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黄坤明在《文艺报》《人民文学》创刊70周年座谈会讲话,作家、评论家发言

文章来源:《文艺报》 时间:2019年11月26日 字体:

引领文艺发展砥砺精品创作

凝聚人民奋斗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黄坤明

1949年,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文艺报》《人民文学》相继创刊,到今天已经走过了70年的不平凡历程。这两个与共和国同龄的重要文化阵地,在奔涌向前的历史洪流中,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书写了当代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评论的辉煌,奏响了当代中国70年砥砺奋进的文化乐章。

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初升的朝阳,在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在郭沫若、茅盾、丁玲等作家艺术家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下,新中国第一个文艺理论评论阵地《文艺报》和文学原创阵地《人民文学》与广大读者见面,开辟了新中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天地。70年栉风沐雨、薪火相传,这两个文艺园地始终坚持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以坚定的立场、深沉的情怀、厚重的内容,发时代之先声、引文艺之潮流,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办报办刊之路,为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重要贡献。

70年来,《文艺报》《人民文学》记录人民奋斗、展现时代风云,描绘了新中国发展进步的壮美画卷。把记录奋斗、崇尚奋斗、激励奋斗作为重要使命,生动记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火热实践,呈现了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生动气象,热情讴歌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70年来,《文艺报》《人民文学》引领文艺发展、砥砺精品创作,托举起当代中国文学发展的新高度。把树立正确的创作导向和创作理念作为基本职责,推出一系列优秀文艺作品和理论评论文章,以深刻的思想性、艺术性书写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新篇章,使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理念和标准深入人心。

70年来,《文艺报》《人民文学》团结名家大家、扶植文坛新秀,凝聚培养了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学队伍。许多名家大家都很看重《文艺报》《人民文学》的地位和影响,许多人的成名作、代表作都是在这两个报刊上发表的,现在活跃在文学创作一线的作家、评论家都以在这两个园地上发表作品为荣。在办刊办报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代代编辑名家,他们牢记办刊宗旨,把握文学规律和编辑规律,在文艺阵地第一线无私奉献,将一篇篇优秀作品呈现给广大读者。可以说,《文艺报》《人民文学》既是党的文艺事业的重要阵地,也是作家评论家和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既标注着一代代文艺工作者不断攀登文学高峰的前进足迹,也引领和推动着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事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信祝贺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高度肯定新中国成立7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取得的丰硕成果、作出的重要贡献,殷切期望我们的作家艺术家自觉承担和认真履行好使命任务,积极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最近闭幕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导激励机制,加强文艺创作引导,完善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工作机制,对推动新形势下文艺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文学作为最具原创性和基础性的艺术,《文艺报》《人民文学》作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发展的重要园地,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大有可为。

第一,坚持文以载道,为立心铸魂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都艺术地表达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给人以启迪、给人以力量。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信仰追求、坚守文学理想,大力弘扬“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引领创作,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体现到创作实践之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上。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作为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传播真善美、贬斥假恶丑,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温润心灵、启迪心智、引领风尚,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第二,坚持文艺为民,推出更多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人民文学》刊发的许多作品,以其浓厚的乡士气息、真挚的百姓情怀,艺术反映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故事,生动塑造了一个个质朴鲜活的文学形象。《文艺报》刊载了大量秉持人民立场、表达人民心声的文艺评论,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导向。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旺盛,呼唤着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深入研究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特点、新趋势,把握人民群众审美需求的新规律、新变化,发现人民群众创新创造实践中蕴藏的新现象、新经验,自觉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教育实践,自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反映普通群众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反映亿万百姓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

第三,坚持文为时著,描绘伟大复兴时代精神图谱。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人们看得见的社会日常生活,到看不见的心灵世界,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种从经济到文化、从物质到精神的历史性变革,给当代的文艺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素材和写作契机。欣逢这样伟大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也有条件写出为时代画像立传的扛鼎之作。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增强时代感在场感,以更高的站位、更敏锐的触觉,感知时代风云变化,触摸时代脉动节拍,勇攀新时代的文艺高峰。《文艺报》《人民文学》要勇当引领文艺创作的先行者,在选题策划、评论推介等方面加大对现实题材创作的工作力度,引导作家评论家用心感受时代发展的磅礴伟力,用情体悟社会生活的千姿百态,描摹伟大时代的奔涌与激荡。

