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看北京故事 品生活变化
“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举行发布会(柴程/摄影)
本报讯 每年8月份都为观众送去清凉和平静的“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又将如约而至,20部题材多样、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将轮番登台。
2012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创办了“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今年的“北京故事”主题为“成长·同行”,20部作品涵盖话剧、京剧、昆曲等8个艺术门类,按内容可分为3个板块。
其中,“古·今”板块集中展示创作者在小剧场中对戏曲艺术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京剧《好汉武松》由杨派非遗传人杨少春做艺术指导,青年导演李卓群为核心组成创作团队,在丰富行当、发展流派、延伸程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武戏文唱;屡获国际大奖的导演赵淼这次带着他的新剧《化水》来到观众面前,努力尝试将舞蹈和戏剧相融合,追求以剧叙事、以舞写意的舞台呈现;河北梆子《台城柳》的最大看点是京、梆两大剧种强强联合,让该剧不仅有河北梆子的悲壮激昂,更有京剧的苍韧有力。
“变·化”板块中的话剧《生逢灿烂》展示了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求新求变,从侧面反映出东城老百姓的热情、坚毅、不屈不挠的时代精神;世界级的中国舞蹈团体——北京现代舞团这次带来了他们的全新作品《北京·我们》,讲述了一群怀揣梦想从天南海北来到北京的普通人的梦想与拼搏。
最贴近百姓的“生·活”板块反映的无疑是平常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鬼才导演”黄盈带来的话剧《点心》讲述了大学毕业生保持信念、坚持理想的创业之路;话剧《江小东和刘小文》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展示了年轻人的情感世界;话剧《我是余欢水》以舞台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展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话剧《爱转机》讲述了不同年龄的人对于爱情的理解。
为激励参演单位进一步打磨完善,提升艺术质量,本届展演邀请专家、媒体代表和资深观众组成评审团,针对参演剧目进行打分,最终将根据分数高低,评选出前三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