不足的随波逐流和相关团体消极经营的妥协退让,共同酿成了大书创演走向衰弱、大书格范频遭破坏、大书价值无法彰显、大书传统日渐式微的堪忧局面。

为此,急需通过搭建相关平台,凝聚业界共识,唤起曲艺大书发展的信心,提振曲艺大书繁荣的决心。而组织举办全 国曲艺大书发展论坛及全国曲艺大书“扬州书会”,正是想藉平台的托举与活动的撬动,通过学术交流和艺术观摩的有机结合,于同行切磋创演心得和同台观摩长篇 节目的相互激扬中,聚拢并孵化曲艺大书的人才队伍,聚积并释放曲艺大书的发展动能。

衷心希望,通过这种业界同仁的齐心努力,能为曲艺大书在今后的不断发展,奏响重新辉煌的昂扬乐章!

打造具有新时代鲜明印记的现代曲艺名城

□ 姜 龙(中共江苏省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盛世牡丹别样红。今年10月,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系列活动在扬州隆重举行。12月1日至2日,“第七届 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扬州·全国曲艺大书发展论坛及全国曲艺大书‘扬州书会’”又在扬州成功举行。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扬州相继承办了全国 曲艺界的两大顶级活动,这充分表明了中国曲艺界对于扬州的信任与厚爱,也说明扬州作为南方曲艺重镇,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地位。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双遗产”城市,历史上拥有兴盛于汉、鼎盛于唐、繁盛于清的三次辉煌。扬州 曲艺历史悠久、名家迭出,尤其在清代,曲艺作为全民的娱乐形式风靡一时、蔚为大观,“千家有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曲艺“飞入寻常百姓家”。扬州曲 艺在中国曲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评话评书方面,名家辈出、流派纷呈、书目众多,如《水浒》有堂门章门、王派马派,《三国》有“八骏马”及康 派、吴派,《清风闸》有文辣、武辣,《八窍珠》《绿牡丹》《施公案》《万年青》等也各有不同的派流与师承,至今仍有10多部传统长篇书目能够正常演出。

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扬州的发展坚持文化为魂,在保护好、传承好、彰显好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努 力打造具有新时代印记的现代文化名城,扬州曲艺的各个曲种包括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等绽放出新的光芒。我们把曲艺书场开办到社区居民百姓的家门 口,每年演出场次超过1000场,既培养了新的观众群体,也培育了传统艺术生态;新创的扬州评话《一代儒将陈毅》《王少堂》荣获中国曲艺牡丹奖的文学奖, 《玉山子传奇》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节目奖。尤其令人自豪的是,中国曲协名誉主席刘兰芳先生曾将我们新创的扬州评话本《一代儒将陈毅》移植成北京评 书节目表演并在全国播出。这充分说明,扬州曲艺并没有过时,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馨”。

“第七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扬州·全国曲艺大书发展论坛及全国曲艺大书‘扬州书会’”是中国 曲艺界的盛会,对科学引导曲艺传承保护、强力推进曲艺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扬州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全国曲艺界的相关领导、专家及曲艺 大书的名家、中坚与新秀齐聚扬州,充分展现当代曲艺的魅力和曲艺大家的才艺,在给扬州人民送来丰盛精神食粮的同时,也为扬州打造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建设现 代曲艺名城增添了新的动力。

我们坚信,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扬州曲艺一定会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

珍惜大好时机 传承扬州评话

□ 姜庆玲(江苏省曲协副主席、扬州市曲协主席、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所长)

扬州评话是在扬州发展形成而以扬州方音讲说表演的曲艺大书形式,是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扬 州地方曲种。历史上的扬州评话名家辈出、节目众多,影响广泛,地位显赫。尤其是《水浒》《三国》等传统长篇经典节目的有序传承及《清风闸》(《皮五辣 子》)《飞跎传》等本土特有节目的殊异风采,以及近代以来“康(国华)《三国》”“王(少堂)《水浒》”等的独步一时,更使扬州在曲艺大书的文化版图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曾几何时,扬州评话的发展也出现了危机:人才断档、节目老化、演出稀少、影响消减。面临的困难超乎想 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赓续扬州评话的艺术传统。近年来,作为扬州评话传承保护责任单位的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在扬州市委和扬州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扬州市委宣传部和扬州市文广新局的直接关怀下,卧薪尝胆、发奋努力,在艺术传承、人才培养和书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 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着不少需要继续破解的难题。