第四,坚持文化自信,鲜明中国文学的美学精神和审美风范。一个民族的文学,凝结着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独特气质,只有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底色,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有格调、有神采。无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理论评论,都要以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为依托,把我们的工作深植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中,积极反映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的独特智慧和气韵,不断彰显中国文学的风格、提升中国文学的标识度、扩大中国文学的影响力。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发掘民族文艺的样式、题材、体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好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涵养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培育中国文艺独特的风骨和气派。

第五,坚持文贵创新,激发当代中国文艺的生命力创造力。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大力提升文学原创能力,在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等方面大胆尝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让新时代的文艺百花园更加瑰丽多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要把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作为提升文艺创作质量的主攻方向,作为甄别遴选优秀作品的重要标准,引导和激励更多作家到生活中去发掘、去提炼、去刻画,让更多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呈现在读者眼前。要传承和发挥在文艺理论评论方面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把党的文艺方针贯穿于文艺理论建设、文艺思潮辨析、文艺作品批评之中,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增强针对性、说服力、战斗力,提升话语权和影响力。

文艺报刊是优秀作品的孵化器,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名编辑、大作家和经典作品之间的佳话,很多名篇佳作都是作者和编辑共同成就、合力推进的结果。广大报刊编辑要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不断修炼为人、做事、从艺的品行素养,甘做事业人梯,以自己的倾情奉献滋养文学事业这棵参天大树。要练就“慧眼识珠”的本领,善于发现新人、扶持新作,为青年文学人才提供机会、搭建舞台,不断培养壮大文学新生力量。要自觉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不断提高刊物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文艺报》《人民文学》在新时代更加熠熠生辉。

(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2019年11月21日在《文艺报》《人民文学》创刊7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摘编。)

梁鸿鹰:把当代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家园建设得更好

今年我们在回顾《文艺报》70年来走过的光荣历程时深深感到,《文艺报》与《人民文学》一样,从创办、成长、壮大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是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的结果,是一代代作家艺术家评论家砥砺前行的结果,是社会主义文艺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为进一步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贡献力量,《文艺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政治坚定,不断推动党的方针政策深入人心。《文艺报》自诞生之日起就发挥着促进党凝聚和引领作家艺术家的作用,这是其显著的政治优势。要坚持政治家办报不动摇,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新闻观和文艺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理解阐释贯穿其中的坚定信仰信念、真挚人民情怀、自觉历史担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贯彻党管媒体原则,履行好意识形态责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站稳脚跟,明辨是非,运用专业解读、阐述、评判等学理化方式,把党的思想理论主张,转化为专业优势、学术优势,将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和文化战略转化为对文艺实践的具体指导。

培根铸魂,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建设精神家园是《文艺报》70年来的不变信念。我们将高举新时代精神之旗、立新时代精神支柱,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果,不断建构文艺理论评论中国话语体系,引领人们认清历史发展主流和方向,鼓舞人们开创美好未来。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大力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把握中华文化思维、表达、语言、韵律等精髓,丰富理论评论话语,实现美德、美学、美文结合,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激浊扬清,积极发扬褒优贬劣的担当精神。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指出问题、匡正流弊一直是《文艺报》的使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重塑批评精神,把科学理论运用到对创作动态、思潮变化、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判评论上,坚持文艺评论思想标准、艺术标准高于商业标准,多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抵制庸俗低俗媚俗,在是非曲直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对各种不良作品、现象、思潮敢于亮剑,对新条件下出现的各种因素、各种表现、各种观点进行辨析、引导,反对脱离文艺实践和作品的空头评论,反对凌空蹈虚、隔靴搔痒,提高文艺批评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坚持披沙拣金、去粗取精,春风化雨、启迪思想,帮助创作者明确得失,端正方向,帮助公众认识时代丰富性、实践多样性,提升审美鉴赏水平。

