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向上”的新时代“雷锋精神”

文章来源:陕煤化集团陕北矿业涌鑫公司 作者:吴小龙 时间:2019年03月05日 字体: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记得在每年的3月5日,学校会举行大型的活动——“3.5学雷锋日”,以此纪念雷锋同志,传唱雷锋精神。

在陕北矿业涌鑫公司,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身体力行着“雷锋精神”,并赋予之新的时代内涵。

在工作上“向上”的退伍老兵

雷锋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不怕苦、不怕累,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在陕北矿业涌鑫矿业公司安山煤矿综掘一队赵金龙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施工2001切眼期间,井下条件复杂,巷道积水淤泥大,巷道路面硬化工作难以跟进。面对困难的工作环境,当时身为工长的他,主动申请跟夜班,和工人们一起抬架棚材料、一起用风镐起窝子、一起架棚,满工作面的来回穿梭。硬朗的军人作风,让他有股子拼命三郎的劲儿,对自己狠的要命,别人干不了的他来干,别人干不完的他来做,上班第一个来,下班最后一个走,在井下工作面,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停的工作着。

老赵常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管身居要职还是平凡岗位,都应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公司发展多做贡献。”

在学习上“向上”的机电大拿

“何大拿,你这急匆匆的,干啥去?”

“2005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高压线路出现故障,风机高压送不上电,我得赶紧下去看看。”说话间,陕北矿业涌鑫矿业公司安山煤矿综掘一队何俊三背着他的工具箱急匆匆地入井去了。

面对2000多米的故障线路,何俊三带着几个人分段排查,在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奋战后,终于发现其中一根电缆有一相绝缘,接地为零。可由于电缆没有破损,怎么也找不出原因。凭借多年实践经验,何大拿提出重新切割、重新做头的方案,实施过程中,他发现切割电缆接头处绝缘胶皮有轻微氧化,相线对地绝缘电阻下降而漏电。在何大拿的带领下,问题终于得以解决,及时恢复了生产。有人问起何大拿维修机电设备为何那么厉害时,他只回了一句:“工作中慢慢学习,学的多,会的自然就多了。”

雷锋说:“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要学习时间是有的。问题是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都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只有高中学历的机电大拿何俊三,正是凭着“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机电理论,刻苦钻研业务技术,练就了一身“万般问题皆可破”的硬本领,为区队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雷锋"向上"的人生姿态的真实写照。

在生活上“向上”的有为青年

2013年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的王小辉,来不及过度就接到公司安排,奔赴到工作地,曾经以为的高楼大厦、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被眼前的荒漠所替代。但他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打败,“选择留在煤矿,是我自己选择的路,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下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那时候的他刚刚来到陕北矿业涌鑫矿业公司安山煤矿综掘一队,只是生产班组普通的一员,第一次下井后才知道生产现场是多么的恶劣、艰苦,打锚杆完全没见过,他只得坚持学中干、干中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傅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雷锋说:“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他心中谨记着这样的信念,虚心向队上的队长等人学习,和职工们吃同样的饭、住同样的屋,努力适应煤矿的工作生活环境,把自己深深的扎根毛乌素沙漠。

如今,他在这片天地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成为了队上的技术副队长,生动的诠释了“艰苦奋斗是雷锋精神在生活作风上的本质体现。”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