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文物纪录片再成爆款吸睛年轻人 撬动文化认同和自信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应妮 时间:2020年06月24日 字体:

一经推出,即成爆款。这样的盛况,在《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得到延续。

在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哔哩哔哩网与豆瓣网上,《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分别获得了9.9和9.5的超高分,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六亿。网友感叹:精致不止,惊艳不止……

短小精悍吸睛年轻人

作为由中国官方打造的国家涵养工程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用5分钟讲述一件国宝的故事,现已播出三季75集。

短小精悍,适应网络传播时代的碎片化阅读。这是《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最大特色,第三季更是将其进一步发扬光大。动画效果与高新科技挖掘出的国宝“燃、萌”瞬间,符合网生代审美的各类海报、宣传片、表情包……这些符合网络风、味、趣的表达方式,为文物吸引来诸多年轻的目光。

在洛神赋图、《兰亭序》神龙本、敦煌壁画、青州佛造像、云冈昙矅五窟等传世经典艺术作品的呈现中,制作团队通过微距拍摄、动画还原、360度全景拍摄等手段,使观众能够领略更丰富的文物细节、感受更形象的岁月流转。

如大数据算法模拟书法真迹,重现王羲之创作的场景,把观众带到“永和九年”的会稽山。群贤雅集,王羲之微醺,兴之所至,提笔作序。阳光透过树影洒落在纸面上,微风浮动,整个书写过程伴随着他心中的辞赋,文字随思绪涌出,流淌并凝固。

再如戏剧化表现唐代阿斯塔那俑与文书。文官郭录事粉墨登场,让观众回到初唐时期的西州高昌县,再现曹二郎和李三之间的一桩经济纠纷,“吃瓜”群众高调围观。这场独幕剧的剧本正是来自《唐西州高昌县上安西都护府牒稿为录上讯问曹禄山诉李绍谨两造辩辞事》的吐鲁番出土文书。

而和当代年轻人的勾连,则在唐代侍女俑一集的解说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1000年后的胖妹如我,看到那时的你,真是羡慕、嫉妒、爱”“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你身边同样有苗条的闺蜜。只是那时自信,那时自在,那时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为美。”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认为,片中难能可贵的新文创思维,潜移默化中撬动着青年观众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用“中华文明视频索引”理念选择文物

有观众将《如果国宝会说话》比喻为一堂“生动趣味的历史课”:凝结着时代智慧的100件国宝,被按照时间顺序排序,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折射出所属时代之风貌,串联起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总导演徐欢介绍,制作团队坚持“中华文明视频索引”的观念,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来选择展示对象。

也是基于此,第三季中关于贸易方面有鎏金银壶,关于天文历法有十二生肖,关于法治建设有阿斯塔那俑与文书,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有黄河铁牛,关于人文精神有竹林七贤砖画……“这些文物虽然各自代表了那个时代某个领域的最高水平,但是又不仅限于某个领域,文明的交流互鉴,也会在某些实用器物上留下审美的空间;而某些精美的器物,同样具有卓越的实用功能。”徐欢说。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这25件国宝,涵盖了书法、绘画、壁画、画像砖、雕塑、造像、金银器、兵器、文书等多个门类,多维度展示了那个时代的技艺、审美、文化和生活方式。每件文物都作为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了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

洛神赋图、《兰亭序》神龙本代表着南北朝时期人文思想的崛起、个体意识的萌发;敦煌与青州,一个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核心地带,一个是大陆东端文明辐射范围的见证;昭陵六骏,则堪称一首唐代波澜壮阔的史诗。第三季以文明的视野来观察这些古老的文物,彰显出文物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更是放在全人类命运变迁的宏阔背景下。

徐欢希望,《如果国宝会说话》一方面以海纳百川的方式表现了中华文明的广度,另一方面又通过每集短短5分钟的片长展现了深入的知识点,借此联通历史和现实、文明和教育、文物和影像、博物馆和旅游,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正如片中所说,“因为这些形态,和这些形态构成的形象、知识、经验、态度、明丽和淡雅、开怀与忧伤,已融入中国人的血液,铸入中国人的骨髓——他们,就是我们。”


[添加收藏]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章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