守正创新,展现新时代文艺媒体新风貌。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在增强内功、提升能力、主动转型上下功夫,在“四力”实践活动中增强本领,转作风改文风,让新闻报道和理论评论在内容、方式、语言等方面与丰富多彩的新时代相适应,深入浅出、新鲜活泼、质朴清新,契合文艺鲜活现实,贴近公众生命感受。深度汇入互联网与新媒体蓬勃发展潮流,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建设和运用各类新媒体工具,善于借助多元化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推出快捷反应、增强互动的文艺评论,以内容优势赢得话语优势和发展优势,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范咏戈:珍惜当下 不恋过往 不惧未来

70年,对任何一份报刊来说都是一段不短的历史,回望历史我们有一份厚重,有一份自豪。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建设新型的国家意识形态出发,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作出了创办《文艺报》《人民文学》的决策,并寄以厚望,赋以重任。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怀下,《文艺报》《人民文学》以及稍后创刊的《诗刊》等成为文学界的国字号报刊。茅盾、丁玲、冯雪峰、张光年、冯牧等老一辈文艺大家亲自担任报刊主编,他们认为,文学发展离不开园地和阵地。70年中,《文艺报》历史上有两个突出的亮点值得我们记忆。一是对新中国文学的催生。新中国成立后,《文艺报》和全国文学界一样,尽管也经历了不少错误的斗争和批判,但是《文艺报》作为新中国文学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阵地之一,从理论批评方面,有质量地宣传了毛主席的深入工农兵生活,熟悉和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作具有人民性的作品的新文艺思想。在《文艺报》上开展的关于文学现实主义道路问题的讨论、关于写社会主义新人问题的讨论,以及关于如何反映革命战争问题的讨论等,都影响了整个文艺界。除却基本理论建设,《文艺报》还基于敏锐的文学观察,大力推出了新人新作,被评介和推荐的不少作品成为当代文学的经典性作品,如“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这些作品也可以说是借力于《文艺报》等报刊走进了文学史。当年一批青年作家后来在新时期成为了著名作家。第二个亮点是改革开放初期站到了解放思想的前沿。《文艺报》率先吹响了为一批优秀作品平反的号角,大力推出了一批新的思想解放的作品。《班主任》《哥德巴赫猜想》等作品在《人民文学》发表后,《文艺报》利用理论批评的影响力,将它们迅速推向全社会。在基本理论的拨乱反正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厘清了一些新时期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比如现实主义深化的问题,现代派文学的问题,等等。当时的《文艺报》上上下下确实有一种长期积攒的如火山爆发般的力量、释放的劲头,自我解放也解放了文学艺术的生产力,扛起时代大旗,功莫大焉。这些既是《文艺报》的财富也是我国文学界的财富。

回顾70年走过的道路,更应珍惜当下,不恋过往,不惧未来,《文艺报》的明天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办好《文艺报》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15日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谈到的五个问题以及其他重要讲话中的理论观点,更是文学界和《文艺报》实现宏伟目标的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二是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四是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五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此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这是一个根本问题;大师、大家,不是说有大派头,而是说要有大作品;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自尊自重、自珍自爱,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我认为,以上就是《文艺报》应有的政治站位,也是《文艺报》的话语权和公信力所在。把握住这些,才能保证办报的正确导向。特别是要闻版始终要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些现在做得都很好。

《文艺报》的基本读者是中国作协会员,一报在手,可以帮助作家了解全局,站得更高,领会中央的精神,不仅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理论批评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说得也很清楚,现在的文艺批评主要是没有批评。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谨防“大花轿,人抬人”,真理越辩越明。一点批评精神都没有,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需要破除“圈子批评”,“圈子批评”只会使办报的路子越走越窄。文艺批评的武器需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说真话讲真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文艺报》来讲是义不容辞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辜负党中央对《文艺报》的期望,对得起《文艺报》的历史传统和未来。这都需要加强队伍建设去实现。《文艺报》办报历史上历来有政治敏感、专业加敬业的传统。相信在中宣部、中国作协的领导下,在广大作家艺术家的关爱下,报社同仁通过不断提高政治修养、专业水准,遵循文学和新闻两个规律,让老字号、国字号始终走在创新的路上。鉴于《文艺报》70年来在学界有广泛影响,在新时代肩负着重要使命,《文艺报》的评论版和理论版是公认的理论批评重要阵地,望继续关心《文艺报》发展,提高其学术地位,同时建议《文艺报》能够像文学刊物一样享受稿费补贴,以利于《文艺报》能以一流的作者队伍、一流的文章、一流的版面回报党和人民以及文学界的厚爱。

