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十月文学院 “名家讲经典”2019年第四讲 “五四”百年专场:阎晶明讲鲁迅作品
讲座现场
百年前,一群意气风发的爱国学生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推动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幕,促进了人民对改造中国问题的反思和探索,启迪了古老的中华民族,照亮了新的征程。五四运动已成为光辉的一页永载中华民族的史册。
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以“纪念五四阅读鲁迅——从《孔乙己》发表100周年说起”为主题的“名家讲经典”专场讲座在十月文学院举办。本场讲座是“名家讲经典”系列讲座的总第十六场,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为广大文学爱好者讲解鲁迅及其文学作品。
1917年,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蔡元培、钱玄同等人发起新文学革命,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开启了中国文学现代化变革的进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新文化、新思想在中国的发展,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1881.9.25—1936.10.19),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对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孔乙己》作为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自发表之后即被选入教材,长时间来都是中国大陆高中和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之一。在台湾,许多版本的高中国文科教科书也都有选录。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在当天的讲座中,阎晶明以真诚的学者态度和翔实的史料分析深深感染了在场听众。阎晶明把鲁迅放在当代文化背景下,放在当代文学格局中进行阅读和研究。证明了鲁迅思想的巨大魅力就在于其强大的现实性,在于他对民族性格的根性剖析具有长久的“当代性”。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追求,最后就体现在鲁迅的经典性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都是朝“鲁迅”这个目标去的,包括鲁迅自己也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阎晶明从不同的侧面解读鲁迅,从中看到他亲切自然的一面,又同时透视出他从不平庸的思想家风采,看到他是现实生存的拼争者,又是一个为了国家民族革新进步而斗争的革命家;看到他有多方面的才华,却又从来都是以文学笔触作为表达的根基;看到他一生中有过无数的笔墨争论,但其实包括论敌在内的同时代人早已认识到他对整个中国的意义和价值。鲁迅竭力反对身后留名,但关于他的纪念、争论,研究、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本身就是鲁迅思想、精神、创作魅力无穷的体现,是他留给后世的丰富遗产。一个经典作家,永远有很多的阐释空间,阎晶明在讲座中带领在场听众一一打开了这些宝贵的空间。
作为北京出版集团十月文学院的公益性文学品牌活动,“名家讲经典”系列讲座自2017年4月开办以来,以“名家讲堂,雅俗共赏”的形式,每期从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中精选出一部名作,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作家与文艺家,以浅显易懂、贴近大众的语言,细腻解读作家和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