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 广播人朗读经典话剧剧目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 时间:2019年02月26日 字体: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菊隐剧场演出《雷雨》片段 摄影王悦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在菊隐剧场演出《雷雨》片段(王悦/摄影)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林维):在纪念中国文学家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2月24日和25日,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联合举办的“有声有戏•经典剧目情景朗读会”在北京菊隐剧场上演。广播主持人和艺术家一起演绎《蔡文姬》、《雷雨》、《茶馆》等经典戏剧片段,用声音传播经典,致敬经典。

25日下午,在北京菊隐剧场举行的《有声有戏》经典剧目情景朗读会中,曹禺经典话剧《雷雨》中的一幕正在上演。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龚丽君对戏的是一名来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这样的跨界合作,正是北京人艺近年来进行戏剧推广的有益尝试之一。

本次朗读会的导演由执导过《李白》、《蔡文姬》、《甲子园》等剧目的北京人艺导演唐烨担任。唐烨从去年11月开始就投入朗读会的方案设计、剧本遴选工作。在今年1月初选定角色后,她迅速开始组织排练,耐心地引导参演的每一位主持人,毫无保留地与主持人分享了对角色的理解。唐烨说:“首先这个创意是和他们广播电台的老师们一起订的,因为他们本身是主持人,他们的强项就是说话,但是他们工作中说话的方式可能跟我们的剧本朗读和角色扮演还有一定的差别,但是艺术是相通的,所以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说是像北京人艺的老艺术家们致敬,向剧院致敬,向经典致敬,所以我们觉得是一个特别好的一个方式。”

据唐烨介绍,此次北京人艺剧院选取了《蔡文姬》、《雷雨》和《茶馆》三个剧目的片段,指导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们进行朗读和表演。唐烨说:“从呈现方式上我们也是采取三种不同的样式:第一个就是纯是朗读;第二个有一点点是呈现的是在排练过程中,他们拿着剧本可能会站起来有简单的走位,有肢体的一些帮助,但还没有构成特别有效的调度;第三个是完全让我们年轻的主持人们走起来学着来演一演。他们可能觉得每一个段落都有不同的难点,也都非常有挑战性。”

能够展现北京人艺的经典剧目,对于第一次参与话剧表演的主持人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无论是台词演绎还是舞台表演等,都需要不断熟悉和反复打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主持人刘佳此次出演了《茶馆》中一个逃兵的角色,谈到排戏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时,他说:“我现在排的主要是茶馆那个角色。我有两个挑战,一个挑战就是要用方言。因为平时像我们播音员、主持人主要是说普通话,然后这次是一个方言的挑战。再一个就是舞台调度,其实我发现演这种经典的人艺的大戏,我们看起来挺简单,但真正操作起来的时候、走起来的时候,脚底下还挺不听使唤的。”

北京新闻广播主持人李玲此次出演了《茶馆》中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康顺子。李玲告诉记者,为了展现这个复杂又悲情的人物,首先需要对作品进行深层次解读,然后才能实现从简单的声音模仿到有血有肉的作品演绎。李玲说:“因为《茶馆》是非常经典的话剧,这些戏的内涵很多东西可以不断的挖掘,就都在这些台词很细微的变化当中。比方说我在讲述我自己在太监家不容易,我跟我儿子相依为命。其实这些话是在叙述,但是不光是叙述给我儿子听,跟我儿子讲我们俩的感情,其实也是想给掌柜的、甚至是茶馆里可能还有其他的客人听,希望能够博得同情的。对,就这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东西。”

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濮存昕此次也参与到前期主持人的排练指导和演出联排、合成工作中。濮存昕表示,无论广播主持人还是话剧演员,都是声音的塑造者和传播者。通过此番合作,希望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濮存昕说:“戏剧不仅是只属于专业,其实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戏剧悟道,通过戏剧的窗口,我们可以看到大千世界,看到古往今来、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生活,各种各样的命运,我们去参照自己,打开自己的这种眼界。其实通过语言,我们成为了中国文化的DNA的传承者。语言和文字是文化DNA,我就觉得语言是一门艺术,这一门艺术的天地很广阔。”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