施战军:与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始终共情相通

感谢支持、举办和参加、关注这个座谈会的领导、师友和所有人,座谈会的召开,一定是《文艺报》《人民文学》办刊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刊物是读者的。《人民文学》的70年,是广大读者热切支持、热情参与的70年,是创、编、读之间互动互信、曾有过苦苦守望经历、更多是美美与共记忆的70年。

刊物是作者的。每一期目录上,作者名字有的如日中天,有的新似晨光,但都令人感到踏实和喜悦;而我们的作者对刊物也视如至亲,总是记得初逢的欣悦、行进的激励、回望的温暖。

刊物是历史的。创刊之际毛主席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人民文学》的历史体现了对这一重托的完成度,而使命是长远的也是现实的,回望70年,我们必须珍视与新中国同步的代代相承的好传统;同时也必须清楚,刊物是时代的,身处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新时代,《人民文学》必定要承担的,是努力发出好作品并且要把好作品从高原向高峰推送。

刊物是人民的。人民,是刊物的命名;以人民为中心,是导向,也是命题,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人民,更是命脉,人民是我们的基因血脉和主体属性。

刊物是文学的。好作品的出世,一定具备足够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作品本身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有编者无痕的智慧与深情的化入,在传播中也得益于出版物载体方面的制作精良。文学的长相和心象,既在字词句章、谋篇布局之内,也在真爱文学的刊物编者的健全、健康、健美的无私追求之中,好作品带着神态、神采、神韵,也深含情景、情志、情怀,刊物总是与创造、认得和享受好作品的人们一起内外兼修。

刊物是家国的,也是世界的。70年来《人民文学》所发表的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名篇佳作数不胜数,包括今天在场的许多前辈嘉宾都是这些经典作品的作者。也借此机会向老师们深深致敬!今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茅盾文学奖颁发,5部中首发《人民文学》的作品有2部,即《牵风记》和《主角》;“五个一工程”奖颁发,图书出版类获奖的6部长篇小说中首发于《人民文学》的有3部,即《经山海》《主角》《海边春秋》。

党的十八大后,《人民文学》积极承担起“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任,创办了多语种外文版。在原有英文版《路灯》一个语种试刊成功后,又创办了法、意、德、俄、日、韩、西班牙、阿拉伯、荷兰文版等对外译介当代中国文学的连续出版平台。其中2013年推出了英文版“未来”主题专号,也就是在刘慈欣获“雨果奖”之前,第一次向世界推介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群体的阵容和实力,如今这一版已成珍本。其他语种的新的科幻专号业已陆续推出。党的十九大后,我们在把握“向世界展示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的大方向基础上,更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文学世界表达”的审美定位,根据各语种所在地域的审美特色,以“家园”“自然”“成长”“智能”“中国多民族”“性别”“追忆”“功夫”“名物”“时代”“生态”等主题,展现中国故事内涵的丰富性和中国文学审美的多样性。将做精、做准、做出读者缘、做出衍生效果作为重点,下功夫出实效。在语种所在地域逐步实现由国外有实力有影响的出版机构落地出版,比如英文版落地美、澳的著名大学出版社,德文版落地企鹅兰登等。以此更生动地证明,繁荣发展的中国文学不仅在扩大着“走出去”的规模,而且已经进入“融进去”的对等交流阶段,甚至在某些题材体裁方面发挥着令世界瞩目的高水平引领作用。

2019年第10期,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庆气氛中,《人民文学》红色封面上“70”的设计,朴素简约、意味深长,令人联想到指纹、年轮、河流、辙印……

