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北京京剧院创新中坚守国粹
▲武戏风采
▲演出结束后观众不愿离场
▲3月30日《演唱会》演员谢幕照
▲3月31日《演唱会》演员谢幕照
2019年3月31日,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建院40周年“辉煌岁月”展演的最后一场演出。演出前,长安大戏院售票窗口早已摆出“票已售罄”的牌子。演出现场,一组组实力不凡的演员轮番登场,一段段精彩唱段让观众兴奋不已,观众的叫好声、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过去的一个月,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建院40周年“辉煌岁月”展演,共29台剧目,37场演出,多场演出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盛况。其中,既有拿手好戏《状元媒》《珠帘寨》《周仁献嫂》《锁麟囊》《赵氏孤儿》,又有久未呈现于舞台的武戏《龙潭鲍骆》《酒丐》,还有北京京剧院的经典现代戏《杜鹃山》《沙家浜》,北京京剧《风雨同仁堂》等。
此次展演全方位展示了剧院的艺术底蕴和市场驾驭能力,在北京京剧院建院40周年之际,纵观这个国家重点院团的蓬勃发展之路,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思考。
未雨绸缪构建阶梯式人才矩阵
在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看来,京剧院最大的两项任务是“出人、出戏”。“不管是出精品、出效益,根本都是出人、出戏,没有人才,什么都无从谈起。”
其中,人才培养是剧院存在的根本,一个强大的剧院需要有充分的人才储备,既要有行当齐全、年龄结构合理的演员、演奏员队伍,也要有实力强大的创作队伍,更不能缺少眼界开阔、能力强、水平高的运营管理队伍。
北京京剧院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1979年剧院刚一建立,就组织了大规模的青年演员集体拜师活动。杨淑蕊、关静兰拜师张君秋,阎桂祥拜师赵燕侠……此后,这些青年演员都成为了剧院的栋梁之材。80年代后,剧院从戏曲学院引进了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等优秀后备人才,加上后来陆续引进的迟小秋、朱强、陈俊杰等业务骨干,逐渐形成了近二十年剧院的“领衔主演”团队,确保了剧院在全国院团中的优势地位。
“京剧史上的尖端表演人才都不是简单靠培养和‘捧’出来的,本质上是演员在有利外部条件下通过自身全方位的努力而成才的。”李恩杰说。秉承这一理念,北京京剧院在“培养谁”的问题上变行政决策为机制引导、专业把关和政策支持。
自2011年,剧院面向35周岁以下青年演员举办了“魅力春天”青年演员擂台赛,8年间共举办擂台赛、擂台邀请赛10次,共有160名青年演员获得了参赛机会,以唱完整大戏为要求组织青年演员学戏、演戏,练功,使剧院有超过演员总数50%的演员成为了具有主演大戏能力和经验的演员。几年中剧院支持30多名青年演员举办个人专场100余场。剧院还打造“每周一星”送大戏下基层活动,结合惠民演出、京剧普及活动和市场培育,为青年演员提供进一步锻炼成长的“天梯”。
如今,剧院出现了名家带新秀、新秀促名家,人才交互激励的局面,不仅形成了以“领衔主演、剧院中坚、青年领军、魅力新星”为称号的人才梯队,还从剧院中坚和青年领军中选拔了13名佼佼者建立了“备选领衔主演”队伍。在剧院,往日的抱怨声不见了,青年演员学习练功的积极性大增,认真研究申报项目,更多演员让人心服口服地脱颖而出。
一个剧院没有优秀演员不行,但只有演员也不行。诸多专业均衡协调地达到高水平才能满足剧院发展的需要。为此,剧院在大力培养优秀演员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演奏员队伍、创作队伍、舞台监督队伍等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剧院为使演奏员队伍与演员队伍协调发展,采用“给机会、压担子”等方式大力培养演奏员队伍,甚至还培养出了全国唯一的青年京剧交响乐队指挥;在主创人才培养方面,剧院大力推动主创队伍管理方式改革,李卓群、刘洋等已成为在社会上小有影响的创作人才;在舞台监督方面,把具备舞台监督能力做为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剧院陆续培养出了20多名舞台监督,有的已获得舞台监督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现如今,北京京剧院演员、演奏员队伍规模宏大,行当齐全,结构合理,流派纷呈,剧院可以独立承担各种京剧剧目的演出,具备同时演出五至六台传统剧目演出的能力,具备其他京剧艺术院团难以比拟的综合实力。
面向市场让京剧发展良性循环
衡量一个剧团、一个剧目乃至一个演员的优劣,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标准之一,面向市场是勘正艺术院团工作的重要方向。
京剧曾经辉煌,辉煌的标志之一就是一票难求。1979年剧院建院公演的火爆还历历在目,转眼京剧市场又陷入了低谷。进入80年代,演一场赔一场成为了传统艺术院团的切肤之痛。2000年前后剧院每年演出达1200余场,收入300余万元,场均收入仅2500元。面对市场不景气的状况,曾经的剧院不敢安排面向市场的售票演出,一度通过组织包场、组织观众的方式来撑场面,追求没有实际意义的“上座率”,形成了售票少、演出收入低、演员演出劳务低、演出积极性低、演出质量低、售票更少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剧院积极拥抱市场,争取所有演出一律以市场运营的方式运作,不怕不上座,建立对艺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不演让观众白看的戏,哪怕十块钱,我也得买票;我们的艺术家形成了共识,哪怕一个观众买票进场,也不能糊弄凑合,让他花得值。”李恩杰说,今年春节期间的演出出票率在75%,单场约15万,剧院的原则就是不送票,“只要把戏演好,就一定能够把观众请回剧场”。渐渐地,“恶性循环”变为了“良性循环”,剧院的影响力、观众的认可度、市场占有率都有了大大的提高。