一是“两条腿走路”,继承传统也开拓创新。除了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和重点继承“康(国华)《三国》”的 “三把火”即《火烧赤壁》《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和“王(少堂)《水浒》”的“四个十回书”即《宋江》《武松》《石秀》《卢俊义》,还根据手稿和录音, 积极抢救整理或恢复上演了《西游记》《绿牡丹》与《皮五辣子》等传统节目。同时在前人编演《棋高一着》《挺进苏北》和《广陵禁烟记》等新节目的基础上,创 编上演了长篇节目《一代儒将陈毅》和《王少堂》等。

二是不遗余力培养新人。据载,扬州评话在民国时期艺人曾逾200人,上世纪90年代已不足10人。1997 年、2007年和2017年,我们先后在扬州文化艺术学校开设了三届曲艺班,培养了几批青年演员。2017年,在扬州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扬州 市曲艺研究所增加编制15个,为引进青年演员铺平了道路。而所有的青年演员,都安排了跟师或拜师学习,让每个人至少传承一部长篇书目。目前,已初步形成了 老中青少四代同堂的发展格局。

三是推进书场建设。近年依靠政府扶持,在多个社区开设书场近20家,演出场次也从过去的每年几百场增加到1000多场。最近,又在刚刚落成迁入的扬州戏曲园建成了主要开展精品节目演出的“少堂书场”。

当然,需要继续克服和解决的困难与问题也有不少。比如,话本创作力量薄弱,虽然新创的中篇节目《玉山子传奇》 获得了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节目奖,但整体创作力量仍然有待加强;再如,观众数量仍不尽如人意,部分书场有时只有十多个观众听书,亟待通过推出精品节目 来培养受众、厚植土壤;又如,艺术传承任重道远,众多的传统经典节目尚未得到整理保存和排演弘扬,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去努力。

倡议书

12月1日至2日,“第七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扬州·全国曲艺大书发展论坛及全国曲艺大书 ‘扬州书会’”在江苏省扬州市隆重举行。通过展演观摩和论坛交流,我们来自全国60多个曲艺创演、研究、教育、传播、保护、服务团体与机构的80多名代 表,在为曲艺大书发展的现实困境深感忧虑的同时,提出并形成了推动曲艺大书繁荣的诸多共识。为强化题旨认识,扩大交流效能,在论坛闭幕之际,特向全国同行 及有关方面发出如下倡议:

(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大书”即各种评书和评话,与说唱相间表演的曲艺“小书”及吟咏韵诵表演的曲艺“快 书”一样,是“说书类”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内涵与非常高超的语言魅力,具有激浊扬清的艺术功能和惩恶扬善的美学传统。历代大书艺术 家创造流传下来的诸多经典代表性节目,包括《西汉》《东汉》《三国》《隋唐》和《水浒》《岳传》《杨家将》《三侠五义》等等,无不充盈着昂扬向上的精神气 质,蕴含着警世醒人的思想能量:表的是爱国英烈,评的是忠孝节义,批的是奸佞恶霸,扬的是浩然正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思想精髓,尽在其中。我们一定要 深刻继承这些优秀的艺术遗产,努力弘扬大书表演叙事、抒情、说理与写景、状物、说明有机结合而细说慢表的审美特点,切实肩负起繁荣发展曲艺大书的历史责 任。

(二)一个时期以来,以徒口讲说表演和长篇连回节目为基本特征的曲艺大书,生存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创演经营出 现不少偏差。一方面,普遍浮躁的创演态度,严重影响着精品力作的出现和优秀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拼盘式、综艺化的单一性演出经营方式,以及片段化、时限 性的表演比赛机制,极大地助长了急功近利的“短平快”式创演,导致存在着“碎片化”的艺术评价偏向。特别是新人的奇缺、原创的匮乏、书场的缺失和听众的老 化,更使曲艺大书的生存与发展,缺少必要的人才条件与环境依托,出现了空前的困难与多重的危机,急需我们包括社会各界通过各种努力,加以关切和矫正。

