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用群众文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群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建设先进的群众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企业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职工群众文化建设是提高职业技能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的重要载体。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职工参与其中,接受熏陶,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但能够有效发挥群众文化的作用和功能,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职工群众的生活品味、幸福指数,而且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为建设和谐企业提供支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新时期,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做好企业群众文化工作,引导群众文化健康发展,是一个新课题。
守初心,以职工群众为中心,牢牢把握群众文化工作的大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由此,以职工群众为中心,是新形势下企业群众文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的大方向,是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的初心。
面对企业结构性调整出现的新变化、新问题,面对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企业群众文化工作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脉搏,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担当,创新群众文化理念,以职工群众的标准来衡量文化建设的成效,让职工群众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
群众文化必须让职工群众广泛参与。企业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是职工,职工群众的积极广泛参与,是企业群众文化工作最有效、最有活力的要素,是群众文化建设的强大正能量和不竭驱动力。因此,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要在对象上强化群众性,面向基层,调动一切资源为加强基层、活跃基层服务,眼往下盯、劲往下使,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让更多的职工群众参与到其中来;要在内容上力求通俗性,推出尽可能多的文化活动样式和文化服务内容,在满足职工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上下功夫、做文章,使通俗易懂的文化成为职工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为职工群众所接受;要在形式上提倡多样性,注重喜闻乐见、推陈出新,逐步建立和规范文化娱乐、文学创作等各种群众性文化活动,让职工群众充分享受文化的乐趣。
群众文化必须贴近职工群众的生活。职工群众文化接地气、贴近生活、切合职工群众的文化需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者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为原则,走进车间、走进班组、走进现场,以科学严谨、扎实细致、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将群众文化活动融入日常生活、融入现实场景,增强群众文化的亲近感、代入感、时代感。要善于科学地总结群众文化工作实践的新经验,以生活喻精神,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丰富新内涵,做出新概括,用丰硕的群众文化成果指导新的文化实践,使群众文化得到传承、光大,换发生命力。
群众文化必须满足职工群众的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作为以职工群众为对象的企业群众文化和文化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要求,牢固树立职工群众至上的观念,坚持以职工群众为本,相信职工群众、依靠职工群众、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不断探索搞好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打造健康文明、昂扬向上的群众文化,满足职工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担使命,以推动发展为要务,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工作的总要求
受企业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群众文化工作亦出现投入不足、力量薄弱等现象,制约着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做好新形势的企业群众文化工作,需要企业文化工作者勇担时代重任、牢记历史使命,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树立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自信,紧密结合企业实情,紧紧围绕中心工作,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要务,以全新的方位谋划坐标,紧随新时代,紧扣新矛盾,瞄准新目标,拿出新举措。
群众文化要巩固执政基础。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群众文化担负着育人化人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历史重任。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地融入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增强职工群众认同感,形成文化合力,引导职工听党话、跟党走。要带着对党和国家伟大事业蓬勃发展最炽热的愿望,带着对企业向好发展最热切的期盼,带着对职工群众关心关爱最深厚的感情,带着对文化工作繁荣发展最坚定的信念,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推动企业群众文化工作向高水平跨越、高层次迈进。
群众文化要服务改革发展。群众文化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要着眼于企业结构调整、改革发展的实际,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针对企业每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实现企业群众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把群众文化的功效渗透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把群众文化的触角延伸到改革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要用先进的理念教育职工、用崇高的精神激励职工、用明确的目标鼓舞职工、用规范的制度约束职工、用榜样的力量感召职工、用领先的科技武装职工,从而对内形成企业凝聚力,对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群众文化要推动经济建设。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企业群众文化要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引擎,为经济转型提供新动能。要不断地传承文化、创造文化,探索“经济+文化”模式,通过文化引领,给经济建设注入新内容。要发挥文化教化、感化和同化职工群众的作用,推动职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要打造劳模文化、劳动文化、群监文化等职工群众文化品牌,发挥文化品牌的凝聚和提升作用,夯实职工群众文化发展根基,引导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推动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善创新,以确保效果为目标,始终坚持提高职工素养的大前提
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企业群众文化工作必须以保障效果为目标,围绕职工素养提升,不断加大创新力度,为职工群众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要有新时代内涵。要大力推动传统职工群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要按照新时代特点和要求,对有借鉴价值的内涵、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新时代特色,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要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观赏性有机结合,把群众文化活动规律化、丰富化、多样化,实现由单调、枯燥和乏味变为积极、健康和向上。
群众文化要有新时代形式。要强化思想认识,提高工作站位,不是将企业群众文化建设当作简单一般的“唱唱跳跳”和“读书看报”去对待,而是将此项工作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去审视,放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视野去经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坐井观天思维和就事论事做法,远远不能体现新时代企业群众文化工作的丰富内涵和高标追求。企业群众文化工作要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力求做到业务知识丰富、工作作风扎实、工作思路明晰、组织能力强大、协调方式灵活,用通俗生动、浅显易懂的形式和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文化活动,朝气蓬勃开展各项工作,为职工群众提供专业化、新颖化的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要有新时代手段。工会组织作为企业群众文化的推动者和运作者,要强化阵地建设,把建设群众文化阵地作为提高职工幸福指数、为职工谋福祉的重要举措,努力推动建立党政工齐抓共管的群众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形成党委领导、行政负责、工会推动、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要将群众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整体规划,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加大资金、场地和人员投入,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的活动载体与活动形式。要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提高职工群众的参与度,推动文化阵地成为宣传和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场所、群众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 实现群众文化工作有新突破、有新作为,使职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总之,要充分认识企业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明确工作的发展方向,追随新时代、新潮流、新思想,以前瞻性思维和超前性意识,激发企业群众文化工作的勃勃生机,为企业群众文化工作注入新内涵、新活力,推出新成果、新理论,促进企业群众文化工作向高质量、高标准迈进,不断提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