作为新中国成立当月创刊的第一本国家级文学杂志,70年来,《人民文学》的质感和史识、潮流和路程,与读者/作者、历史/时代、家国/世界一直相印同向,70周年之后仍将如此,因为,我们与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始终共情相通。

徐怀中:从这里磨练出了一辈又一辈文学精锐

我很高兴,虽然垂垂老矣,也还能来到现场,祝贺文学界的一报一刊创立70周年。没有经历过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年代,或许不能想象。新一期《人民文学》来了!新一期《文艺报》来了!那意味着你必须立即放下手上的事情,专心致志开始阅读。不是隔三岔五有选择地读,不是翻翻目录便放下了,而是一篇紧接着一篇读,赶上小说是小说,赶上诗歌是诗歌,从第一页直至最后一页的最后一个句号。更不必讲《文艺报》社论,那要用红笔圈圈点点,反复研读,作出笔记。看过的旧报妥为保存,一叠一叠码放整齐,以备随时查阅。

文学期刊是作家的出海口,是作家温馨如故的港湾。中国海岸线全长达3.2万公里,如《人民文学》这样的深水良港,则数不出几家。正因为停靠这个大码头实属不易,客观上存在激烈竞争,70年从这里磨练出了一辈又一辈文学精锐。我个人成就谈不上,却也与《人民文学》紧密有缘。1979年初,忽然接到命令,说成立了一个战地采访组,指定我为组长,明日几时几分前必须赶到前方指挥部。我大病初愈,提着两大包中药丸,风风火火急着上飞机。只见《人民文学》主编李季大老远追赶过来,呼叫说:“你的第一篇稿子一定要给我!”人家一个大主编,跑得气喘吁吁,我怎么好意思,连声高喊:“我保证!我保证!”这就是发表在1980年1月号上的小说《西线轶事》。原稿是6万字,两位资深编辑徐以和王扶说,刊物不发中长篇,要我缩减为3万字的一个短篇。拦腰斩断,未免太惨了一点,我当然很不情愿。两位女将态度强硬,没有回旋余地,为了攻上《人民文学》,最终我还是同意了。后来证明,分作两个短篇发表效果蛮好。

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涌动,我的创作思想经历了一个“解冻”过程,彻底清理了长期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影响,希望能够作出一点新的尝试与追求。《人民文学》1999年第一期刊出了短篇小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次年第一期刊用了《或许你看到过日出》。所料不及的是,连一起写东西的文学老友也不予理解,说你是作家协会副主席,人家不好枪毙你的稿子,云山雾罩的,你写的什么呀!副主编肖复兴毫无保留地表示支持,说还有这样的短篇只管拿给我,肯定头条给你发出来。七老八十的人了,仍然少不了编辑部的关照与大力扶持。

长篇小说《牵风记》刚刚结稿,主编施战军、副主编徐坤及责任编辑李兰玉等,建制完整的一支队伍开进了我们干休所,向离退下来30年的一名老军人热情约稿。我谈到这本书属于探索性的,可能会引来人家的批评。施战军同志当即表示,文学评论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你可以批评,我们不也还可以反驳吗?编辑部是以义无反顾的姿态,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一起推出了这本书稿的。不久,《人民文学》在杭州举办了授奖仪式,向历年来对刊物作出贡献的五位作家颁奖。我被列入五人之一,不仅仅有幸获此殊荣,更重要的是,我与《人民文学》携手并肩共同成长的永久友谊,由此被认定下来了。

《人民文学》具有某种不可超越的权威性,这不只是依仗一块国家金字招牌,而是经历70个冬春,面对黄土背朝天,一砖一瓦垒高起来的。大家知道,编辑部历届主编、副主编以及众多资深编辑,均为知名作家、评论家。他们的全部工作成绩,都是以舍弃自己的写作为代价的。含辛茹苦,令人叹服!不是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吗?他们正是怀着对文学事业的无限敬畏之情,承担起了繁荣创作的历史重任。欣逢《人民文学》《文艺报》创立70周年,祝愿两个编辑部加倍努力,引领广大文学工作者,向中国文学的高峰大步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光彩!

