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70年来中国电影文学与电影”座谈会在京举行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陈泽宇 时间:2019年07月12日 字体:

座谈会现场

7月10日,由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70年来中国电影文学与电影”座谈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艾克拜尔•米吉提主持。

艾克拜尔•米吉提谈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电影文学的发展为中国电影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电影技术日新月异、文学技法不断更新、大众审美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群众对中国电影与电影文学的发展满怀期待,这为中国电影与电影文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文艺报》原总编辑、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以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为中心,分析了电影与文学在体裁上的不同。在他看来,电影是文学在近现代社会的又一艺术表现形式,电影主要在群众性与综合性两点上与文学有所区别,即电影面对更广大的人民群众,综合更多艺术元素。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繁荣中国电影需要从影视本体出发,建立独立的电影批评体系。“过去的批评话语是以文学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而在影视作品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尊重影视规律,建立清晰、有效、系统的批评体系。”他还谈到,现在需要再次重视、重建电影的文学基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注重提高电影质量,力争从电影产业的黄金时代走向电影创作的黄金时代。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回顾了70年来中国电影文学与电影深度结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并联系当下电影行业状况,对中国电影文学与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尹鸿谈到,上世纪80年代,电影界曾提出“丢掉文学的拐棍”“与戏剧离婚”等呼声,实质上是为新一轮的语言更新作准备,但如今电影若仅依赖场景、动作、冲突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文艺更多元、更高层次的需求,文学所强调的人物、细节、社会丰满度、寓意象征性等要素亟需再次得到电影的重视。

与会专家谈到,中国电影过去70年的发展成果与电影文学的创作繁荣关系密切,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离不开进一步夯实文学基础。文学性在电影中的回归与强化,有利于电影作品进一步凸显人文价值,强化社会效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全面处理好文学与电影、文学人与电影人的关系,让文学有效地适应电影产业的生产体系,在充分尊重电影艺术规律前提下,寻求最适合文学释放精华、发挥作用的空间与方式,致力于让电影与电影文学共同由高原走向高峰。

周星、丁亚平、陈旭光、王一川、程绍武、高小立、张弛等十余位电影文学界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

(陈泽宇/摄影)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