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献礼建国70周年,光明日报联合今日头条打造“70年的文学记忆”精品栏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作为一种与现实紧紧相连的艺术体裁,自1949年之后迈进了“当代文学”的阶段,时至今日也历经了70年的风雨历程,并依然在行进中萌发着新的活力。从老舍的《茶馆》到杨沫的《青春之歌》,从曲波的《林海雪原》到柳青的《创业史》,一部部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仅面世时被争相传诵,名重一时,而且历经岁月涤荡,至今仍珍藏在国人的记忆中。
站在70年的节点上向后回顾和向前瞻望,广大网友都对哪些优秀的作品印象深刻?如何在历史语境中辩证地看待一代代作家的文学成就?自7月13日起,光明日报联合今日头条,共同推出“70年的文学记忆”栏目,邀请网友一起聊聊新中国70年的文学之路。
“70年的文学记忆”话题在今日头条阅读已超千万
上线10天以来,“70年的文学记忆”话题在今日头条点击量已超1300万,并吸引了1600多位网友参与讨论。光明日报依托“新中国文学记忆”特刊,在官方头条号向读者介绍了《回延安》《小兵张嘎》《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著作问世前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直击70年发展历程中,一代代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响应时代召唤,以文学的语言反映家国变迁的感人事迹。
在介绍作品《红岩》时,“在革命信仰面前,忠诚只有一种选择”一句话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共鸣,网友“金鱼水塘”评论道:“什么叫忠诚?就是自己受到伤害与磨难,都始终不渝,不忘初心”,网友“naera”则感慨“真的很震撼,看到此文立刻回忆起那段先辈的实践及青春的记忆”;对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兵张嘎”的故事,网友“聪明到没有智商”讲述了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是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与能力无关,他总会在别人需要时伸出援手,同时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但他在以自己的方式去改变,纵使某一天人们都忘了他,嘎子仍然是一个英雄。”
“一代代作家创造出了引领时代精神的审美范式”
看到“70年的文学记忆”系列文章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授徐斌在头条号上表示:“文学是时代声音和艺术诉求。新中国使人民真正成为艺术表达的主人公。70年来,中国文学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获得新形式、展现新内容。从50年代至今,一代代作家将个人情怀融入家国命运,创造出一套完整的引领时代精神的审美范式,我们今天应当充分总结先辈学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并从奔腾的时代浪潮中不断汲取力量。”
上海市委党校教授袁秉达看后表示:“在我们生活的新时代,文学依然神圣。新时代文学创作的主旋律,是广大人民群众期盼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时代的文学家和文学作品,要以数千年的大历史观和关照人类命运的天下情怀,用具有穿透力的文学语言生动地演绎14亿中国人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和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艺术地再现中国人民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世界和磅礴力量,在现代化进程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同时,不少文学爱好者也参与到话题中来,表达着自己的阅读感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贾俊在话题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林海雪原》从1957年诞生以来就被文学批评家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范作品。一方面,小说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战斗英雄杨子荣在威虎山与土匪座山雕斗智斗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革命性,把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精神展现地淋漓尽致。另一方面,革命精神的传扬并不苍白,也非简单的理念图解,而是结合了传统的文学表现形式,具有相当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洋洋洒洒四十万言,故事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作者曲波塑造了一批具有革命精神的侦察英雄。”
作为献给新中国70华诞的一份特殊的礼物,“70年的文学记忆”栏目将一直持续下去,欢迎各位网友踊跃参与,一起重温那一份温暖的记忆。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