崔道怡:繁花似锦 永葆青春

《人民文学》创办于1949年10月25日,至今已过70周年。毛泽东主席应其第一任主编茅盾之请,为这一本国家级的刊物题词:“希望有更多好作品出世。”

《人民文学》的工作人员,把毛主席的题词看作是亲切的信任和殷切的嘱托,是辛勤的鼓舞和业绩的标识。为实现更多好作品出世,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新中国成立70年间,作为惟一最高水平的文学期刊,她推出和扶持了我国第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作家和有分量、有特色的作品。改革开放以来,文苑百花争艳。《人民文学》以其固有地位,保持并促进了我国文学创作的高水平和纯品质。70年来,她一直是广大读者赏心悦目的文学园地,始终担负着紧密联系和广泛团结全国作家、及时发现与扶持文学新人的使命,展示和推举了诸多最新最美的文学篇章,以清纯厚重的艺术成果,满足广大读者诸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美感享受。

1956年我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人民文学》,担任京津和华北地区小说编辑。1975年杂志复刊后返回原岗位,1983年任副主编,直到1998年退休。除掉“文革”,在职33年,《人民文学》是我此生惟一的职场。她使我切身感受到了我国文学扎实的进程和丰厚的业绩。

在职期间,我结识了诸多作家,发出了一批作品。倍觉荣幸,感念殊深。我永远不会忘记:1957年,从一般来稿中发现了李国文的《改选》;1958年,约到了周立波的《山那面人家》;1959年,发出了马烽的《我的第一个上级》。这之后,陆续收到名家新作:1960年,王汶石的《夏夜》;1961年,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1962年,汪曾祺的《羊舍一夕》;1963年,刘真的《长长的流水》;1964年下放劳动;1965年,王家斌的《聚鲸洋》;1976年,蒋子龙的《机电局长的一天》;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经历过了沙里淘金的初审阶段,此后升职,担负鉴别资质、规划版面的复审、终审职责,很少再有机会跟作家直接交往了。

我之所以列举当年经手的一些作品,意在以具体实例表明我国文学创作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都先见诸《人民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她以独特地位,堪称最重要、最突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刊物。她是作者的摇篮,作家的家园,读者的文苑,社会的画卷。70年来,诸多初学作者和知名作家,以他们出类拔萃的智慧、胆识和艺术创造力,支撑装点这一座高贵典雅的文学殿堂,经由文字描绘的形象画图,为国家、为时代展示并留存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优美而雄伟的面容身影和行进足迹。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前夕,《人民文学》所发表的有分量、有特色的作品,曾被当作思想的启蒙者和政治的风向标。1957年,对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争相传阅,议论纷纭。1977年,刘心武的《班主任》刊出,编辑部收到的读者来信成百上千,纷纷表达读后受到的启发和鼓舞。那一时期,《人民文学》从业人员,从责任编辑到当值主编,明确认知,忠于职守,心灵默契不言而喻。我们奉献给读者的文学创作成果,应该是生活的情景,是社会的投影,是精神的结晶,是心灵的感应。为此,权衡作品艺术质量的轻重,才是稿件首选的前提和根基。这种心愿和实践,作家和读者应从刊物所发的作品中感应得到。

70年来,在相当范围内和相应程度上,《人民文学》为我国的峥嵘岁月留下了壮丽的影像,为社会的壮阔发展提供了喷薄的能源。她曾拨动众多读者隐秘的心弦,她成为了文学知己亲密的伙伴。她已经是了解社会面貌和生活状态的见证,是观赏中国历史与现实的艺术画卷。她是形象的社会档案,是鲜明的生活镜鉴,是亲切的精神慰藉,是隐秘的心灵家园。值此创刊70周年,请信任她,爱护她,给她更多的支持、更大的援助。祝福她越办越好,美轮美奂,繁花似锦,永葆青春。

刘大先:温故知新 砥砺前行

《文艺报》和《人民文学》可以说是中国文艺界的风向标,构成了我们观察从新中国初期到新时期,从新世纪到新时代以来重要文艺思潮和文艺现象的示范性和基础性报刊。我既是它们忠实的读者,也是它们努力的作者。

