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第三届中国长篇小说高峰论坛在徐州举办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作者:曹梦雨 时间:2019年04月02日 字体:

3月29—30日,第三届中国长篇小说高峰论坛在江苏省徐州市江苏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江苏省作协当代文学研究基地、徐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江苏省文艺评论协会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徐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雪春,副主席王炳成,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钱进,《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顾建平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文学批评家及作家代表五十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议题。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徐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黄德志主持了论坛开幕式,论坛期间举办了叶炜“转型时代三部曲”首发式。

吴义勤在致辞中期待大学里的文学研究能够跟上当代文学发展的节奏,而不是关在书院里自说自话,他认为,大学的学科建设应该跟文学现场有更好的互动,文学研究工作者应当有勇气去做当代文学历史化、经典化的工作,并表示在当下这个时代,高峰论坛的设立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是一个巨大支持。

王雪春表示,徐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类型丰富,更是涌现了许多艺术人才。徐州的文艺事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家,希望能借助长篇小说高峰论坛这一平台,推动徐州文学更好地发展。

汪政认为,长篇小说是非常重要的文体形式,对反映时代、反映现实,推动当代文学的发展乃至文明进程都具有促进作用,持续跟踪研究这一文体,必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

开幕式结束后,在《小说选刊》编辑部主任顾建平的主持下,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就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书写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称,当下长篇小说的现实主义写作在整体上是滞后于时代的,长篇小说不应该写人性而应该写人心,只有生活才是检验长篇小说的唯一标准;《上海文化》编辑木叶结合具体作品分析了长篇小说的现状;南京大学教授李丹从生产的角度对长篇小说进行了解读;江苏省作家协会韩松刚从数据切入看到现实主义作品的三个特点:整体性、典型性与历史性以及优秀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应当具有的三个特点:故事性、趣味性、深刻性;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堂会以阿来的《云中记》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现实主义作品的纪实性及浪漫成分问题;《文学报》编辑郑周明提出,写作者应对现实主义传统有一个理性的回溯与反思;江苏师范大学教授王艳芳回顾了近几十年来现实主义的转变,并谈到荒诞现实主义如何通过虚构作品真实性来分析当下现实主义创作所存在的问题。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以及徐州工程学院等徐州高校学者也先后作了发言。

论坛上,还举行了叶炜“转型时代三部曲”《裂变》《踯躅》《天择》首发式。在张光芒的主持下,与会专家从“乡土中国”到“转型时代”暨“转型时代三部曲”展开研讨。与会专家认为,这三部作品多元化、多视角地体现了高校生存状态,无论是从思想深度还是艺术深度上来看都是一部杰作,而叶炜反中产阶级化、反趣味化、反先锋化的写作,更加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力量。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沙先一主持了论坛闭幕式。汪政在总结中表示,希望中国的长篇小说能够在大量的乡土叙事中走出来,积蓄力量寻找新的突破点;同时希望论坛能够吸引更多作家参与讨论并引进海外视域的介入,推动理论与创作的结合。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