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用音符构筑爱的长城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李小莹 时间:2020年03月27日 字体:

老一辈音乐家孙慎曾说过:“音乐是我们战斗的武器。”庚子年的开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都放慢了脚步,对“生”与“活”有了更多思考。在全民战“疫”的过程中,国内外音乐创作者以“音”战“疫”,共克时艰。

乐为心之声。“新冠”疫情发生后,专业音乐家协会、音乐出版机构、广播电视台、新媒体平台等纷纷发声。中国音乐家协会率先推出“全国优秀战‘疫’公益歌曲展播系列”,用爱发声致敬医务人员。由华语音乐家协会等共同发起的“以爱的名义——我们携手抗疫”音乐作品征集活动,携手全国170家广播电台及各大网络音频平台联播“抗疫公益”音频节目,为中国加油鼓劲。中国唱片集团联合中国网等,集结来自19个国家的50位“国乐复兴计划”全球合作音乐人共同翻唱公益歌曲,并推出抗疫优秀歌曲系列全媒体公益出版专题项目。人民音乐出版社与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建“方舱之声”,征集以讴歌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为主题的原创音乐作品,并在“方舱之声”网络平台专题推出系列音乐助力抗疫前线,以温暖人心的歌声汇聚战胜疫情的正能量。河南音乐广播、重庆音乐广播、福建音乐广播、山西音乐广播、新疆音乐广播等全国十家广播电台联合策划全国首张抗击疫情公益歌曲电子专辑,用音符构筑抗疫长城。

通过微信朋友圈,笔者也时常关注到诸多音乐界人士积极投身创作公益歌曲的热情。如作曲家舒楠提前结束休假回国并创作了《坚信爱会赢》,声援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作曲家付林自费租场地录制合唱《祈福》,完成酝酿已久的心之所愿,希望能够在疫情期间安慰每一个心灵;作曲家叶小钢联手多位音乐家,创作了歌曲《大爱苍生》,以此献给医务人员、解放军、志愿者等所有在一线努力抗疫的人们……

除了名家创作,校园师生音乐公益歌曲创作亦是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中国教育电视台依托由中宣部文艺局、教育部思政司指导的“全国校园歌曲创作推广活动”,面向全国大中小学校和社会热心人士发起“抗击疫情,众志成城,为中国加油!”主题公益歌曲MV征集活动,得到大中小学校师生员工和社会热心人士的积极响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各地中学生积极参与了多首公益歌曲的编排与录制,如厦门六中合唱团推出的“云合唱”歌曲《微光》,如余音绕梁,温暖人心。各地高校也相继推出原创歌曲,如北京大学的学生原创歌曲《春天不会太远》,中国传媒大学的师生原创歌曲《传媒人,用自己的方式参战》《沁园春·战“疫”》,浙江传媒学院的原创歌曲《战疫》,南京师范大学的原创歌曲《天使》等,用歌声讲述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信心,礼赞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的医务人员和各行各业抗疫工作者。

作为高校教师,笔者时常能听到同行新创作的抗疫歌曲,也时常被那些在抗疫第一线的工作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感动,于是也有了参与创作的迫切想法。在经过初步构思,并与作词、编曲、演唱者进行高效沟通之后,我们很快达成一致的想法:歌词创作采用《沁园春》词牌,表达万众一心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歌曲旋律创作运用中国传统作曲“鱼咬尾”的手法,旋律层层递进抒情达意。歌曲演唱者因为身处宁夏,于是选择在当地进行录制。在得知我们的创作初衷后,当地录音棚免费提供歌曲录制场地,并协助“云”传输。创作完成的歌曲《沁园春·战“疫”》以古风之美抒心声,在中国传媒大学官网首发,受到好评。作为歌曲创作者,笔者切身感受到高校师生乐由心生的创作热情,以及大家同心勠力、渡过难关的信心。

在各个时代,在不同时期,音乐总是能够凝聚群众力量,用音符温暖人们的心灵。此次国内外音乐界爱国人士投身创作公益歌曲的热情,不仅是歌诗合为事而作,还有发自内心的关怀与情感表达。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以音战“疫”,音乐人继续在行动。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音乐系副主任)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