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动态
基层活动
定格革命激流中的青春之花,书写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
入选中宣部二0二0年全国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著名作家何建明纪实文学新著《革命者》在沪面世
定格革命激流中的青春之花,书写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
“七一”党的生日前夕,致敬先烈正气、塑造革命者群像的《革命者》一书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这也是继《浦东史诗》《第一时间——写在春天里的上海报告》后,著名作家何建明在沪面世的又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著作。
今年6月,《革命者》入选中宣部2020年全国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全书紧扣“革命者”主题,再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历史,彰显共产党人信仰至上、慨然担当、舍身为民、矢志兴邦的伟大精神。除了纸质出版物,出版方还将以《革命者》为蓝本,开发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系列课程,丰富“四史”学习教育的素材。
业内评价,革命先烈在上海前仆后继作斗争的那段峥嵘岁月,尽管已历史久远,但当《革命者》一书以深刻而饱含深情的笔触抹去灰尘,将一个个年轻革命者从历史的褶皱处打捞出来,他们用生命与热血谱写的史诗,如今读来仍震撼人心。
熊熊革命之火,照亮历史隧道中的年轻面庞
“中国城市街头的第一滴血”“南京路上的街头烽火”“上大——为何是一座革命熔炉?”“理想主义者只求生命之花的美丽绽放”“青春,你轻轻地来此,匆匆地远去”……这些章节串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英烈的伟大事迹,青春之花定格在革命激流中,他们用初心垒起的精神丰碑令人景仰。
《革命者》中,有名有姓的英烈人物就有250余名,其中不少都是20岁出头的年轻革命者。无论是笑对敌人屠刀、视死如归的王孝和,在刑场上举行婚礼的蔡博真、伍仲文,还是历尽坎坷、初心不改的何孟雄,无不让读者真切感受到革命者如何为信仰毅然牺牲自我。镌刻着刻骨铭心痕迹的日记书信,则展现了革命者的侠骨柔肠——革命家刘伯坚、李硕勋临刑前留下珍贵家书,舐犊情深,“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革命家王一飞在戎马倥偬中写给妻子陆缀雯的家书,温情备至……
当年还有一批年轻的党务“巡视员”,长年奔忙在上海与外埠之间,许多人在战斗途中牺牲,壮行可泣。有评论家指出,书写这段历史中英勇牺牲的人们,不仅是写作者的使命和责任,也检验作家对重大题材的驾驭能力。如何走进庞杂纷繁的历史隧道,重新把散落在漫长岁月中那些人物打捞出来,勾连交织成完整史篇,对纪实文学创作提出了重大挑战。
实地探访多个红色地标,重返英雄的精神世界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革命熔炉,从1921年开始,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书写上海革命史,就是书写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点。”何建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革命者》不同于党史专家学术著作,也非聚焦某一位革命烈士的人物传记,更多是珍珠串线般塑造群英谱,在文学中重返英雄的精神世界。
“2014年春—2019年,于北京、上海、南京……”《革命者》结尾的落款,勾勒出何建明酝酿多年、踏访数地的创作路线。从2014年清明节至今,他多次追寻当年烈士们的足迹,实地探访了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党史主题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收集整理了革命者日记书信等珍贵史料。“黄炎培和他牺牲在上海解放前十天的儿子黄竞武烈士的事迹,就是我在上海龙华革命烈士纪念馆内所看到的。第一次读到这样的事迹后,我的心就再也没有平静过……这样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友人为儿子所写下的话,如熊熊燃烧着的铁水烙在心坎而无法冷却,我开始追寻悬挂在龙华烈士纪念馆墙上先烈们生命起点至终点的悲壮史诗。”
以文学的形式重述早期党史,在当代文坛尚不多见,《革命者》融合了文学的感染力与史料的真实性,在历史的缝隙中穿梭,由点及面,充满昂扬向上、感人肺腑的力量。全书由上海延展至周边多地,比如南京等城市,串起了长三角一带的红色足迹。“比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和早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白色恐怖下在上海牺牲的中国共产党人人数最多,尤其是党内职务高的牺牲者多,甚至牺牲在南京雨花台的烈士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当年在上海工作的地下党人……”
《革命者》一书还配有美术名家张安朴绘制的11幅插画,开篇第一幅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素材,最后一幅以龙华烈士陵园《无名烈士》雕塑为灵感,首尾呼应,致敬所有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的英雄,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诠释“遗爱般般在,勿忘缔造难”,也让阅读感受更丰富立体。
相关文章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