同时,北京京剧院越来越重视品牌打造,陆续推出了“唱响之旅”、“传承之旅”、“发展之旅”、“魅力春天”、“每周一星”、“双甲之约”、“寻梦·承泽”、“节庆演出”等品牌项目和品牌活动。这些品牌活动,行程千万里,既走向世界,在美国、俄罗斯、巴西唱响国粹,也深入基层,在乡村的舞台上为观众演绎精彩,北京京剧院的品牌影响力通过大大小小的演出进一步扩大。林肯艺术中心、肯尼迪艺术中心、马林斯基剧院等世界最高水平艺术殿堂都有北京京剧院的身影。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不仅在林肯中心上演了征服全场观众的佳话,也创造了让马林斯基剧院剧场内通道水泄不通、500万网友关注的“传奇”。同时,在北京及周边城市、乡村也有北京京剧院“每周一星”亲民的身影,让传统文化在京津冀的大地上葳蕤生长。
正是在政府财政经费支持、剧院市场运营革新以及社会重视等多重推动下,剧院2017、2018两年,收入超过5000万元,演出票房收入逼近4000万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演职员为生活所累、为收入发愁的局面,还用经营收入发放了拖欠多年的未享受福利分房老职工的住房补贴,共计1500多万元。
独具匠心走精品化道路
剧目建设是院团的生存之本。北京京剧院汇集了四大名旦和五大流派等前辈大师的丰厚传统艺术资源,他们留下的近千部剧目,成为剧院极为宝贵的艺术财富。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剧院明白除了继承传统,市场化运作还必须要推陈出新,想要占领市场就必须抓住提高艺术品质这个“牛鼻子”。为此,剧院于2014年制定了《艺术品质提高工程实施纲要》,启动了艺术品质提高工程。
在艺术创作上,首先是让老戏呈现新面貌。解决老戏时长过长、故事情节推进慢、剧本结构不合理、表现方式落后等问题,根据当代观众的审美,对剧目进行整体统筹,用庄重大气、高雅精致的标准将其进行加工提高,甚至重新设计制作。40年来,北京京剧院在恢复的基础上,加工上演的优秀传统剧目受到新老观众的一致好评。如梅派经典戏《贵妃醉酒》;谭派经典戏《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马派经典戏《赵氏孤儿》;张派经典戏《状元媒》;程派经典戏《锁麟囊》;荀派经典戏《红娘》;尚派经典戏《汉明妃》等。
其二是让原创的新戏能够吸引观众。剧院既没有抛弃传统,但也不被传统绑缚手脚,而是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精华的同时,密切结合时代潮流和观众特点,积极创新。四十年来,北京京剧院创作了许多经典剧目。如90年代的《北国情》《画龙点睛》《圣洁的心灵—孔繁森》《风雨同仁堂》等,先后获得“文华大奖”、“京剧艺术节金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进入21世纪,北京京剧院的新创剧目更是好戏连台。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一、二本)荣获中国艺术节大奖;精编版《宰相刘罗锅》(上中下)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第一名;新编历史剧《洛神赋》《梅兰芳》《下鲁城》分别荣膺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提高艺术品质必须要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决心,要么不上手,要么不撒手”,这是近年来剧院在创作上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总结出的真理。2011年创作的《宋家姐妹》通过反复加工提高,日臻完美,演出场次已近50场,已经成为剧院新时期新剧目创作的典范;新编京剧《大宅门》等剧目在已经获得奖项的情况下,剧院依然征求专家以及观众的意见建议,精深加工,保证品质。
一直不懈地在艺术上探索出新的北京京剧院,近年来还推出多部小剧场京剧,从第一部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到近几年的《惜·姣》《浮生六记》《碾玉观音》等剧,他们在小剧场里为京剧拓展一片新天地,吸引一批新观众,并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更多院团加入小剧场戏曲的创新中,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艺术品质的提高,剧院不仅抓表演,而且抓装置、道具,抓音响、字幕,抓后台管理、卫生,坚持不懈,有错必罚。例如,剧院成立了艺术品质提高专项工作组,请有水平、有能力、愿贡献的专家到排练厅指导、到剧场检查质量,为高品质艺术保驾护航。每场演出都安排院领导和干部值班,把检查质量、反映问题作为值班工作的重要内容。
传统艺术尤其是京剧这样的国粹,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传承不易,推广更难,但是北京京剧院用他们的实践证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们以品质为先,维护国粹艺术的尊严;坚持以市场化运作,赢得社会的认可,成为全国京剧院团中,靠市场化运作形成良性循环的典范。过去四十年的辉煌岁月已成“过去式”,仍有一片新天地、新世界,在前方等待新一代京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