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90位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彰显人文关怀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亚萌 宫剑南 时间:2020年01月09日 字体:

“向人民汇报——90位中青年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展”

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90位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彰显人文关怀

雨 白冰洋

三江口的十月 秦焕爽

红云 王晓晴

繁忙的苗寨 戴永强

家人 余盛君

与歌同行之82 王生凯

长素阿婆 封治国

日喀则写生 赵峰

老城记忆No.8 罗松

民族系列——草原赛马节 邓柯

啊!侗家的阳光 韦明思

云之南 叶晓霞

为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五周年,日前,由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向人民汇报——90位中青年美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及水粉等艺术门类,带来了90位美术家的221幅作品,以展示美术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精神和成果。

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已经在美术界蔚然成风。他们深入基层、搜集素材、潜心创作完成了大量写生作品。参展画家长期扎根生活,所表现的对象是经过长久观察后对生活的提炼,在情感上是质朴而丰厚的,在创作语言上是独到而多样的。作品体现着生活的温度与对人民感情的浓度”,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说。从2015年首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当代15位美术家作品展举办以来,该主题实践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参展美术家人数也由最初的15人扩展至90人。本次展览在今年年初深入基层、写生创作的30位美术家之外,还特意邀请以往参加该项目的其余60名美术家参展。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像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说过的:“一切艺术都发源于爱,而艺术的价值和内涵则取决于艺术家爱得多深”,在许多描绘人民生活的作品里,展现的便是艺术家的爱与关怀。在中国画作品里,诸如张存玫的《踏莎行·跳花坡上》、王晓晴的《恍如昨》,油画作品里,吕峰的《德峨白描人物写生》、王生凯的《与歌同行》系列,雕塑作品里,柳青的《信仰》、邓柯的《民族系列——草原赛马节》,版画作品里,彭伟的《绣眉巾帼》、张辉的《向光注视》系列,以及单爱兰的《打馕》《新房》《流动的哨兵》《公路通百业兴》等水彩组画,那一个个鲜活的“人民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论你的绘画形象是来自写生还是借用照片,关键都取决于你对形象本身的理智程度与完型能力。因此在塑造形象时要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度理解,才能使作品进入真正的艺术创作。中国美协在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倡导避免浅表化、走过场,将号召力转为驱动力,让美术家在创作上增强主动性,从而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更深入地体会艺术与生活、艺术与人民的辩证关系。以此角度来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是让美术家以深入生活的方式积累素材、沉淀情感,通过写生的方式积累下深厚的创作经验。本次展览在让人们领略到艺术家作品精彩的同时,也可以体味到创作者“走进去”的觉悟、“融进去”的情怀和“沉下来”的恒心。

在展览同期举办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作品展研讨会上,美术家们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创作体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根本就是赋予作品‘情’和‘意’,这里应包含各种绘画语言,哪怕是抽象或者观念性的。只要画家的创作态度是情真意切的,就达到了‘深扎’的目的”,参展油画家杨芷认为。她同时提到几次成果汇报展中作品面貌单一的情况,“这或许缘自创作思维的单一。参展画家年龄段不同,自然在认识上也有所区别,因此更应该在作品中反映丰富的面貌。‘深扎’的目的是创作,而不是流于表面的摹写。”她说。

国画家李传真作为参加过首期实践活动的美术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理解更深刻,她说:“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永远是我的‘画中人’‘画中事’。”自己从早期画农民工到跟踪他们日渐改善的生活再到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及小孩的境况,新农村老有所依养、老有所依的幸福生活让李传真为之欣慰。她决心为身边普通老百姓造像,并以此作为自己坚定的创作理念。雕塑家邓柯则表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活动恰好发生在自己的创作进行反思、希望改变的一段时间,“‘深扎’活动又一次燃起我对生活的热情,我就像‘中了内蒙古的毒’久久不能从那片纯净的天空里走出来。经过半年的酝酿,雕塑《布里亚特人》创作出来,从泥塑到青铜、石材,我在推敲创作技法的同时更多地是在延续自己与草原的联系和情感,这段经历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生活中有时代的灵魂,更有老百姓的需求,这才是艺术家赖以生存的根”,参展画家彭华竞在分享“深扎”心得时这样说。作为艺术家要恒久保持淡然的心灵,要能够做到旁观喧闹与浮躁,做到温润如水、风轻云淡,还要坚持一颗匠心,才能精心“打磨”出不负时代的精品力作。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