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花城》四十年纪录片央视播出获赞,“这是一部文学贺岁片”
2019年12月30至31日,中央电视台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以文学名刊《花城》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为契机,播出了电视纪录片《花城(上、下)》,追溯了《花城》与改革开放同步的历史价值和文学意义,以及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重要地位和开创精神。
从一本文学期刊的角度,用中国文学的四十年切入中国发展的四十年,审视当代文学的流变与走向,用文学的方式,为祖国献礼,为新年贺岁,成为2019年华丽的尾声,以文学的名义拉开2020年的序幕。
文学期刊是文学史的一个侧影,它承载着文学与时代的记忆,折射出社会语境的变迁,更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骨。《花城》杂志诞生于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热潮之中,改革开放的经济前沿阵地——广州,她扎根于开放拓新的岭南文化土壤,汲取广东“开风气之先”的改革精神,更借助广东沿海地区,地理上毗邻港澳的优势,见证且建构了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
四十年的时光在这本文学期刊上雕刻出炫目的光芒,储存了波澜壮阔的文学记忆,许多在《花城》首发的作品也在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地位,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白银时代》、顾城《英儿》、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春天,十个海子》、王蒙《这边风景》、章以武与黄锦鸿《“雅马哈”鱼档》、残雪《新世纪爱情故事》、莫言《父亲在民伕连里》《我们的七叔》、王安忆《考工记》、韩少功《修改过程》、迟子建《树下》、苏童《我的帝王生涯》、毕飞宇《青衣》《苏北少年“堂吉诃德”》、阿来《行刑人尔依》、阎连科《日光流年》、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欧阳江河《泰姬陵之泪》《凤凰》、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枕黄记》、陈染《私人生活》、周梅森《沉沦的土地》、红柯《乌尔禾》,刘亮程《捎话》、王祥夫《上边》、李洱《花腔》、吕新《抚摸》《下弦月》、北村《施洗的河》《安慰书》、东西《耳光响亮》《篡改的命》、韩东《知青变形记》、潘军《重瞳》、艾伟《越野赛跑》等等。
该纪录片历时三个月,走访了十几个城市,深入采访了近四十位与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密切相关的作家、诗人和评论家,如王蒙、莫言、贾平凹、张抗抗、李敬泽、吉狄马加、邱华栋、韩少功、阿来、潘军、马原、毕飞宇、李洱、艾伟、格非、孙甘露、欧阳江河、张清华、章以武、西川、林白、北村、何平、梁鸿、厚夫等,以及《花城》杂志的几位元老人物苏晨、岑桑、范汉生等,回溯了《花城》的辉煌历史,讲述文本内外的故事,更立体呈现了中国文学的创作现场,且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史素材。
纪录片播放后,引起热议,王蒙、韩少功等受访的著名作家给予“这是一部文学贺岁片”的好评,女作家梁鸿更称赞此片为“大手笔”,《“雅马哈”鱼档》作者章以武则赞誉纪录片拍得十分成功,不仅书写了《花城》的光辉历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改革开放的历史,颇具文献价值。
广东作协党组书记张培忠对此片的播出称赞不迭,认为这是广东文学界的骄傲。
资深媒体人王实评述,这样的纪录片似乎文学界还没有过,这是一个行业的微观史料,一本杂志的历史纪录,其价值和分量等同于文学的史记列传,更何况这是一本在现代文学领域如此重要的杂志,一本近四十年来伴随我们成长、记录文学与心灵历史的杂志。
《花城》老作者、路遥和海子生平研究者姜红伟感叹跟随纪录片和《花城》回到文学年代;青年作家段爱松从自身角度出发,盛赞《花城》纪录片不仅呈现了中国先锋文学重镇《花城》杂志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独特引领,还多角度多层面展示了中国人对时代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探寻,更为重要的是,今天的《花城》,依然以其强大的文学坐标力和卓越的文学创造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和作者。
该纪录片导演温晨表示,从当下意义来讲,文学蕴含的积极意义,可以有效抵御快餐文化,碎片文化等,这不仅关乎个体的精神质量,也关乎这个时代的价值取向。物质的丰盈恰恰需要文化的结合。《花城》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刊物,意义恰恰于此。作家是时代的敏锐观察者、记录者,通过文学刊物的阵地,引领时代风气。一个文学刊物四十年的探索之路,是守正创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的四十年。
《花城》杂志的主办单位花城出版社负责人表示,《花城》流光溢彩的四十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四十年,是中国当代文学喷涌壮歌的四十年,也是广东经济飞速发展的四十年,用一部纪录片,切中文学与时代,折射社会历史的深刻变革与人民价值观念的新变,展现出中国人四十年精神追求与文化审美的变化,非常具有意义和价值。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