(三)如何繁荣和发展曲艺大书,首要任务是遵照曲艺界的良师益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生前的嘱托: “出人、出书、走正路”。出人,就是要不断培养大批曲艺大书的创作和表演人才;出书,就是要持续推出大量优秀的曲艺大书节目,尤其是长篇连回节目;走正 路,就是要按照曲艺的自身特点,遵循大书的创演规律,坚持长篇节目的主体格范,弘扬警世醒人的美学传统。不媚俗迎合,不低级趣味。当前情况下,尤其要全面 领会和正确把握“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思想内涵,统筹开展“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艺术实践:通过不断创演优秀长篇新节目锻炼队伍也推出精品,藉着持续 满足听众观众的欣赏需求砥砺技艺也提升水平,不因循守旧,会开拓创新,在大力培育优秀新人和大量推出精品节目的实践中,造就大书繁荣的新时代,成就曲艺大 书的新辉煌。

(四)各地各类曲艺团体和机构是繁荣发展包括曲艺大书在内整个曲艺事业的主要阵地。在进行曲艺创作和表演、开 展曲艺研究与评论、以及培养曲艺人才、传承曲艺艺术、传播曲艺文化、组织曲艺活动和提供曲艺服务的过程中,要把对曲艺大书的关切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并扶持 长篇节目的创作表演,关心和鼓励长篇节目的演出经营,创造和提供适宜长篇大书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曲艺大书的传统继承和持续繁荣作出切实贡献。

(五)曲艺大书界尤其要树立远大理想,振奋艺术精神。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文化自 信,坚守自身格范。既要传承好前辈先贤留下来的看家经典,又要加强新节目的编演特别是现实题材节目的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 的精品力作;既要创作和表演现实需要的短篇节目,更要下大力气创作和表演能够真正代表大书特点和独特魅力的优秀长篇新节目。面对艺术传统日渐式微的客观实 际,尤其要把曲本创作的文学性追求,放到更加重要的核心位置,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引人编排、人物形象的丰满塑造、语言表达的生动运用及思想感情的丰沛酝酿, 全面张扬说书表演的“立体文学”传统。要牢记“评书无评,如目无睛”的艺谚诫训,通过注重“评说”表演的思想引领,彰显大书艺术丰富蕴藉的文化内涵。让英 雄形象、美好情感、不屈精神与正义之声,成为曲艺大书所以引人入胜的“立身之本”。在讲好中国故事、振奋民族精神的审美创造中,熔铸曲艺大书的自身精魂。

(六)新的时代和新的传媒,为曲艺大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空前良好的发展条件。传统的书场演出之外,广播和电视 已然成为曲艺大书展现自身魅力与风采的主流平台,而互联网的崛起,更为曲艺大书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巷陌百姓,创造着空前的机遇。包括网络“直播”在内的全 新技术手段与传播方式,展示给曲艺大书广阔而又迷人的演出市场前景。关键是要有足够的人才与精彩的节目去占领这些阵地。这就要求业界同仁群策群力、奋发图 强,首先强健自身的大书创造力,同时强健大书的艺术表现力。为此,一定要深入生活,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提升境界,努力为人民奉献无愧于伟大时代的大书精 品。

第七届中国曲艺团长高峰论坛暨首届中国扬州·全国曲艺大书发展论坛

全体与会代表

2018年12月2日于江苏扬州

刘兰芳表演北京评书《大孝惟忠》

陈景声表演苏州评话《岳传·泥马南渡》

连丽如表演北京评书《三国·白马坡》

何祚欢表演湖北评书《杨家将·张旦比武》

沈荫彭表演扬州评话《三国·二顾茅庐》

杨明坤表演扬州评话《皮五辣子·敲盆救火》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