就个人的文艺批评实践而言,我同《文艺报》接触得更多,就着重谈一下《文艺报》。我读硕士时候的专业是“文艺学”,从那时候开始《文艺报》就是必读的报纸。它信息量大、内容涵盖面广、版式活泼,文风既不是学院式的高头讲章,又不是纯然个人感受和一般媒体的印象式批评,而是兼顾普及与提高、通俗性与学术性,清通简要又不乏理论的深度和高度,所以既能让基层文艺工作者与爱好者普遍接受,也同时具有权威的话语导向与引领作用。

记得自己最初在《文艺报》发表的评论是2002年10月10日的《屏幕缘何少农民》,是从韩志君根据迟子建小说《白银那》改编的电影《美丽的白银那》谈起,讨论彼时影视剧中农民形象的单一化,进而探讨整体文艺语境中“三农”形象的单维度问题。那个批评性文章是有感而发的自由投稿,并不算很成熟,能够发表,对于一个在外省读书的青年来说非常重要,我倒不会矫情地说因此走上了文艺批评的道路,但确实有着重要的鼓舞和激励作用,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对于普通读者和作者的尊重,也正是在这里显示出社会主义文艺的“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

《文艺报》从创刊伊始,就有着明确的社会主义文化建构的意向,是新中国文化领导权与文艺秩序形成与塑造的一个表征。回看“十七年”时期《文艺报》的关键词和重要议题,“双百”方针、歌颂与暴露、集体写作、干预生活、马克思主义美学大讨论、典型与现实主义论争……它们几乎构成了一部社会主义中国文艺创作与文艺理论的生动的发生史。这其中经历种种曲折,但无疑充满了勃勃生机,反映了来自时代与社会、扎根生活与人民的真实文艺诉求,对于建构主流价值观和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受益于彼时留下的丰厚遗产。

1978年《文艺报》复刊,在改革开放年代迎来了新的契机,它以专刊、栏目、访谈、研讨会等形式,全程参与了新时期文艺相关重要理论问题的讨论:伤痕文学、寻根文学、西方现代派、文学主体性和“向内转”、先锋文学、美术新潮、第五代电影、摇滚音乐、实验话剧……推动了新时期文艺的复苏与繁荣,营造出自由、平等的批评空间和文艺环境,主导着文艺批评的走向,在新时期文艺制度的规范和话语的建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从1978年第1期到1985年第6期持续了多年的“讨论会”栏目,就已经成了研究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史乃至文化史和思想史无法绕过的样本。

新世纪以来,《文艺报》更是显示出其在讲述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举个例子来说,2006年11月2日,《文艺报》“少数民族文艺专刊”创办,对少数民族文学重点作家以及文学新人的推介,对西部作家群以及区域文学的观照,对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以及少数民族儿童文学的分析,对少数民族文学翻译的评介与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反思与探索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学多样性。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主流文艺媒体中几乎都是不曾见到的现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的共和”的鲜明案例,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性,通过文艺创作、批评与研究的实践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树立与稳固,形成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良性文艺创作生产体制机制。

《文艺报》的“理论与争鸣”“文学评论”“艺术评论”“锐评·锐见”“文艺观象”等版面、专栏发表的文章,激浊扬清、兼容并包,无论从现实性与历史感,还是从学理性与思想性而言,较之专业的学术刊物毫不逊色,甚至更加有具体针对性和问题意识,真正参与到了当代文艺的生产与实践的现场。希望能够采取进一步的激励措施,推出更多富于现实关怀的高质量文艺研究与批评文章。

我本人从《文艺报》受益良多,从2012年以来已经在《文艺报》发表了46篇文章,参与了现实主义回归、新时代文学、传统美学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等诸多议题的讨论。这个过程既是学习也是成长,感谢《文艺报》,祝愿它在未来越办越好,为坚定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为激活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又增加了两分付植桂、靳尚谊作发表于《文艺报》1954年第2期

肖映川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1976年第2期

鞍山炼铁炉之修复 古元作 发表于《人民文学》1949年第1期

春日 冯骥才作 发表于《文艺报》1996年5月24日

《文艺报》部分新老员工合影

《人民文学》部分新老员工合影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